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超
(河北經貿大學 法學院,河北 保定 050061)
企業捐贈:激情還是責任
楚超
(河北經貿大學 法學院,河北 保定 050061)
中國目前慈善事業發展極為不穩定,2008年是中國慈善捐贈的井噴之年,之后又恢復了往常的狀態。但是在玉樹地震后,捐贈的熱潮又一次出現。這種現象的發生既有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也不排除激情捐贈的可能。而蓋茨和巴菲特訪華后國內對于慈善事業的反應,更是讓我們認識到中國慈善事業存在的諸多問題。因此,從慈善事業長遠的發展來看,我們應該改善目前慈善捐贈的社會環境,讓捐贈者樹立正確的捐贈觀念,盡可能地增加企業捐贈后的宣傳效應,提高企業的收益率,并且從法律方面要做出相應的完善以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慈善;激情捐贈;社會責任
上個世紀9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發展到中國的時候,正值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所以在那時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企業的經濟責任,也就是說,只要企業可以創造利潤,就是給社會帶來利益。因此,我們并沒有對企業的慈善公益責任做過多的要求??梢哉f,當時我們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是很低的。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企業無論從數量還是規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觀,然而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產品質量低劣、有毒有害添加劑濫用、非法用工及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這使我們認識到企業發展不僅要承擔經濟責任,還應該受到法律的約束,承擔法律責任。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學界對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都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但是對于企業的慈善公益責任,雖然大部分企業對其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就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對慈善公益捐助還存在很多問題。
2010年3月20日,中央電視臺承辦由中宣部、民政部、國家廣電總局、中國紅十字會等四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大型賑災晚會,共募集捐款21.75億元,其中企業捐贈占到了40%左右。這是繼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社會捐贈出現的又一次熱潮。據中華慈善總會統計,中國的慈善事業曾在2008年處于井噴狀態,但是到了2009年社會捐贈基本上又降回到了原來的水平,這充分表明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不穩定性。而通過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與“股神”沃倫·巴菲特訪華后國內的反應,可以明顯看出兩位慈善家并未能像在美國一樣得到多位富豪的響應,中國的富豪并沒有幾個愿意捐出至少一半的財產用來做慈善事業。國內富豪對此舉的態度的巨大反差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這其中既有一直熱衷于慈善,決定在去世后捐贈其所有財產的企業家,也不乏對慈善事業不聞不問的企業家。
1931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貝利和哈佛大學教授多德曾經就企業是否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展開了一場論爭。貝利教授認為企業的責任就是利潤最大化,除了盈利企業無需再承擔任何社會責任。而多德教授則認為,企業管理者不但要為股東創造利潤而且應該對其他利益相關者,比如員工、消費者和廣大公眾等承擔社會責任。但最終兩者的觀點都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開始推崇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袄嫦嚓P者理論”在經過多年的論爭之后也得到了發展,并且顛覆了“股東至上理論”,為企業社會責任奠定了理論基礎。
美國企業社會責任專家,佐治亞大學管理學教授阿奇B卡羅爾(Archie B.Carroll)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四個層次,并提出了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理論,慈善責任作為最高級別的一層,位于金字塔的頂端,其主要內容是希望企業能夠為社區的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做出積極的貢獻,這其中包括財力方面的也包括人力方面的。然而卡羅爾教授也明確指出,雖然把企業社會責任以金字塔的形式劃分為四個層次,但是這并不代表著這四種責任之間是存在著先后次序的,作為企業應該同時履行這四個方面的責任。國內的某些學者并未完全采納國外學者的理論,而是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基本企業社會責任,中級企業社會責任和高級企業社會責任,但是其同樣將慈善、公益責任劃分在了高級社會責任中。由此可見,企業是社會的重要成員,向社會捐贈是其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表現,但是這種捐贈應該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的,如果脫離了這一基礎,無論是捐贈行為本身還是捐贈的善款都將失去其原有的意義,而且這樣的捐贈會嚴重影響慈善事業的發展。
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部分企業也是處于資本積累階段,所以企業社會責任運動自上個世紀90年代發展到我國之后,雖然經過近20年的發展,也僅僅是注重于企業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等初級責任,這也是慈善公益事業發展不穩定的原因之一。但是,為何在國內出現自然災害之后,有媒體和單位組織募捐活動之后會有大量的企業積極捐款呢?這種捐贈行為到底是因為激情而捐還是為了責任而捐呢?這其中既有企業自身的因素也存在社會原因。
(一)從理論上來講,企業最基本的責任就是盈利,通過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來看,企業不能只考慮股東的利益,而且應該兼顧到所有相關者的利益,廣大公眾作為消費群體自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企業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不但是企業對災民的幫助,而且也是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履行了自身的社會責任。
(二)從目前的社會情況來看,企業的捐贈環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平時并沒有單位和團體舉辦大規模的募捐活動。作為企業,自然會考慮捐贈的收益率,而公眾對平時的募捐活動的關注是很少的,所以企業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原因,因而捐贈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而在災后有央視舉辦這樣全國甚至全球都很受關注度的募捐活動,這樣的宣傳機會也是十分難得的,對于企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會有很大的幫助,有些企業每年的廣告投入可能都比其捐贈的要多,所以考慮到這一點,也會調動企業捐贈的熱情。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這種熱情之中也存在著責任心的成分。
(三)企業社會責任已經被社會廣泛認同和接受,而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廣大公眾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關注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很多企業每年都會在社會責任這方面有所投入,社會捐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這部分捐贈應該說是企業對其最高層次社會責任的很好詮釋,這也是我們應該大力支持和鼓勵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對社會責任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認識到社會公益捐贈是其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但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企業的捐贈熱情維持的時間如此短暫呢?企業的災后捐贈行為是出于其對社會的責任心還是僅被這種捐贈潮流的激情所影響呢?
