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然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37)
隨著人們對居住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郊區及邊緣地帶的別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比起鬧市區的公寓型住宅,別墅的居住環境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其綠化率更高,私密性更強,所處地塊的空氣質量更好。別墅庭院更是其特點之首,庭院空間是建筑空間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建筑室內空間的延伸和擴展。室內室外的結合使得人們不僅可以享受寬敞的室內居住空間,還能將活動空間延伸至室外,更好地親近自然。
別墅庭院是人們進行戶外活動,親近自然的重要場所,針對不同的家庭成員,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老年人更多的是對保健方面的要求,在庭院中晨練、散步等,兒童則是在庭院里嬉戲玩耍,成年的家庭成員多在院內休憩、聚會。
與公共景觀不同的是家庭別墅庭院存在一定的私密空間,在其與公共空間之間用植物分隔,作為緩沖帶,可以保證庭院的私密性,同時也是對室內空間的延伸。
水景是庭院中最能吸引眼球的地方,也多是庭院的中心,水景中和水景周邊的植物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水面植物既有吸引目光的效果,又可以開闊水面。荷花是水面植物中較好的選擇,另外,在水邊可以搭配種植淺水植物如水蔥、菖蒲等。在觀賞這些植物本身的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美化池邊線條生硬、枯燥的作用。水體邊緣的植物既能裝飾水面,又能作為水面到堤岸的過渡區域。
墻面綠化就是將草本類、攀援類的植物種植于墻面上,可以柔化別墅建筑線條,種植后會使得立面更具生氣,同時也可降低太陽直射建筑產生的熱量。其中以藤蔓性植物的效果最優,如五葉地錦、金銀花、月季、薔薇、凌霄等。
植物是景觀設計中的核心,在別墅庭院景觀中亦是如此。設計重點就在于如何合理利用植物來達到別墅庭院中有景可看、有景可賞的目的。在設計中,應充分將各種因素考慮在內。植物與人的互動,與周圍環境的融合,以及植物與植物之間的組合,都需要科學合理的搭配,其中也包括植物的色彩、形態、季相、地域性等因素。
3.3.1 植物與居住者之間的互動
在植物的設計中,考慮到使用者的感受極為重要。因為別墅庭院的植物有別于一般住宅小區的植物配置。它所針對的是一個固定的家庭,而不是整個住宅小區的廣大住戶。因此,可以根據住戶的個人喜好安排其偏愛的植物種植。如有老年人居住的家庭,應安排一定區域的自留地,種植一些香草植物,既可以豐富庭院中的植物種類,又可以充實老年人的業余生活。同時一些果樹的果實、果香、樹形、葉色、花香也很具有觀賞價值,適合在別墅庭院推廣,如枇杷、桃樹、柿樹、桃樹等。
3.3.2 地域特征
植物是對氣候和地域相對敏感的有生命的個體,因此,地域的因素也應加入設計之中。如我國北方一般種植一些耐寒耐旱,根系發達,具有粗壯挺拔樹干的喬木。而南方地區因雨水較多,陽光充足,植物的種類也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植物的地域性是和景觀的風格結合在一起的。例如日式枯山水的景觀就適合搭配雞爪槭和不同種類的蕨類地被植物,而英式、法式的景觀中則偏愛修剪較為整齊的灌木綠籬。
3.3.3 風水和文化內涵
我國古代風水學主張庭院應廣種植物、花草,認為它具有“藏水、避風、陪萌地脈、化解煞氣、增旺增吉”5大功能。國人對于風水的重視程度不可忽視,雖然大部分別墅庭院的面積都不大,但是利用簡單的風水學原理同樣能夠起到一定的改變風水的作用。
(1)對植物種植位置的定位。大型的喬木應種植在有季風通過的院落,不可立于門窗前,這樣既可以科學的阻擋季風對于居住者的影響,又不會阻擋門窗,不會阻擋整個環境的納氣之口。
(2)植物種類的確定。中國人常將植物名稱和風水結合在一起。比如櫸樹和樸樹,古代就有前櫸后樸的傳統。
