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慶 劉 君
平安大街北段工程位于遼寧省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長5 873.02m。其中橋梁部分總長1 680m,橋梁全寬32.5m,跨越2條鐵路,3條主干道,跨路處均為現澆箱梁,其余部分采用 17m,20m,22m先張法預應力板梁。道路部分總長 4 193.02m,道路全寬50m。
本工程的總體目標是不允許發生任何質量、安全事故,確保在 2008年 8月 31日完工。
在分項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則:找出了施工面臨的幾個主要困難及網絡計劃中關鍵線路上的幾個關鍵工序,將其作為分項目標,分項目標一旦實現,工程難點將得以解決,使得總體目標的實現有了可靠的保證。
1)時間緊、工程量大。該工程工程量十分巨大,而工程從2007年 7月 14日開工到 2008年 8月底竣工,由于地處東北中間有冬期 3個半月氣溫較低不適宜施工,施工工期僅為 10個月。2)結構復雜,該工程包括道路和橋梁兩部分。道路部分高挖高填;橋梁部分包括:先張法預應力預制板梁、后張法預應力現澆箱梁、掛籃法現澆箱梁,后張法預應力蓋梁,以及圓柱、方柱,挖孔樁、鉆孔樁等。3)拆遷量大,對外協調的工作量多。本工程屬當年立項,當年設計,當年拆遷,當年開工。平安大街北段工程全長5 873m,位于開發區的城鄉結合部,涉及兩個鎮(處)、三個村莊、四個跨線所屬單位、五個公安派出所(分局)。拆遷、切改工作的快慢將直接影響到施工工期,所以如何根據現場實際動態調整分項目標將成為本工程成敗的關鍵。4)工程屬“三邊”工程,出圖時間倉促,地質資料不全,難免會產生一些設計失誤,能否把這種失誤克服在施工之前,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成敗。5)交通情況復雜。道路部分地處山區,自然溝壑眾多,須修筑近4 km的施工便道。橋梁部分地處城鄉結合部,施工期間不能斷絕交通,對工程干擾十分嚴重。6)原材料使用量大,供應緊張。本工程與營口開發區整個大路網工程、鞍鋼新廠區工程同期施工,當地原材料供應緊張,從而使保證材料供應、控制成本成為新的難點。
上述 6個問題幾乎包含本工程所有管理因素的困難與外部條件的制約,而解決這些問題所面臨的關鍵就是時間,因此如何具體確定各分項目標及為完成該分項目標提供技術、物資保證和其他必要條件使其按期完成是本工程目標管理的核心。在本工程實踐中我們重點抓了三個方面工作。
1)分項目標的確定和動態管理。首先我們以工程的開竣工時間作為網絡計劃的起、終點,盡可能壓縮各工序的施工周期。據此編制出整體工程的施工網絡計劃圖。整個工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即橋梁部分和道路部分。從施工網絡計劃圖中可以看出,橋梁部分工序最多,施工周期最長,技術工藝也最復雜,是整個工程的主線,所以我們用橋梁的施工周期來控制整個工程的總體工期,用橋梁施工中的關鍵工序完成時間作為工程的分項目標,據此我們確定了以橋梁的關鍵工序完成時間作為分項目標。
2)用節點工期計劃控制分項目標的實現。在工程施工中我們采用了節點工期計劃,將各分項目標按時間組合作為節點計劃目標,在安排施工時,我們優先安排主橋部位施工同時注意了引橋部位的穿插配合施工,使之成為流水作業,據此我們共安排了 5個節點目標:
節點一:2007年 8月 15日: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及典型施工。節點二:2007年10月 15日:完成 1/2先張法板梁預制;完成 2/3灌注樁施工;完成 1/4承臺、墩柱、蓋梁施工;完成道路路基、碎石墊層和 2/3的水泥穩定碎石、第一層瀝青施工。節點三:2008年1月 15日:完成全部預制完的板梁吊裝;完成全部灌注樁施工;完成全部承臺、墩柱和 1/2蓋梁施工;完成道路面層下部附屬設施施工。節點四:2008年 5月 10日:完成全部不受現澆箱梁影響的板梁吊裝,完成 1/2的橋面鋪裝、防撞墻施工,完成全部現澆箱梁澆筑。道路部分完成全部碎石層、水穩層,護坡、綠化帶、人行道施工。節點五:2008年 8月 30日:剩余工程全部完成,并做到工完場清。
采取合理的技術手段,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工期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在本工程中,我們采取了下列技術手段:
1)在橋梁挖孔樁施工中,對于直徑大于 2m的我們采取了井下綁扎鋼筋籠的施工方法,既節省了施工機械又提高了施工效率。2)在橋梁墩柱鋼筋施工中,我們借鑒了鉆孔灌注樁鋼筋籠的成型方式,承臺鋼筋、模板施工完成后直接吊裝預制好的墩柱鋼筋籠。既提高了工效減少了勞動力用量,又縮短了施工周期。3)在板梁施工中,設計要求板梁放張必須達到設計強度 100%。我們通過對混凝土原材料精心挑選,對配合比進行科學的試驗和比選,增加了適用的外摻劑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保證了 7 d混凝土齡期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和彈性模量,使得預制板梁周期縮短。
與設計單位的協調。工程開工時設計圖紙不完善,給工程帶來了很多困難,對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邀請設計單位派代表到現場辦公,協助設計單位根據現場實際制定出圖計劃。根據施工需求,提出設計順序和出圖時間,盡早掌握設計意圖,為后續施工提前做好準備。
與地方政府的溝通。本工程拆遷量大,橋梁部分交通情況復雜,對外協調的工作量多。拆遷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將直接影響工程管理目標的實現。為此我們派遣專人負責拆遷、切改及其他對外協調工作,根據充分的現場實際調查協助有關部門提出拆遷、切改方案,跟蹤落實,確保了工程順利進行。
實行班組責任制,具體工作責任到人,做到工作有安排、有檢查、有落實。實行兩大班組晝夜連續作業,歇人不歇機,充分利用現有的機械設備。
提前做好構件及外加工件的預制及定貨,避免了因不能按期到場而影響施工進度。加強原材料的聯系和供應,對個別短缺材料及時備料,避免因原材料供應造成人員窩工和工期損失。
實行日、周計劃和月計劃制度。達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目標保證體系。每天召開施工隊相關負責人參加的現場碰頭會,分析施工生產形勢,解決施工生產存在問題,商討對策、調整部署,避免因溝通不及時或落實不到位造成的計劃拖延或質量下降等情況發生,切實做到了動態管理。
2008年 8月 28日工程全部完工,確保了 9月 1日竣工通車的目標,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重大傷亡事故和質量問題。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都得到了質監站、業主、監理的高度評價。實踐證明,本工程施工過程中采用的目標管理技術是有效的,目標計劃的制定是合理的,施工中的組織和控制是成功的。
[1] 張文紅.加強項目管理 提高企業效益[J].山西建筑,2010,36(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