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立 于曉麗
鋼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分項,把好鋼筋施工的質量關是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目前,許多企業都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對照標準進行了相關程序的編制。如采購控制,過程質量控制,施工質量檢查和驗收等,從材料的進場到施工結束,對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和控制,確保施工質量。制度的建立不是難點,更重要的在于有效實施。
建筑材料是構成建筑工程實體的基礎,是保證工程使用功能的基礎。建筑材料的質量合格與否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把好建筑材料的質量關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環節,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
1)建立合格供方名冊,從合格供方采購。
建立合格供方名冊的過程是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依據生產施工的實際情況,對提供產品物資的供方信息進行調查,調查方面如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提供物資產品的合格證、相關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市場信譽、產品質量、供貨能力、顧客對相關產品的評價反饋等。信息收集后對供方進行整體評價,各個方面都滿足要求可進入合格供方名冊,當然質量合格是排在第一位的。這個過程一般是由企業的相關部門來完成的。收集信息的渠道可以直接查看供方相關資質、執照等,也可向施工企業溝通,了解相關產品信息,也可向項目部了解以前使用的產品情況。施工企業部門完成評價工作后,要及時將結果傳遞給項目部和相關部門,以便采購人員從合格供方進行采購。
2)采購計劃及合同。
采購計劃一般由項目部技術人員編制,項目經理批準。采購計劃必須要有采購產品的明確信息,如物資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計量單位、進場日期、質量等級、安全環保要求、產品的質量標準等。采購合同除合同規定的常規內容外,還應要求供方提供企業的相關證明和產品的質量證明文件。
3)鋼筋的進場驗證。
鋼筋進場的材料一定要有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文件除了進場驗證產品外,也是工程產品質量保證資料的組成部分,缺少質量證明文件,資料是無法交檔的。技術負責人員和材料員依據產品質量證明和采購計劃核對進場產品是否符合要求。有的材料員和技術人員對質量證明可能不是很仔細,但實際也會有問題。比如鋼筋的質量證明,鋼筋進場時應有標識牌,上面注明產品信息如品種、規格、級別、數量、生產日期等,這應該是和實物相符的,質量證明也應和標識牌相符才對。在鋼筋的流通過程中可能會一批鋼筋分散為幾個部分,或出廠時沒質量證明沒及時索要,質量證明可能會有問題。如批號和規格是相符的,但生產日期可能對不上。這是以前曾出現的情況,很少有人注意。進場材料除鋼筋主材需驗證外,輔助材料也應進行驗證,也要向供應商索取質量證明資料,如焊劑、焊條、鋼筋機械連接件等。
4)進場鋼筋的復驗。
對標準、規范、規程規定復驗的產品必須復驗。由具有資格的人員按照產品標準規定的取樣方法在見證人員的見證下取樣,封存后委托具備相應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和檢測結果的及時性。如果耽誤送檢時間或未及時了解檢測結果,在工期緊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費。送檢材料的取樣一定要有代表性,要由崗位人員按照規程取樣,誤操作可能會使樣品失去代表性。比如鋼筋的力學性能試驗規定的取樣方法是任選兩根鋼筋,每根鋼筋各取一根拉伸試樣,一根冷彎試樣。冷彎試樣應該比拉伸試樣短。這樣做的原因是:
a.因為冷彎試樣長了沒法試驗;b.區分試樣。
如果試樣一樣長,拉伸(或冷彎)試樣可能是一根鋼筋上的,試驗結果不具有代表性,失去了意義。
在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中,鋼筋加工的主控項目是受力鋼筋的彎鉤、彎折及箍筋末端的彎鉤。這里應注意的是鋼筋彎鉤及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應符合規范規定。在某工程中,鋼筋彎折后發現彎折部位出現裂紋,因而懷疑鋼筋的冷彎性能不合格。再次進行試驗,結果是鋼筋質量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后來主管試驗的工程師到施工現場,發現鋼筋的彎弧內直徑遠遠小于鋼筋產品標準規定的冷彎試驗直徑。調整彎弧內直徑后,問題迎刃而解。
