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偉,王宏美
(1.黑龍江省龍華工程實驗檢測有限公司;2.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
山嶺重丘區挖方路基經濟分析概論
宋國偉1,王宏美2
(1.黑龍江省龍華工程實驗檢測有限公司;2.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
對山嶺重丘區挖方路基經濟進行了分析。
高速公路;山嶺重丘區;挖方;路基
在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中,路基工程在整個路線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山嶺重丘區修筑高等級公路,很大一部分為深挖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同時極大的改變了原有的自然環境,破壞原有平衡,動用大量土石方工程,產生大量土質、石質邊坡,其穩定性及沉降變形量直接影響高等級公路的使用壽命。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高等級公路的修筑也逐步由大城市連接線轉向大城市與中小城市聯接線,由平原轉入山區。在山區修建公路會碰到許多挖方深度過深的路基,這類路基逐漸成為山區修建高等級公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深挖方路基是路基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對公路的挖方就很重視。挖方路基有其鮮明的特點,挖方路基的施工方法選擇直接關系到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因而應了解這些特點對挖方路基工程實行全方位的管理。
在山嶺重丘地區修建高等級公路,半填半挖路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這類路堤因不同的地基情況、不同的施工方法等,其位移場及塑性區的發生發展規律不盡相同,在竣工以后必然要存在不均勻沉降。實踐證明半填半挖處路堤的不均勻沉降也確實引起了路面的開裂,輕則影響交通,重則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研究和分析填挖交界處的路基施工方法及質量控制,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解決上述問題。這對于加快山區公路建設的速度,保障施工人員安全,降低山區公路的造價,完善山區公路建設技術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工程實際價值。
在山嶺重丘地區修建高等級公路,由于挖方路塹是由天然地層構成的,天然地層在長期生成和演變的過程中,一般具有復雜的地質結構。處于地殼表層的挖方路塹邊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質、地面水、氣候、地貌、設計與施工方案等的影響,比路基邊坡更容易發生變形破壞。因此,深入研究適合山嶺重丘地區邊坡防護形式及施工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山嶺重丘地區修建高速公路規模大、工期長、技術經濟綜合性強、工藝復雜、要求工程質量高。每一個工程項目、單位工程、單項分部工程、工藝的改進都是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有必要對山嶺重丘地區高等級公路進行經濟技術分析,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降低工程造價,大量的實際工程表明,價值工程這種新興管理技術的引進運用,都能促使企業原有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管理水平的提高又進一步促進了企業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它是一種新興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是研究產品功能和成本之間關系問題的管理技術。價值工程與一般的投資決策理論不同,一般的投資決策理論研究的是項目的投資效果,強調的是項目的可行性,而價值工程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獲得必要的功能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強調的是產品的功能分析和功能改進。因此,總結推廣價值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技術,就顯得非常必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和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公路建設必然消耗資源、影響環境,尤其是在山嶺重丘區修建高等級公路,由于其高差大、地勢起伏頻繁,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較為顯著。
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路基是路面的基礎,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路面和整個公路的使用效果,所以施工質量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山嶺重丘區高等級公路路基因填方高、工程量大,要使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整體性和穩定性,必須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才能實現工程設計目標和要求。
為了探索山嶺重丘區施工技術,許多學者曾從不同角度開展了研究工作。例如,李大勇(2002)在《挖方路基石方爆破施工》指出結合山區施工特點,以提高工程質量為宗旨,重點闡述路基石方爆破的施工工藝。通過以下三種方法:(1)對于大體積石方爆破深度在5 m以上的主要采用微差爆破,兩相鄰藥包或前后藥包以毫秒的時間間隔起爆,稱為微差爆破,亦稱毫秒爆破。多發一次爆破最好采用毫秒雷管;(2)對于深度小于5 m的路基,采用藥壺法(葫蘆炮)爆破,藥壺炮是將炮眼底部擴大成葫蘆形,以便將炸藥基本集中于泡眼底部的擴大部分,以提高溫存效果的一種炮型。葫蘆炮炮眼較深,它適用于均勻致密粘土、次堅石、堅石;(3)對邊坡采用預裂爆破。預裂爆破是指在開挖區未爆破之前,沿設計線預先鉆一些較密集的周邊輪廓,炮眼內裝入低密度、不偶合藥包,在開挖區爆破之前先行起爆,形成有一定寬度的貫穿裂縫,這個裂縫稱之為預裂縫,這種形成預裂縫的爆破為預裂爆破。張弘、孫淑花(2004)在《挖方路基施工方法簡介》介紹路基工程遠不止路基本身,還應包括為排除路基范圍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路基排水工程,以及為保證路基穩定的各種防護與回固工程。挖方路基是路基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挖方路基有其鮮明的特點,應了解這些特點從而對挖方路基工程實行全方位的管理。挖方路基的施工方法選擇直接關系到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關江、邵獻國(2004)在《淺談如何運用挖方路基的施工確保工程質量》一文中指出路基是由土石構成,施工工藝比較簡單和單一,但工程量卻很大,常占合同造價的50%以上,其質量的好壞,受諸多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路基的強度與穩定性的基本條件,隨著公路等級的提高,高等級公路的發展,對路基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施鈞、張志新(2008)在《路基填挖方線的確定》中針對路基的施工放樣,簡單介紹了公路界樁放樣的基本要求,重點闡述了路基邊樁放樣和路基邊坡放樣這兩個內容中的放樣方法和放樣前需要準備的工作,為路堤填筑和路塹的開挖提供施工依據。蘇俊敏、胡豹(2010)在《挖方路基施工技術綜述》一文中闡述了挖方路基的施工技術方法,首先是路基施工前準備工作,包括征地拆遷工作和測量放樣、施工前的復查和試驗、開挖前路塹的排水設施;其次是土石方路塹的開挖,由土石方路塹的開挖方式:橫挖法,縱挖法和混合式開挖法、挖方路基機械化施工組成。
U415.1
C
1008-3383(2011)09-0346-01
201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