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林
精神科護士由于其職業特殊性,經常面對非正常精神狀態患者,護士長期處于高壓力及高風險狀態下,易導致精神科護士身體透支,精神崩潰。護士所承擔的心理壓力已成為一種職業性危險[1],而工作壓力是導致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2]。現通過調查我院96名精神科護士,并采用自我調節、電腦游戲、外出旅游三種減壓方式比較,初步探討如何減輕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及提高工作效率。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職精神科護士96名為調查對象,其中男50名,女46名;年齡22~55歲,平均29.56歲;本科32名,大專43名,中專、高中21名;護士32名,護師44名,主管護師16名,副主任護師4名;工作1年~31年,平均8年。
表1 不同減壓方式對POMS的影響(分±s)

表1 不同減壓方式對POMS的影響(分±s)
分量表 自我調節后 電腦減壓后 外出旅游后 F值 P值緊張-焦慮7.71±5.14 6.78±3.11 8.66±5.67 9.852 0.013 6.47±3.31 5.36±3.19 5.27±2.31 8.781 0.014抑郁-沮喪 6.18±1.41 5.14±4.49 3.45±1.11 13.455 0.049憤怒-敵意 7.89±1.93 7.89±3.51 5.90±4.77 4.199 0.028有力-沖動 10.56±2.45 14.59±5.55 12.80±3.33 10.801 0.045疲憊-惰性 6.78±4.53 10.88±6.49 4.55±1.88 6.561 0.024困惑-迷茫
1.2 調查方法 由評分人員進行個體單獨測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情緒狀態問卷(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包括6個分量表,共65個條目,將受試者分別于三種減壓方式前后進行評定。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當時的心境,在這些描述情緒狀態的形容詞后選出相應的等級。發放問卷96份,收回有效問卷96份,問卷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軟件SPSS 14.0進行數據錄入和描述性分析、t檢驗及方差分析。P<0.05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減壓方式對POMS的影響:見表1。
統計結果提示在高壓狀態下,自我調節、適度的電腦游戲均能夠在不同程度緩解壓力,但電腦游戲對緩解疲憊的作用不明顯。結果和Dikaga等[3]研究結果相似,如果進行適當的自我調節、自我放松的心理訓練,可提高個體的自我承受能力和抗應激能力,保持大腦較高的興奮性.另外,精神科護士也應從本身出發,擺正護理職業的自我心態,消除及避免自卑心理,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提高個人素質,這樣才能取得醫院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可。
[1]黃愛松,范景敏.護理工作應激原因及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1,17(5):54-55.
[2]Hawley MP.Source of stress for emergency nurse in four urban canadian emergency department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2,18(3):211-216.
[3]Dikaga LG.Psychophysiological serf-regulation on the cours of adaption to difficult condition of performance.Studia Psychologica,1990,32(4):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