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純斌
(安康市中心醫院,陜西 安康 725000)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因其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婦產科手術[1]。氯諾昔康和曲馬多也是目前臨床常用的麻醉鎮痛藥物,兩者在婦科腹腔鏡手術后鎮痛療效如何,至今仍無系統的觀察。本研究旨在觀察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氯諾昔康和曲馬多后的術后鎮痛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院擇期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80例,ASAⅠ~Ⅱ級,年齡22~55歲,體重45~70 kg。排除既往有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慢性疼痛史或藥物和酒精濫用史者。隨機分為曲馬多組(A組)和氯諾昔康組(B組),每組各40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在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kg,并依次靜脈注射舒芬太尼0.5 μg/ml、異丙酚2 mg/kg、羅庫溴銨0.6 mg/kg行快速誘導氣管插管,麻醉以丙泊酚6 mg/(kg·h)、瑞芬太尼0.25μg/(kg·min)持續輸注維持,間斷靜注羅庫溴銨0.2 mg/kg。手術結束前約30 min,兩組分別靜注以下藥物,A組:曲馬多2 mg/kg;B組:氯諾昔康0.3 mg/kg。
1.3 觀測指標 記錄患者在拔除氣管插管后10 min、1 h、5 h、10 h、24 h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標準為:0分為無任何疼,10分為劇烈疼痛)。記錄用藥后24 h內惡心、嘔吐和眩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配對采用t檢驗,組內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0 min和1 h,A組疼痛VAS評分明顯高于B組(P<0.05),見表1。A組惡心、嘔吐12例(30%),B組惡心、嘔吐5例(12.5%),A組惡心、嘔吐發生率明顯高于B組(P<0.05)。A組和B組眩暈發生率分別為3例(7.5%)和2例(5.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手術(LC)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不長,創傷相對較小。有文獻報道LC術后疼痛機制現在還不是很明確,通常認為是多途徑、多因素致痛[2]。因此目前臨床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有效鎮痛,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全麻的方式可使患者蘇醒迅速平穩,并且在停止輸注后沒有鎮痛效應,但當患者清醒即感手術傷口疼痛。本研究通過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全麻并且在術中靜注鎮痛藥曲馬多或氯諾昔康,取得良好的鎮痛效果,且此種方法簡單易行又節省醫藥費用[3]。氯諾昔康是一種新型非甾體抗炎藥,是高選擇性環氧化酶(COX)抑制劑進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產生鎮痛和抗炎作用,對中、重度疼痛有較好療效,胃腸道反應輕[6]。曲馬多鎮痛作用是通過激動阿片類受體以及通過調節疼痛抑制通路來完成。對N受體作用較弱,鎮痛良好,呼吸抑制較輕[5]。文獻報道,通過氯諾昔康與嗎啡的劑量關系的換算可以得出氯諾昔康與曲馬多的劑量關系為(0.06~0.15:1),本研究中取0.2:l,兩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并且鎮痛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之相符[6]。
表1 兩組患者在術后個時間點疼痛VAS評分比較(n=40,±s)

表1 兩組患者在術后個時間點疼痛VAS評分比較(n=40,±s)
注:與A組比較,*P<0.05。
組別10 min 1 h 5 h 10 h 24 h A組B組1.3±0.90.8±0.7*0.4±0.60.3±0.5*0.7±0.40.6±0.60.05±0.30.06±0.30.1±0.20.1±0.2
綜上所述,婦科腹腔鏡手術全麻后采用靜注曲馬多、氯諾昔康在術后均可達到良好的鎮痛效果,副作用輕。
[1]岳劍寧,尹新芳,張海燕.曲馬多術后鎮痛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恢復的影響[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7,28(2):102-104.
[2]羅玉琳,郁 蔥.氯諾昔康和曲馬多用于頜面部術后病人靜脈自控鎮痛的比較[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6,31(2):266-267.
[3]朱慧莉,姚悅芬.氯諾昔康超前鎮痛在無痛人流術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3):452-453.
[4]汪 濤,閔 蘇,金菊英,等.婦科手術術后鎮痛中氯諾昔康對曲馬多用量及鎮痛效果的影響[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9,34(10):1403-1405.
[5]池信錦,黑子清,黃品婕,等.曲馬多預防產婦腰硬聯合麻醉后寒戰劑量探討[J].廣東醫學,2006,27(5):706-708.
[6]孫 怡,萬朝權,趙國棟.曲馬多在不同術后鎮痛方法中的臨床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7):20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