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正進入城鄉一體化的關鍵時期,清除城鄉分割的社會管理體制障礙,消減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緩解城鄉矛盾沖突,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已經刻不容緩。
要想加速城鄉社會融合,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必須解決好六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要樹立城鄉一體化的管理理念,按照城鄉一體化理念規劃社會發展、設置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法規。防止城鄉統籌中把農民土地拿過來,把房地產開進農村的統籌方式,杜絕社會發展對農民的掠奪行為。
其次,要完善城鄉一體化管理機構設置。一是設立流動人口管理局(或城鄉移民管理局),對流動人口進行動態和網絡化管理,方便農民和市民城鄉流動順暢而快捷。二是創新信訪管理,建立省、市自治區主要領導信訪接待日,建立上訪網上申請預約制度,公開上訪內容,形成對信訪事件引發單位和個人的監督。三是成立城鄉換房中心,科學評估城鄉房產,提高房產的使用率,促進城鄉公民充分流動,減少公民交通成本和抑制房價飆升。
第三,要構建民生本位的透明政府和財政體系。一是要公開政府官員的財產,使政府官員的收入合法化。二是要建立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信任體系,打造服務政府、效率政府和誠信政府。三是完善政府公共財政投入體制,構建覆蓋民生的城鄉一體化財政體制。
第四,要培育城鄉一體的多樣化社會服務組織。一是要培育多樣化的社會組織,強化社會管理的主體基礎。二是要鼓勵城市社會組織延伸服務到農村,支持社會組織完善城鄉服務網絡,增強社會組織的社會融合力和服務能力,提升農民發展的組織能力。
第五,要建立公民多維流動的社會發展機制。一是要處理好農民工進城的問題,清楚制度門檻,幫助農民工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二是要創建公民縱向流動機制,促進社會公平流動,創建基礎、營造環境,讓數億農民能夠在城鄉之間、在三次產業之間有序流動,加強公民流動的制度保障。三是破除城鄉二元分割的管理體制,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投入上讓農民均等享受,讓城鄉老百姓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完善城鄉均等享受社會服務的機制,提高公民的社會流動能力與保障水平。
第六,要形成公平廉政的社會管理文化。一是要倡導效率文化。完善科學管理,提高效率,減少政府機構,減少審批程序,提高辦事的時效性。二是要倡導平等文化。倡導社會平等,縮小職業差別,消除職業歧視,均衡區域差別,縮小城鄉差別,加速城鄉社會經濟文化的一體化發展。三是要倡導責任文化。要嚴格政府人員公共責任,強化管理義務,構建責任政府。四是要倡導廉潔文化,加大廉潔道德建設,規范公共管理行為,建立完善預防腐敗體制機制,側重制度和法制預防,加強腐敗預警,營造廉潔奉公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