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100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 江民杰
201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江西卷理科第10題及文科第10題立意新穎,構思獨特,其內容涉及擺線,是教材內容的延伸,較大程度考查了學生數學能力.本文以理科第10題為起點,進一步認識擺線及其方程.
(2011年江西)如圖1,一個直徑為1的小圓沿著直徑為2的大圓內壁的逆時針方向滾動,M和N是小圓的一條固定直徑的兩個端點.那么,當小圓這樣滾過大圓內壁的一周,點M,N在大圓內所繪出的圖形大致是


解 方法1 特殊位置可選A.

由平面幾何知,兩圓內切,故點N,O2,P三點共線,
故NP為小⊙O2的直徑,從而∠PM'N=90°,

又∵∠MNP=θ,故PM'⊥x軸.從而M'必在x軸上,故M點的軌跡為y=0(-1≤x≤1)同理N點的軌跡為x=0(-1≤y≤1),選 A.
我們知道:一個圓在平面內沿著一條直線無滑動地滾動,我們把圓周上一定點的運動軌跡叫做平擺線.教材選修4-4專門討論了平擺線.
實質上,本題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卡丹問題:當一個圓盤沿一個半徑是它2倍的圓內無滑動地滾動時,小圓上一點畫出怎樣的圖形.
如果我們不限制小圓半徑和大圓半徑的關系,那么更一般的情況是怎樣呢?
一個動圓在定圓內無滑動滾動時,動圓上一定點的運動軌跡叫做內擺線.
如圖3所示,設定⊙O半徑為R,動圓半徑為r,取定圓圓心O為原點,點A為動圓圓周上所規定的一個定點,并記A點是動圓開始滾動時與定圓的切點,以OA為x軸,建立直角坐標系,當動圓滾動到與定圓相切于B點時,A點相應運動到A'點,令∠AOB=t.
則內擺線的參數方程為



則得到動點A的軌跡方程為


即y=0(-2r≤x≤2r).

圖4
本題就是R=2r時內擺線的特例.
實際上,一個動圓在定圓外無滑動滾動時,動圓上一定點的運動軌跡叫做外擺線.讀者可類似推出其參數方程.
本題作為新課改首次高考題,立意新穎,既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能力,又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題是選修教材4—4《平擺線》內容的延伸,做到了源于課本、高于教材,體現了公正公平.近年來,全國統一高考江西卷每年都設計幾道立意新穎的試題(如解析幾何題,每年都在經典幾何中披掛那些有趣味的定理,如2008年文科的蝴蝶定理、2009年文科的彭色列閉形定理,值得回味與關注),這種命題思路有利于中學數學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后續數學學習能力.因此,我們進行高考復習指導時,要減少大規模的強化訓練,緊扣新課程標準,以教材為本、夯實基礎;要設計一些好的研究性課例,引領學生思考分析、感受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測試要設計一些動手實踐的試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本質,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真正做到減輕學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