3.3.4 主景突出,季相分明
整個庭院中應出現不同種類和規格的植物,以形成主景,突出視覺的同時,也能形成遮陰降暑的功能,方便陽光直射時住戶的戶外活動。白玉蘭、紫玉蘭、雞爪槭、紫薇、香樟、櫸樹、樸樹、銀杏、櫻花都是很好的選擇。其中既有春夏季開花的玉蘭、櫻花和紫薇,也有秋季葉色發生變化彩葉樹種雞爪槭和銀杏。但需注意的是應根據庭院面積選種一定數量的喬木,以防占據過多空間所造成的空間局促和光線稀缺。樹枝和樹干造型相對獨特的樹種也是很好的選擇,如造型羅漢松、五針松、黑松等。
3.3.5 層次豐富,色彩鮮艷
除了主景的喬木,還應搭配種植各種層次的植物,灌木、花境、地被是一個基本的搭配模式。由低到高、由平面到立面,針對不同習性的灌木和地被,也有不一樣的種植地點,做到庭院不同的角落、地塊有不同的地面效果。例如庭院中有一些因建筑物的遮擋缺少光線的區域,就應種植一些陰地植物,可以與陽光下的植物一樣很好的生長,達到增強視覺效果的同時,也能豐富院內的植物種類,如地被植物紫花酢漿草、二月蘭、闊葉麥冬等。
草坪在視覺上能增加庭院的開闊性,同時也是大人、小孩以及寵物娛樂的理想場所,庭院的營造過程中,應盡可能的保留合理區域的草皮,既方便后期養護,又能滿足使用需求。別墅庭院中的色彩通過植物的葉、花、果實來呈現。如一般樹木葉由嫩綠變為墨綠再變成黃色落葉,而彩葉樹種則可以變換出更多的顏色,紅楓的紅,銀杏的金黃等。花的顏色較葉色來說,更為豐富。在別墅庭院景觀營造過程中,利用色彩的視覺效果特點為小型的花園創造出一種空間感和距離感。
選取南京新湖區仙林翠谷別墅區Y11為分析對象,別墅區東依寶華山國家4A級森林公園,西鄰南京仙林大學城。
戶型中前庭為半開放式,因此在景觀設計中,引入壁龕,在壁龕后方種植些許地被植物、杜鵑、雞爪槭的結合,形成從低到高3個層次的過渡。春天有杜鵑花開,秋季有雞爪槭的紅葉,迎接戶主和客人。
半開放式的前庭與公共區域由高度為60cm的鐵藝圍墻分隔,沿著圍墻穿插種植紅花繼木、金葉女貞和繡球花,對公共區域和私人庭院的分界形成自然的過渡。

圖1 前庭后院植物配置
后院是戶主活動的主要空間,此戶型的特色是東面庭院鄰水,有一個面積相當的親水平臺。別墅庭院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分別種植枇杷、香泡和柿樹,這些體型較大的喬木,既可以起到阻擋南京地區冬季季風,又可以阻隔視線,在保證庭院空間的私密性方面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大樹下種植高的桂花灌木球以遮擋圍墻的拐角(圖1)。
關于庭院西邊的鐵藝圍墻,需要對墻身進行遮擋,一方面是對圍墻的美化,同時也是與隔壁鄰居的一個視線上的分隔。在對植物的選擇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藤蔓植物,一類是灌木。在圍墻上攀援凌霄、迎春、多花紫藤的同時,再種植桂花灌木。對于院中東邊鄰水部分的處理,筆者將水中植物和堤岸植物進行了結合。在水中種植荷花,堤岸部分種植菖蒲和蘆葦,起到自然的過渡效果(圖2)。

圖2 景觀節點分析圖
除了上述提到的上層喬木空間、中層灌木空間之外,在院中的下層地被空間,應戶主要求,在保證通行功能的同時,大面積種植馬尼拉草。硬質鋪裝周圍選植沿階草。再由紫花酢漿草、一品紅、福祿考、匍匐筋骨草、鳶尾、蔥蘭等構成花徑,對草坪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
別墅是如今較為理想的居住空間,有比其他普通居住形式有更高的景觀要求。要充分考慮別墅種植與外界環境的融合,使別墅庭院景觀更好的融入到使用者的生活中去。
[1]吳麗萍.從云上別墅看別墅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J].福建熱作科技,2008,33(3):53~54.
[2]王 剛,李 剛,徐小莉.別墅庭院植物景觀營造要點分析[J].綠色科技,2010(8):55~56.
[3]尹素娟,房倫革,于曉東.園林植物在庭園空間中的獨特作用[J].科技信息,2009(7):42~43.
[4]由 佳,趙慶超,陳 堅.庭園植物配置與造景[J].2010,40(6):11~12.
[5]程 俊,李德明.江浙私家別墅庭院綠化植物配置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