任巧花,趙承芳
護理風險管理機制的運行
任巧花,趙承芳
護理風險是指存在于護理工作各個環節中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導致病人死亡或傷殘[1],一旦發生,不可避免地增加護理成本,降低醫院組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必須將護理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醫院、護理人員、病人三方的共同利益。我院擁有1 000張床位24個病區,630名護理人員。2008年6月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經過2年的運行,提高了醫院護理質量。現將護理風險管理機制的運行方法介紹如下。
1.1 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1.1.1 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由護理部牽頭、主任任組長,委員由內、外科系統的資深護士長擔任。共同制訂風險管理制度,1周1次交流會,1個月進行1次缺陷討論。
1.1.2 制訂詳盡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綜合醫院各病區實際狀況,制訂切實可行的預防護理風險發生的各項制度及評估、上報、監控、反饋等流程。各病區制訂各自的防范措施,由風險管理小組匯總、采編,制成手冊。護理人員人手1冊,使工作人員做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體制度達100多項,分為幾大類:
1.1.2.1 分級護理制度 依據病人病情、自理能力評估及預后等狀況,由護理人員自己所給出的護理級別,分為Ⅳ級8個等次,側重于不同的護理內容,具體到每個時間段需要做的護理工作。例如:處于恢復期的臥床病人,雖然病情穩定,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人員做更多的基礎護理。由護理人員制訂病人的護理級別,更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2]。
1.1.2.2 分級管理制度 對護理人員實施分級管理,各級護理人員有不同的職責,Ⅰ級護士做好病人的基礎護理,Ⅱ級護士保證病人的安全治療,Ⅲ級護士則是控制中心,用護理質量標準評價每個護理人員的每項護理工作,保證合理人力資源配置。
1.1.3 預防各種護理缺陷發生的工作流程 各項操作前告知制度;新工作準入制度的落實;護理風險預告上報制度;發生差錯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病人投訴處理預案。病人發生病情變化及呼吸、心搏驟停的救治流程;預防病人摔倒、墜床、燙傷及盜竊事件發生的預防方案;防止輸液、輸血反應發生的措施;遭遇意外的災難事故,突發傷、批量傷后可啟用應激預案;轉運病人路途中的保障措施;手術室、急診科、重癥醫學科與病區的病人交接制度。各項措施要因地制宜,必須有可操作性。例如:術后各種引流管的標識及防止滑脫措施,設計系統更有可操作性。根據各管道的作用不同分為3類,Ⅰ類:人工氣道、中心靜脈插管;Ⅱ類各種手術切口(頭部、胸部、腹部)引流管;Ⅲ類:鼻飼管、胃腸減壓管、導尿管、周圍靜脈留置針等。但根據手術性質不同,各管道作用仍有不同,胃腸減壓管在胃腸道術后、鼻飼管在食管吻合術后、導尿管在尿道會師術后應上升為Ⅰ類。在躁動不安病人身上,各種引流管脫出的危險性升高,引起重視的程度也要上升。用紅、黃、橙、棕、黑、白等各種顏色的即時貼粘貼于引流管上,來顯示引起重視的程度。
1.2 崗位培訓,繼續教育,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護理風險管理知識,掌握護理風險的認識及評估方法。分角色進行風險事件的情景模擬,使護理人員對發生護理風險后給病人帶來的災難性損害有清醒的認識,可以吸取教訓,防患于未然。在臨床工作中自覺按章辦事。加強慎獨修養,增強自律意識,提高病人滿意度。發現有護理風險發生的可能時,立即提出建設性建議并積極采取糾正措施,時刻以實現醫院組織目標為工作中心。
1.3 簡化和標準化關鍵流程,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 嚴格遵章守紀,熟悉各項操作流程,用科學的循證護理觀取代經驗型的護理。明確標識,減少對記憶的依賴。簡化護理病歷書寫。實施各項護理服務后,護士個人依據護理質量標準進行自我檢測與評估,Ⅲ級護士隨時監督檢查工作質量。風險管理小組對每個病區各個護理服務環節按標準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評估、分析、反饋并對不足處提出相應改進措施、跟蹤到問題圓滿解決。
1.4 評價方法 評價護理缺陷發生率以及病人滿意度。
2008年6月—2010年 6月全院共發生護理缺陷19起,無一起護理差錯,無護理糾紛,護理缺陷上報率100%。兩年內病人的滿意度為98.65%。
以前護理人員對風險管理認識不足,擔心管理者知道會受到懲罰,不愿意上報,往往是小錯不糾,直到釀成大禍,造成護理差錯的發生甚至發生護理糾紛。自施行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后,護理人員提高了對缺陷上報制度的認識,有問題積極上報,全院共享,由風險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將差錯消滅在萌芽狀態,減少了護理糾紛的發生。
工作中出現護理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3],關鍵是隨時捕捉風險的信息,及時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以保證減少風險的積累。正確運行風險管理機制,能幫助護理管理者預測和識別護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對由此帶來的機會和威脅作出反應。通過2年的風險管理,醫院護理質量顯著提高。不足之處是風險管理制度的執行靠全體護理人員的自覺性,獎懲力度不夠。下一步計劃學習發達國家做法,參加職業保險[4],為每位護理人員交納一定的保險費,規定時間內未發生護理缺陷,作為獎勵返還個人保險費。一旦發生風險,有保險公司支付賠償,也可保護護士的自身利益,降低醫院的損失。
[1] 戴青梅,陳麗英,徐雪艷,等.護理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6,6(8):36-38.
[2] 張彩云,石貞仙.分級護理醫囑準確性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9,23(3A):629-630.
[3] 吳敏.急診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09,7(11C):3097-3098.
[4] 程紅群,陳國良,程穿苗.談醫療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中國醫院,2002,6(7):27.
Operation of nursing risks management system
Ren Qiaohua,Zhao Chengfang(First Peop le's Hospital of Yangquan City Shanxi Province,Shanxi 045000 China)
1009-6493(2011)1C-265-02
R 197.32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1.03.051
任巧花(1961—),女,山西省陽泉人,護理部主任,主任護師,本科,從事護理管理研究,工作單位:045000,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趙承芳工作單位:045000,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
2010-07-28;
2010-12-05)
(本文編輯 呂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