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岱 金麗
在椎管內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牽拉反應,抑制牽拉反應的方法已有很多,我們利用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可迅速提高腰麻阻滯平面的方法,減輕剖宮產手術中的牽拉反應,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剖宮產患者100例,其中,年齡21~40歲,體重65~90 kg,身體一般狀況良好,ASAⅠ~Ⅱ級,均無其他疾病。均未術前用藥。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Ⅰ組為對照組,Ⅱ組為觀察組。兩組患者的手術方式、年齡、身高、體重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室常規監測 BP、ECG、SpO2,開放靜脈通路。患者取左側臥位,選 L3~4間隙在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退出針芯,插入25G細腰穿針,見腦脊液流出后,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2.5 ml,于30~50 s注完,退出腰穿針,向頭端置管3~4 cm。固定后翻身平臥,兩組手術床均為水平位置。待阻滯平面確認控制在T6以下后行橫切口剖宮產術。Ⅱ組患者手術切皮后于硬膜外腔推注10 ml生理鹽水。術中多參數監測儀監護,維護生命體征平穩,無明顯異常,均順利完成手術(新生兒Apgar評分均大于8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中抑制剖宮產牽拉痛的程度并記錄。牽拉子宮及附件時患者表情自然,無任何不適為優;患者胃部有輕度不適,但完全可以耐受,無惡心、嘔吐,為良;患者胃部牽拉痛明顯,難以忍受,惡心、嘔吐,以至影響手術操作為差。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Ⅱ組和Ⅰ組抑制牽拉痛的總有效率(優+良)比較為(96%vs 92%,P<0.0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剖宮產手術術中抑制牽拉痛的效果比較(例,%)
剖宮產手術是婦產科的常見手術,椎管內麻醉下手術牽拉子宮及附件時,患者常表現胃部不適,疼痛明顯,甚至惡心、嘔吐難以忍受,影響手術操作。臨床上常靜脈應用各種靜脈阿片類及鎮靜類藥物或硬膜外追加麻醉藥來抑制牽拉痛。但剖宮產術多主張術前及取出胎兒前不應用阿片類及鎮靜類藥物,以免藥物通過胎盤屏障對胎兒的呼吸產生抑制。硬膜外追加局部麻醉藥亦可提高平面1~2個節段,但大多會影響循環。剖宮產時牽拉痛是由內臟神經的腹腔神經叢所支配,而腹腔神經叢又來自于T 5~11脊神經節前纖維,因此阻滯平面達到T5以上的脊神經,能有效減輕術中牽拉反應[1]。本院剖宮產手術多采用腰硬聯合阻滯麻醉。影響腰麻阻滯平面的因素很多,在兩組病例中,給藥速度與藥物配方無明顯差異,給藥后患者保持水平體位,10 min時最高阻滯平面一般均在T6。而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能迅速提高平面1~2個節段[2]。進入硬膜外腔的生理鹽水對硬膜囊產生的擠壓作用,促使鞘內局部麻醉藥物向頭端擴散,從而達到有效抑制牽拉反應的平面。而且由于鞘內藥物受腦脊液稀釋,所以這種方法提升的阻滯平面維持時間較短[3]。手術結束后已基本恢復,返回病房時,因高阻滯平面對循環系統的不利影響已基本消除,所以患者相對安全,能避免靜脈給藥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特別適合剖宮產手術。總之,利用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提升腰麻阻滯平面的方法,抑制剖宮產手術中的牽拉反應,安全、經濟、有效。
[1]石振國,唐錦前.硬膜外阻滯和內臟牽拉反應.武警醫學,2007,13(2):21.
[2]李德龍,陳彥青,劉榮國.硬膜外腔注射生理鹽水對腰-硬聯合麻醉的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6):15.
[3]蔣慶方,余志豪,羅艷.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對下肢手術患者腰麻阻滯平面的影響.中華麻醉學雜志,2008,2(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