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峰
虹橋事件以來,國家對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和村鎮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力度、深度正在進一步深入和擴大,而且制訂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方針、政策,工程質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質量監督工作,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階段,建筑市場競爭機制尚未完善,工程量清單報價初步實施,一些施工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低價投標,惡性競爭,還有些投標企業串通起來,低價圍標,嚴重擾亂了建筑市場秩序,這些違規行為,必將導致在工程建設中偷工減料,造成工程質量缺陷和隱患,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危及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和安全。此外,施工企業資質掛靠嚴重,承包工程的是一級資質的大型施工企業,實際施工現場是沒有管理、沒有技術的農建隊,層層轉包問題屢禁不止,從而導致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
按照《建筑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質量監督機構是受政府委托行使監督職能,落實參建各方質量責任主體行為,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執法機構。如何提高工程質量監督水平,為確保監督機構成為新形勢下工程質量管理“鋼鐵長城”和“質量衛士”,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分析、探討,制定必要的管理對策,確?!督ㄔO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真正落實。
1)從近幾年情況看,工程主體結構質量雖然處于受控狀態,但還存在一些隱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a.有的混凝土工程質量水平不高,一般質量缺陷較多;b.有的砌體工程施工不規范;c.有的混凝土強度、鋼筋位置、保護層厚度等未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 d.裝飾裝修和細部處理極其粗糙;e.給排水、采暖、電氣安裝工程質量通病控制不力;f.檢測機構受利益驅動和市場競爭因素出具假報告情況時有發生等等。
2)工程質量通病和違反國家強制性條文的行為還比較嚴重,建筑市場反映的突出問題有:a.原材料進場不按規定的檢驗批進行抽查,尤其是鋼筋、水泥和磚、砂、石。b.混凝土同條件試塊不按規定留置,且有造假試塊現象。c.砌體施工質量差,砂的含泥量嚴重超標,砌體豎縫砂漿飽滿度不足,拉結鋼筋設置不規范。d.鋼筋綁扎控制不嚴,特別是構造柱鋼筋的位移和現澆梁板的鋼筋踩踏現象嚴重。e.砂漿攪拌計量不按規范執行,計量設備形同虛設。f.多水房間的防水措施不到位。g.由于目前商品混凝土的管理與監督機構脫鉤,商品混凝土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上述問題如不加以治理,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提高。
3)現階段,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還存在許多不夠規范的現象,特別是二三線城市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a.建設單位不執行法定基本建設程序,少數建設單位未辦理施工報建手續就擅自開工或邊施工邊報建。b.勘察、設計單位存在超級承接勘察設計業務、掛靠、出賣圖簽等現象。c.施工單位存在轉包、違法分包、掛靠、手續不全擅自施工等問題;部分施工單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將資質較低的施工企業掛靠在自己單位名下,收取管理費。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d.監理單位存在管理不嚴,制度不全,素質偏低,現場監理人員不到位,不按規定進行監理等問題。部分監理單位承接監理任務后,監理人員不足,不按規定實行旁站監理,總監極少到施工現場,現場監理人員業務能力低,不能及時發現質量問題。
4)建筑設計抄襲問題經常出現,一換圖簽就把東家的設計改為西家的圖紙;套用圖紙問題屢禁不止;設計深度和精度嚴重不足,建筑圖與結構圖不配套的問題時有發生,土建和安裝工程不銜接的問題經常出現,施工做法和使用材料交待不清問題比比皆是,從而導致了施工質量控制的多層次矛盾。
1)首先質量監督方式要由環環把關向隨機抽查轉變。隨著工程監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微觀質量應由工程監理單位實施監控,道道工序檢查,層層把關簽字,代表業主監督施工質量,加強監督監理單位的資質、人員、制度、到位、旁站、跟蹤監理要成為重點。2)現場檢查方式要由“看、敲、量”向采用先進科學儀器的檢測轉變,要審查和考核監測試驗單位的可靠性,運用科技手段對工程的實體結構及使用功能進行檢測,提供準確可靠、有說服力的數據,以此增強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的科學性和權威性。3)對主體行為的監督要由過去的“傳、幫、帶”向建立引導激勵機制轉變,確立執法主體地位,重點監督施工現場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健全情況、技術人員和施工技術工人的配備情況和材料供應質量控制措施。4)從勘察、設計質量抓起,實行勘察設計質量與施工質量一起抓。在具體實施這幾個專項治理中,要突出從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規范化抓起。把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各方行為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政府監督機構應站在公眾和社會的立場上,對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進行抽查,監督的對象包括工程實體及參建各方責任主體。通過抽查監督,保證強制性標準的貫徹執行,保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的貫徹落實,從宏觀上把握建設工程質量和結構使用安全。
目前由于參建各方責任主體行為制約機制難以有效運轉,致使監督機構對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要做好對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的監督管理,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工程建設有關法律法規的廣泛宣傳工作。組織各方責任主體負責人針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培訓學習,促使各方責任主體自覺遵守工程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
2)要加強對建設單位質量行為的執法監督檢查。要重點檢查建設項目的開工手續,施工圖文件是否經過審查,建設項目實際施工是否與已審查圖紙相符,建設單位是否有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材料或降低材料標準等問題。
3)檢查勘察、設計單位的資質及是否存在掛靠等違規行為,勘察、設計文件是否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的有關規定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人員的執業資格及在工程驗收中是否驗收到位。
4)檢查監理單位是否按規定派駐總監和監理工程師,監理人員執業資格及是否按規定采取旁站、巡視和平行檢驗等形式進行監理,監理文件及簽字蓋章手續是否齊全,監理單位是否按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技術標準、工程合同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理。
5)檢查施工單位的資質及是否存在轉包、違反分包等行為,是否嚴格按照施工圖審文件進行施工,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安全保證體系及現場人員的上崗資格,是否按規定對關系到設計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及有關材料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6)加大處罰力度。對責任主體的違法違規行為要采取簽發停工整改令、限期整改、降低資質等級或吊銷資質證書、限制或取消競標資格,直到追究行政責任或報請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等手段,進行處罰。
要把法律監督與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結合起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工程建造中工程質量必須在每個置業者心目中占有主導地位的環境。為此,社會監督與社會輿論要起到主導作用。必須靠社會監督來推進工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的不良記錄管理,建立工程質量誠信體系,提高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意識和信用水平,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質量監督保證機制的重要內容。
[1] 張雅玲.新形勢下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建議[J].山西建筑,2009,35(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