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曼,何書典,王 富
(瓊海市人民醫院,海南 瓊海 571400)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也是發展快、恢復慢、致殘重、復發率高的病種,應予以重視。2009-2010年我們采用依達拉奉聯合紅花黃色素治療急性腦梗死40例,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排除腦出血及出血性腦梗死。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1]。80例患者中男31例,女49例,年齡39~70歲,伴有糖尿病20例,冠心病21例,高血壓38例。將80例患者隨即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主要伴隨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40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依達拉奉30 mg加入生理鹽水100 ml靜滴,2次/d,紅花黃色素100 m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滴,1次/d,共治療14 d;對照組40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只采用紅花黃色素100 m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滴,1次/d,亦治療14 d。另所有患者均給予伴隨疾病治療和常規治療。
1.3 療效評定標準 按照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梗死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2]制訂療效評定標準:(1)基本治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2)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3)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4)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7%以內;(5)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前三項視為有效,后兩項視為無效。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有效+進步)/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采用SPSS10.0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有效35例,有效率為87.5%,對照組有效治療26例,有效率為65.0%,兩組有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腦梗死的致殘率、致死率高,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有嚴重威脅的多發病。急性腦梗死病灶主要由中心壞死區和周圍缺血半暗帶組成,經由積極有效的治療可以恢復缺血半暗帶區的損傷腦組織。依達拉奉可避免腦組織免受損傷,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對遲發性神經細胞壞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劑[3]。而紅花黃色素中含量最高且具有活性的成分為羥基紅花黃色素A[4],能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促進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纖溶酶活性,減少血栓形成,抑制自由基產生,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治再灌注損傷,抑制磷脂酶A活性,減少膜磷脂降解,保護組織細胞[5]。在本實驗中,我們應用依達拉奉聯合紅花黃色素治療急性腦梗死40例,總有效率為87.5%,而對照組在常規資料的基礎上采用紅花黃色素進行治療,有效率只為6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我們認為依達拉奉和紅花黃色素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比較令人滿意,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2-801.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1.
[3]馬連順,馬永杰.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5):452-461.
[4]Zhu M,Guo Z.Determination of the safflor yellow 2A in Carthamin tinctorius[J].J Chin Med Mater,2000,23(8):458-459.
[5]朱海波,王振華,田京偉,等.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實驗腦缺血的保護作用[J].藥學學報,2005,40(12):114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