鋼筋施工過程中要按照施工工藝標準,遵守操作規程和施工規范。其中鋼筋連接在規范中是鋼筋工程的質量控制項目之一。鋼筋連接包括搭接連接、焊接和機械連接。搭接連接操作相對簡單,但是鋼筋消耗大,越來越多的被焊接和機械連接取代。
1)鋼筋焊接。
鋼筋焊接的方式很多,最初廣泛采用的是搭接焊。現在,從節省鋼筋的角度,豎向連接采用較多的是電渣壓力焊,水平連接采用較多的是閃光對焊。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規范要求在工程開工和每批鋼筋正式施焊前,進行模擬現場操作環境的工藝試驗。通過工藝試驗,選出最佳的工藝參數,檢測焊工的技術水平。個人認為,除了在工程開工前和鋼筋批次發生變化進行工藝試驗外,操作焊工發生變化也應進行工藝試驗。
在各種鋼筋焊接的操作工藝中,JGJ 18規定了適應的鋼筋規格,在施工中應遵守規定。在某個工程施工中,HRB335φ12鋼筋豎向連接均采用了電渣壓力焊,而規程給出的適用鋼筋直徑最小為14 mm。在試驗過程中,抗拉強度均符合要求,但其屈服強度有近一半的試件明顯小于鋼筋原材規定屈服強度。斷口位置位于焊縫外,熱影響區處,延性斷裂,符合要求。由于屈服強度不是檢測參數,依據規程判定為合格。站在設計的角度,從結構的抗震性能考慮,在外力的作用下,要求構件中的鋼筋呈延性斷裂。因此規程中要求一組3個試件中必須有2個斷于焊縫外,并呈延性斷裂,3個全部斷于焊縫之外當然是最好的。斷于焊縫外即母材斷。在母材斷的情況下,屈服強度應不小于鋼筋標準的規定值。因為設計時鋼筋強度的取值是以屈服強度為基礎,不是抗拉強度。如果工程中大量的鋼筋實際屈服強度小于規定值,就會存在結構的安全隱患。所以在施工中要仔細的研究標準,遵守標準規定的各個方面。
2)鋼筋機械連接。
由于鋼筋焊接在施工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比如鋼筋材質不易施焊,大風雨雪天氣不宜施工等,機械連接越來越普遍,應用較多的是直螺紋連接。在工程中應用機械連接接頭時,技術提供單位要向工程施工單位提交有效的形式檢驗報告,形式檢驗略為復雜,要由國家、省部級主管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目前,機械連接技術的提供單位一般是連接件的供應單位。和鋼筋焊接一樣,機械連接施工前要對不同生產廠的鋼筋進行工藝檢驗,鋼筋生產廠和批次發生變化要補充進行工藝檢驗。工藝檢驗主要是檢驗接頭技術提供單位所確定的工藝參數是否與本工程中進場鋼筋相適應,提高實際工程抽樣試件的合格率,減少在工程應用后再發現問題造成的損失。
在JGJ 107-2003中,工藝檢驗只是抗拉強度檢驗,和檢驗批的驗收試驗項目一樣。但在JGJ 107-2010中,工藝檢驗增加了測量殘余變形的要求。測量接頭單向拉伸殘余變形相對簡單,適合施工現場的檢驗條件。
在混凝土施工驗收規范中,鋼筋連接的力學性檢驗是主控項目,而且試驗報告是歸檔資料的主要內容,項目部的技術員、資料員對此都足夠重視。對一般項目較為松懈,如直螺紋連接安裝后外露螺紋的檢查,安裝后的扭矩校核等不夠重視。
在JGJ 107中規定,鋼筋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宜符合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規定。這樣會使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增加,不注意可能會超過規范的允許偏差,無形中增加了施工的難度。
對于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截取試樣后,原接頭位置的鋼筋處理,JGJ 107中規定可搭接,焊接或機械連接,JGJ 18沒有規定。個人認為,可采用JGJ 107的規定。
鋼筋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環節,所有參與人員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認真,管理上到位,標準規范理解并實施,就能保證鋼筋施工的質量。
[1]GB 50204-2002,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2]JGJ 18-200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S].
[3]JGJ 107-2010,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S].
[4]張 剛,韓隨平.淺談剛結構工程質量通病及預控[J].山西建筑,2010,36(7):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