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兵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前行的指南針,成長的源動力。有了理想信念的指引,人們才能為著理想的實現無所畏懼地去拼搏、去奮斗。對于共產黨員這一特定群體來說,理想信念更有著特殊的意義。作為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無論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共產黨員都應當具有比普通群眾更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轉型,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問題現狀堪憂,如何結合當前的創先爭優活動,加強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這是新形勢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從1921-2011,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在這期間,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也由建黨時的53名發展到2010年年底的8026.9萬名。從革命年代浴血奮戰到建設時期奮勇當先,無數共產黨員胸懷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懷抱富強國家的堅定信念,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從總體來看,黨員隊伍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積極、向上的。然而,隨著黨執政日久,人民生活逐漸富足,部分黨員滿足于現有的安逸生活,喪失了對理想信念的追求,有的甚至開始腐化墮落,具體表現如下:
1、政治信仰有所動搖。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黨的理論基礎是每一個黨員都必須切實掌握并堅定信仰的。然而,現實情況卻與之大相徑庭。正如十七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所指出的:“一些黨員、干部忽視理論學習、學用脫節,理想信念動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最近幾年,不少高級領導干部出問題都是從政治信仰發生質變開始。黑龍江省政協原主席韓桂芝就是個典型。韓桂芝大學畢業后,在“文革”中被分到大興安嶺地區,那里條件很艱苦,在半地下室里住了八年,在那里結婚生子,但她很積極地學習、工作,表現很好,所以后來被提拔了。當她官越來越大的時候,理想信念發生變異了,她不再信仰馬列主義,開始信佛。事發的時候調查組發現,她家里有一個專門供佛的房間,逢年過節擺上供品,一日三拜。“不信馬列信鬼神”,成了現今少數黨員干部中出現的怪相,信念方面發生的嚴重變異必然使人走上邪路。再看看我們的身邊,寫進制度里、文件上的理論學習成了空話。更有甚者,少數黨員干部臺上滿口理論信仰,臺下非但不能踐行、傳播理論,反而編撰粗俗的順口溜對之冷嘲熱諷。這一現象必須引起黨內的高度警惕。
2、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所偏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共產黨員黨性修養的最高原則和根本內容。因此,為人民服務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更要成為共產黨員的人生觀。要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把群眾放在心上,堅持群眾路線。而在信息時代,我們只要一打開報紙或是瀏覽網絡,各種雷人官腔撲面而來。有溫州市鹿城區計生局一位戴姓女副局長對超生孩子的群眾說,“你現在就是我板刀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有河北省承德市牛圈子溝鎮黨委書記史國忠面對上訪老人要跳樓的哭訴時說:“一樓二樓別去啊,要去就去跳五樓”。更有流傳甚廣的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質問記者“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這些言語折射出某些黨員干部動搖了入黨時的理想信念,完全背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感情上疏遠群眾、在思想上害怕群眾、在工作上脫離群眾,逐漸偏離了群眾路線,背離黨的宗旨,甚至把群眾擺在了黨組織的對立面,也就必然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
3、道德有所滑坡。理想信念的缺失還體現在部分黨員干部道德觀念淡化,道德標準降低。表現之一是在公務活動中用公款請客送禮大吃大喝,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費就是明證。表現之二是腐敗現象嚴重,從村官到省部級官員不一而足;表現之三是權錢交易、買官賣官盛行。官商勾結現象有所蔓延,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屢禁不止。此外,在整個社會道德體系中,共產黨員的黨性黨風是居于先進層次的。在要求全體人民遵守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方面,共產黨員應當作為表率,作出示范。可如今還有少數黨員干部公然觸碰道德底線,遭到人民的唾棄。比如河北省邢臺縣縣長顧鵬圖乘坐公車撞人之后連車都沒下就揚長而去,引起了公憤。諸如此類事件的不斷發生不僅僅是個人行為的失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應當具備的理想信念的淪喪。
1、加強理論教育,夯實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恩格斯有一句名言,理論是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只有認同了你的理論,老百姓才會跟著你的旗幟走。革命戰爭年代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廣大群眾以極大的革命熱情踴躍支前,用小車推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群眾對于中國共產黨綱領的認可,理論的認同。當年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理論既得民心又得到了所有黨員的模范踐行,直至今日老百姓都耳熟能詳。理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得到老百姓的認同,首先黨員就得全面把握并在實踐中一以貫之。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一系列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應該作為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追憶早期的共產黨人,他們的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就是來源于馬列主義等基本理論的學習中。理論教育必須作為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要取得理論教育的實效,應該把握幾個重點。一是把好入口關,理論教育要從入口抓起。也就是要嚴格抓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學習。