企業的捐贈行為會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雖然捐贈也是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但是它更多體現的是企業道德水平,在一定意義上來講是一種自愿行為,阿奇B.卡羅爾最初也是將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的最頂層的責任界定為自愿責任,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才最終界定為慈善責任。而且國內學者也將慈善公益責任劃分在企業高級社會責任的范疇之中。所以企業的捐贈肯定會受到外界情緒的影響,其捐贈行為有部分激情因素在其中也是正?,F象。但筆者認為,這種激情不應該成為影響我國慈善捐贈發展的枷鎖,而應該是慈善捐贈錦上添花的推動力量。因而,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環境,慈善捐贈事業同樣如此。中國應該進一步完善慈善捐贈的社會環境,加強對慈善事業的宣傳,各個相關單位及行業協會更是應該積極做好宣傳活動。讓廣大公眾和企業認識到捐贈的性質和目的,而不應該只是隨波逐流,認為當別人捐贈時我自己也就應該捐贈,這種激情捐贈會導致中國慈善事業的畸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我國慈善捐贈事業的穩步前進。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國也缺乏美國那種做慈善的社會風氣?!耙粋€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是美國大慈善家、現代慈善業先驅卡耐基的一句名言,很多西方人受其影響將其視為一種財富觀,也正因為如此才讓美國人普遍熱衷于慈善。
(二)公眾和企業都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對捐贈應該有正確的態度。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貧富差距日益增大,這就導致了一部分人仇富心理的滋生,因此,某些企業和企業家為了避免樹大招風、過分露富,從而影響了他們在平日里對慈善事業的積極性。畢竟,中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慈善事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而且大部分企業正處于資本的積累階段,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是盲目的追求企業捐贈而忽略了企業的發展,不能殺雞取卵。但企業也不可以在平時對捐贈無動于衷,只有國家發生災難、社會出現捐贈熱潮之后才提供捐贈。企業的捐贈行為既應該考慮到社會利益,也應該考慮到企業、員工的利益,捐贈時的責任應該大于激情,而不應該讓激情左右了行為,更不能因此而葬送了企業的前途。所以企業的健康捐贈應該是理性捐贈,而不是激情捐贈。
(三)大型的、關注度高的慈善募捐活動會給企業帶來良好的宣傳效應,這也是刺激企業捐贈激情的要素之一。雖然捐贈行為本身是不計回報的,但是這只是針對接受捐贈者而言,而從企業自身角度來看,在募捐活動中的捐贈肯定會帶來一定的廣告效益。據統計,大部分企業在履行慈善公益責任之后,其效益都會有所提高,原因是企業對責任的履行必定會換來公眾對企業的支持。雖然目前國內每年也會定期舉辦一些慈善頒獎等活動,這也鼓勵了一部分企業每年都有固定的捐贈行為,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捐贈投入遠遠沒有企業用于廣告的投入多。從企業收益率的角度來講,企業的廣告投入也許會帶來更大的收益,因此企業才會在廣告上有較多的投入。筆者建議,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多舉辦大規模的、關注度高的慈善募捐活動,提高企業捐贈后的收益率,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企業選擇理性的捐贈,而不是隨波逐流的激情捐贈,也只有理性捐贈行為的不斷增加才能保持國內慈善事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雖然相關的法律已經對慈善捐贈行為進行了調整,但是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不穩定與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存在著很大的關系,中國慈善業制度上的欠缺給慈善事業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應該有相關的立法來規范國內的捐贈行為和捐贈事業。首先,對捐贈產生直接影響的《慈善法》的缺失會導致國內大部分企業家對慈善捐贈行為的信心不足,這是中國慈善事業平日總是處于低迷狀態的主要原因;其次,開征遺產稅的相關立法也應該盡快出臺。美國慈善事業的發展與其征收遺產稅存在著很大的關系,美國遺產稅的稅率為55%,并且規定從2011年起遺產稅的起征數額為100萬美元,這就意味著美國富豪即使不將自己的財產捐贈出來,最后也會由政府征收其大部分財產。因此,中國的慈善事業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這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而且任何部門的缺失都會影響中國慈善事業的大局完善。筆者呼吁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完善慈善捐助的相關立法,以保障中國慈善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捐贈是企業的慈善行為,無論捐贈的多少,無論是出于激情還是出于責任,都是應該加以鼓勵和贊揚的,筆者也被這些企業的舉動深深地感動。但是,從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根本來看,單純的激情捐贈行為并不一定會對慈善事業的發展有長遠的幫助,盡管這的確能夠解決一時的困難,但慈善是一項需要長時間來發展的事業,需要的捐贈也是長期的、慢慢積累的。我們都不希望看到中國的捐贈如同災難一樣突如其來,然后又悄無聲息,而是希望廣大公眾和企業能夠認識到慈善事業的長期性和重要性,能夠為中國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阿奇B.卡羅爾 (Archie B.Carroll),安K.巴克霍爾茨 (Ann K. Buchholtz).黃煜平,李春玲,等譯.企業與社會——倫理與利益相關者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陳迅,韓亞琴.企業社會責任分級模型及其應用[J].中國工業經濟, 2005.
[3]盧代富.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學與法學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