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珍勇,林翠娥
(臨高縣中醫院檢驗科,海南 臨高 5718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冠心病(CHD)越來越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美國冠心病死亡人數占人口死亡總數的1/3~l/2[1]。心腦血管疾病易并發糖尿病,脂質代謝紊亂是冠心病并發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方面。70%~80%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3/4死于冠狀動脈疾病,其心肌梗死發病率高,預后較差[2]。由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彌漫而嚴重,使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及臨床治療的比較困難、療效不好,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因此對2型糖尿病患者不僅應早期發現并控制血糖,更要觀察血脂的變化。為此,我們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脂代謝異常,并探討血脂和載脂蛋白測定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組(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NIDDM)患者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齡60~78歲,平均(66.2±12.8)歲。冠心病診斷按患者有典型心絞痛發作,曾經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心電圖檢查有ST-T改變提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官腔大于50%的狹窄。冠心病包括無癥狀心肌缺血8例,心絞痛27例,陳舊性心肌梗死12例,患者糖尿病癥狀符合1985年的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另將我院健康體檢者45例作為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60~74歲,平均(65.8±11.9)歲。該組成員均無冠心病、糖尿病、腎病、高血脂、肝病等病史。
1.2 血脂和載脂蛋白的測定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組和對照組受檢者均在兩周前禁止食用影響血脂代謝的食物與藥品,采血當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由日立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測定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載脂蛋白A1(Apo A1)、載脂蛋白B(Apo B),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由Friedewald公式計算,即LDL-C(mmol/L)=TC-(TG/2.2+HDL-C)[3]。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所得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用t檢驗,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C[(0.79±0.11)mmol/L]和[Apo A(0.76±0.21)g/L]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患者的HDL-C[(1.42±0.13)mmol/L]和Apo A[(1.43±0.63)g/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C、TG、LDL-C、Apo B明顯增高,與對照組比較,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脂參數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脂參數的比較(±s)
組別對照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組例數4547 t P TG(mmol/L)0.95±0.082.21±1.012.87<0.05 TC(mmol/L)3.24±1.385.94±1.323.92<0.05 LDL-C(mmol/L)2.32±0.744.24±1.035.32<0.05 HDL-C(mmol/L)1.42±0.130.79±0.112.98<0.05 Apo B(g/L)0.43±0.090.89±0.113.83<0.05 Apo A1(g/L)1.43±0.630.76±0.216.43<0.05
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是血脂代謝障礙,特別是冠心病并發糖尿病,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5]。糖尿病引起的高胰島素血癥與脂質代謝異常、高血糖狀態及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有關。多種危險因素使冠脈受累程度高,且彌漫性血管病變多,致使冠心病變更加嚴重,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較大[6]。有研究報道,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主要危險因素為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糖化血紅蛋白升高,收縮壓升高[7]。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DL-C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C、TG、LDL-C與正常組比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伴糖尿病組患者常常出現比較嚴重的脂質代謝紊亂。目前研究還表明三酰甘油增高伴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大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的水平呈負相關。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能夠增加膽固醇的去除率,所以高密度脂蛋白具備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功能[8]??梢钥闯隼夏旯谛牟』颊吆喜⑻悄虿⊥瑫r伴有糖代謝的異常,糖代謝的異常就會更加促使脂代謝的紊亂。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若持續增加,非酶糖基化對膠原蛋白、纖維蛋白、凝血因子、內皮細胞等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從而出現血管彈性減退,管壁增厚,血液呈高凝狀態,非酶糖基化作用可以促進動脈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這些因素都使冠心病加劇[9]。
糖尿病脂代謝紊亂的更多是由于高胰島素血癥,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下降導致大量的總膽固醇合成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糖尿病增加三酰甘油的變化;膽固醇攝入食欲增加,從而出現高膽固醇血癥[10]。
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脂蛋白是Apo B,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脂蛋白是Apo A1。Apo A1具有清除平滑肌細胞內膽固醇的作用和抑制內膜脂質沉積與斑塊形成的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在血漿中促進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和乳糜微粒合成膽固醇脂。血漿中的自由膽固醇在高密度脂蛋白中轉化為膽固醇脂,在動脈壁和其他組織中膽固醇脂具有自由膽固醇積聚而形成斑塊[11-12]。本組結果顯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方便外周組織膽固醇的去除,從而防止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我們的研究表明冠心病伴糖尿病組患者Apo B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患者,但是冠心病伴糖尿病組患者患者Apo A1水平明顯低于正常組患者。這說明載脂蛋白水平的變化與血脂水平的變化較為一致。Apo B及Apo A1與血脂水平呈顯著相關性。
總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時會導致脂質代謝紊亂,容易發生冠心病的惡化,根據研究可以看出,血脂和載脂蛋白能夠反映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險。因此對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應更加重視對血脂異常的觀察。患者血脂和載脂蛋白觀察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具有積極意義。
[1]謝 磊.處理血脂障礙的標準[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5,26(3):324.
[2]Grundy SM,Bedcdker RND,Clark LT,et al.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tment panelⅢ)[J].JAMA,2001,285(19):2486-2497.
[3]韓佳琳,馬山英,陳月華,等.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研究現狀[J].國外醫學·內分泌分冊,2005,25(3):213.
[4]王德峰,韓力揚,賈慶春,等.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指數與血脂紊亂和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中國全科醫學,2004,7(6):429-430.
[5]楊文黃.2型糖尿病與脂質代謝紊亂[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9):718-720.
[6]Gami AS,Montori VM,Erwin PJ,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lipid lowering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diabetes[J].BMJ,2003,326(7388):528-529.
[7]賈勤惠,李志枚,寧紅霞,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7(6):371-373.
[8]Mulvihill NT,Foley JB.Inflammation in acute coronarysyndromes[J].Heart,2002,87(3):201-204.
[9]Alalar E,Aytemir K,Haznedaroglul,et al.Increased plasma levels of soluble selectin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J].Int J Cardiol,2001,78:69-73.
[10]鮑培玉,祖 華.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脂和載脂蛋白水平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53-54.
[11]李健齋.血脂分析臨床應用若干基本問題[J].臨床檢驗雜志,2002,20(8):10-12.
[12]楊國慶,陸菊明,潘長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濃度與2型DM視網膜病變的關系[J].中華內科雜志,2002,4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