不少地方對這項工作明顯不重視,把學習時間一縮再縮,一周變三天,甚至三天變一天。組織機構的應付帶來的必定是學員的散漫態度和理論缺失。基本理論學習應當成為發展新黨員的一道門檻,不能走過場。如果在入黨之初就對理論學習敷衍了事,成為正式黨員之后就更不會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會對理論學習引起重視。組織部門、各級黨委、黨校等組織和培訓機構要切實肩負起這個職責。二是把好活動關,理論教育要從活動入手。自2007年以來,黨中央部署的多項活動都在全國上下廣泛開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先是在全黨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繼此活動之后又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是對黨員加強理論教育的一個絕好的契機。特別是在現階段,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廣大黨員干部絕對不能忽視了理論的學習。各級黨組織要以創先爭優活動為依托,強化理論教育,讓之前沒學好的黨員拾遺補漏,學得好的溫故知新。總之,黨的理論是共產黨員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的基礎。新形勢下,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必須以理論為支撐。
2、建立科學機制,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理想信念教育能否達到預期目標,除了依賴于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外,同樣需要制度機制的促進與保障。一是要完善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搞好思想情況分析,是解決思想問題的前提,也是增強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關鍵環節。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必須及時了解、分析黨員的思想狀況,從而把理想信念教育與黨員的思想特點和成長需求結合起來,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導工作,真正對黨員思想行為起到引導、規范作用。二是激發黨員自身的內在動力機制。以往我們更多的是從作為整體的黨的需要來思考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問題,而較少從作為個體的黨員的自我需要來思考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黨員的自我需要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深層動因。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既要從黨的需要出發,也要從黨員的自我需要出發,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員信仰的內在動力。共產黨人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有正常的社會交往,不能因此而忽視或者否定黨員對個人正當利益的需求。尊重和保護黨員對正當個人利益的需求,關鍵是要教育黨員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也就是要正確處理追求個人正當利益與為黨和人民利益忘我奮斗、無私奉獻的關系,要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為黨員自我需要的實現創造條件,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重要意義,改變傳統的僅把黨員作為被管理、被教育對象的思維模式,真正尊重和保護黨章及《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賦予黨員的權利。引導黨員正確認識和對待黨性與個性、黨員個人自我價值實現與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關系。

3、開展實踐活動,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和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是辨證統一的。理想信念不僅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論形態的盡善和完美的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社會的實際和黨員、領導干部思想接受的實際,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對現實生活的具體指導意義,充分說明在認識和處理現實生活問題時圖和具體地運用它,才能為共產黨員提供科學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社會矛盾,針對共產黨員思想上的困惑和疑問,深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和問題,用現實生活中的事實來檢驗它、充實它,才能使共產黨員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既與現實生活密切關聯,又與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相符合,從而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4、創新教育方法,豐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豐富多樣的方式方法,藝術高超的教育技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加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不僅需要注意教育內容的科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而且取決于教育的具體方式能否激起黨員、領導干部的心靈共鳴。今天與過去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缺少生與死的考驗和硝煙炮火的鍛煉,今天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辦法就是重溫歷史,身臨其境,現場感受。通過現場體驗,引導黨員干部自我警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事實證明,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據和原則,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務和規律,以及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形成發展規律所決定的。當前,只有主動適應新時期黨員隊伍結構的變化,堅持正確的教育原則,不斷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黨內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真正捍衛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陣地,切實增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