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輝
精神藥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會產生精神依賴的藥品,依據精神藥品使人體產生的依賴性和危害人體健康程度,將其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國務院頒布的《精神藥物管理辦法》,對精神藥物的管理和使用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在臨床使用中,使用不當極易產生藥物依賴性和耐受性。為了解我院該類藥物的使用情況,促進合理用藥,采用限定日劑量(DDD)和藥物利用指數(DUI)為評價指標,對我院2010年1~12月第二類精神藥品的門診處方進行統計、分析,以了解該類藥物的使用情況。
1.1 資料選擇的調查內容 統計我院2010年(1~12月)的門診第二類精神藥品全部處方,統計分析患者性別、年齡、科別、藥品名稱、用藥劑量和用藥總天數。
1.2 方法 利用藥物限定日劑量(DDD)和藥物利用指數(DUI)進行統計分析。DDD值計算根據中國藥典(2007年版)、《新編藥物學》(第16版)及藥品說明書確定,DDDs=用藥總量/該藥 DDD 值[1]。
DUI=DDDs/用藥總天數
DDDs表示用藥頻度,DDDs大,反映患者對該藥的選擇傾向性大,反之說明患者已較少使用。DUI表示藥物利用指數,若 DUI>1.00,表明處方日劑量 >DDD,若 DUI≤1.00,表明用藥合理。
2.1 處方基本情況 統計2010年1~12月門診處方,共140216張,二類精神藥品處方7283張,占所調查處方的5.19%。其中在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中男4809人,占該類處方量的66.03%,女2474人,占該類處方量的33.97%,兩種精神藥品合并使用有62張,占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量的0.85%,無兩種以上精神藥品合并使用的處方。
2.2 精神藥品種類和使用頻率 我院門診使用的各種類第二類精神藥品(含不同劑型)共9種,每種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的頻度=每種第二類精神藥品出現的處方數/第二類精神藥品總處方數。(見表1)
2.3 用藥年齡段與用藥頻數 用藥患者各年齡段的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頻數顯示,近一半使用者為老年患者,且使用比率與年齡有關。(見表2)
2.4 合并用藥情況(見表3)
2.5 第二類精神藥品的DDD和DUI(見表4)

表1 二類精神藥品處方排序

表2 各年齡段二類精神藥品使用頻數

表3 二類精神藥品合用情況

表4 二類精神藥品的DDD和DUI
3.1 根據此次統計分析顯示,第二類精神藥品在我院使用較普遍,占總處方量的5.19%,其中男性占66.03%,女性占33.97%,男性人數高于女性,與其他文獻報道相反[2],考慮與曲馬多被列入統計范圍有關。曲馬多因其藥理作用類似嗎啡,2008年1月國家將其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管理。我院曲馬多主要用于急診科,作為急性疼痛的鎮痛藥,而此類患者男性遠遠高于女性。另外苯二氮卓類的使用量男性也大于女性。
3.2 本次統計顯示,使用頻度最高的是苯二氮卓類,并以地西泮為最,占總處方的23.89%。地西泮低于鎮靜劑量時即有明顯抗焦慮作用,可改善患者緊張、憂慮、恐懼、失眠等癥狀,與其他同類藥比較,具有對快波睡眠影響小,醒后無明顯不良反應,不引起全身麻醉,安全范圍大等優點,為目前首選的催眠藥。
3.3 由表2可知,老年人使用二類精神藥品頻數較高。56歲以上老年患者用藥占50.8%,對于長期應用苯二氮卓類藥物的老年人,應注意預防該類藥物對運動協調和認知方面的影響。結果警示我們應多關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中年組(36~55歲)占23.59%,(19~35歲)占14.6%,顯示用藥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年輕人升學、就業,中年人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壓力而導致焦慮、失眠增多有關。
3.4 我院二類精神藥品中合用藥品處方共62張,占本類藥品處方量的0.85%,說明我院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以單用為主,未出現藥品濫用傾向。合用處方主要是兩種苯二氮卓類藥物,合并使用易產生依賴性和成癮性,建議醫生應以單藥治療為主,選擇最有效的藥品用于患者。
3.5 在我院使用的9種二類精神藥品中,只有阿普唑侖的DUI略大于1,說明我院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由以上統計可知,二類精神藥品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其療效肯定,但應嚴格控制其使用,做到用藥安全、有效、合理。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72-278.
[2]王昕,王靚.我院二類精神藥品處方調查與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9):66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