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薇
(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管理局水務局,黑龍江北安 164000)
趙光農場水土流失治理項目建設經驗及效果
丁 薇
(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管理局水務局,黑龍江北安 164000)
黑龍江省趙光農場屬于丘陵漫崗地區,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坡耕地面積為2.33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77.81%,農場耕地水土流失面積2 733 hm2,占總耕地面積的9.14%。水土流失量1 352萬t/hm2,沖刷溝約有260余條,長達37 km。為加強水土流失治理,促進趙光農場生態修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水土保持工作作為生態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內容。
水土流失;成因;危害;治理經驗;效果
趙光農場境內屬丘陵漫崗地區。其特點是地形起伏變化大,坡度較陡。趙光農場現有坡耕地面積2.33萬hm2,占農場總耕地面積的77.81%。坡度在0.25°~1.5°的坡耕地面積為2.05萬hm2,占農場總坡耕地面積的88.2%;坡度在1.5°~3.0°的坡耕地面積為2 333.3 hm2,占北安墾區總耕地面積的10%;坡度在3°以上的崗坡耕地有400 hm2,占北安墾區總耕地面積的1.8%。在這些崗坡耕地中,由于地形起伏多變,微地形較為復雜,使這些耕地成為北安墾區的除澇和水土保持的重點區。據統計,趙光農場崗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積為2 733 hm2,其中水蝕面積占78%,風蝕占17%,溝蝕占5%。由于農場地形、地貌的特征和耕地分布特點,就決定了趙光農場水土保持工作的重點,必須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治理工作為重點。
趙光農場所在區域春季風大多干旱,夏季多暴雨和連陰天,秋霜旱澇各半,冬季嚴寒多刮西北風。由于氣候、地形、地勢特點加劇了水土流失的發生。再有人們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意識和水土保持觀念淡薄,一些部門、單位和個人對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導致各級管理部門、科研技術部門重視不夠。在生產建設中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沒有統籌安排,不當的、過度的開發,導致耕地、林地、草地破壞嚴重。
趙光農場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2.1 侵蝕耕地,造成耕層養分流失,地力減退
在農場2.33萬hm2的坡耕地面積中,雖然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但這些耕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跑土、跑肥的共性問題。據調查,一般墾植30~40 a的坡耕地年均流失表土5~8 mm,折合流失45~105 m3/hm2,全場每年流失的土量為130萬m3~230萬m3。
1.2.2 剝蝕耕層表土,使土壤蓄水能力下降
由于土壤蓄水能力下降,天然降水大量流失,使農作物生育期缺少水分補充,受旱減產。據調查分析,全場的坡耕地每年的跑水量約為500萬m3
1.2.3 溝蝕加劇,蠶蝕耕地,降低土地利用率,影響機械作業
據統計,農場共有大小水蝕溝260余條,平均每86.7 hm2坡耕地中就有1條水蝕溝。由于水蝕溝的發展,致使不少耕地被切割得支離破碎,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大了機械作業難度,使機械作業效率不能正常發揮。如農場近48 hm2的一個高產地塊,流失前壟長880 m,寬550 m,用三聯播種機往返25次即可播完,后來該地塊形成大沖刷溝7條,將地塊切割成8塊,機械作業由原來的25次往返增加到163次,機械作業效率降低了6.5倍,作業成本增加了75元/hm2。
1.2.4 破壞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生產條件
水土流失,使大量耕地表土被沖走,造成耕層養分流失,并使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使土壤抗沖、抗蝕性能銳減,加劇了耕地土壤的侵蝕。由于水土流失破壞了生態環境,使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物質轉換受到了阻礙,從而加劇了旱澇及病蟲災害的頻繁發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農業生產的效益難以提高。
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使農場深刻認識到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要使經濟持續發展,必須節約保護資源,必須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農場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領導。農場成立了由水利、林業、環保、土地、城建、衛生、公安、計財等多個部門組成的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領導小組,負責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日常工作,建立了目標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
為改善農場區域內生態環境,本著“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認真落實“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將還林任務實行目標管理。同時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對水土流失的防治,對幼林地實行封禁管護,對適宜封坡、封溝育草的草地,實行輪封形式治理利用,流域內新上的生產建設項目和資源開發項目,必須有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土保持機構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把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治理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依法進行水土流失的預防、治理和指揮。并且從每年治理3條以上大型水蝕溝入手,應用生物與工程措施不斷治理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加強水土保持的修復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短時間內單獨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多個部門協調來完成。部門之間要建立健全預防管護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督管護法規及相應的獎罰制度,形成責、權、制統一,治、管、用一體的機制。在農場領導下,包括水利、環保、林業、農業、土地、畜牧、計財等各部門協調工作、密切配合,將水土流失生態修復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為農場提供準確信息,以便采取進一步預防治理措施。
農場在上級支持下,實施了中央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的工農Ⅲ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1)提高認識,達成共識,把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到富民強場的戰略高度,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2)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建設獨具農墾特色的小流域治理模式,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技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3)增加投入,注重實效,加強工程建設管理,把小流域建成了職工群眾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開拓市場的基地。
4)強化內業資料、資金、質量管理,重點抓項目區管護。
趙光農場幾年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 330 hm2。耕作措施實施面積9 025 hm2。其中:橫坡壟作(改壟)3 861 hm2,以“三耙一松”為主的水保耕作體系9 025 hm2。林草措施治理面積2 305 hm2。
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塘壩7座,水庫9座,修跌水5處,開挖截流溝65 km,排水溝110 km,截根溝890 km,草垡護砌50 km。尤其經過綜合措施治理的工農Ⅲ小流域,其徑流模數由10.0萬m3/km2減少到2.62萬m3/km2,減水率為73.8%,總保水量為138.38萬m3。治理區年土壤侵蝕模數從732 t/km2·a減少到532 t/km2·a,減蝕率86.3%,總保土量5.75萬 t。
由于生態環境的逐步優化,趙光農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高油高產大豆振興發展計劃示范樣板場,13 667 hm2大豆耕地面積平均產量216.5 kg/666.7 m2,最高單產達到280.6 kg,創造了東北地區大豆單產最高記錄。農業這一主導產業實現利潤5 000萬元,實現企業利潤602萬元,實現人均純收入4 200元。
通過近年來治理工作認識到,在治理中要重視3個指標:①水土流失減少到最低限度;②土地的生產力要有很大的提高;③群眾要從治理開發成果中得到實惠。
在指導思想上,始終堅持3個結合:①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②治理水土流失與治窮致富相結合;③治理開發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各項治理開發措施的配置要注意長、中、短效益項目的結合。
在工程方面:工程竣工后,工程管護要加強,把工程管護擺到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要位置,按照“誰受益、誰交費”和“以工程養工程”的原則;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執法體系,凡與水保有關的建設項目必須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實行審批、監督、收費3項過程,責、權明確,真正做到了水保先行、以防為主,使水土保持監督執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1]鄭鐵軍,黃信川,張忠軍.北安墾區水土流失現狀及防治對策[J]. 水利科技與經濟,2007(6):432-433.
[2]鮑遠坤,肖鳳杰,周江紅.北安墾區水土保持生態農業的實踐[J]. 水利天地,2000(6):24-25.
S157.1
B
1007-7596(2011)06-0208-02
2011-08-12
丁薇(1965-),女,黑龍江綏化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