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玉杰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如何把握素質教育的重點,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是我們教師的一致追求。
一、突破傳統的課堂形式
過去的美術課教學模式脫離生活、脫離現實、脫離科學認知和表現事物的方法、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他們禁錮在教室里“閉門造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畫學生臨,或者學生按教師既定的框架去套用,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而忽略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忽視學生的創造性特點。這樣培養出來的只是畫師,而不是開拓者,雖繼承了傳統,卻不能感悟藝術的真諦,不可能創造出新生活中具有新時代的真正的美。更不能將美術發揚光大。新課標向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我們的美術課應是學生的欣賞課、探究課、創造課、個性表現課,真正的審美課,加強教學中的雙邊關系,既注重教師的教。也注重學生的學。美術教學應包括學生的“學”和“悟”,而不僅僅是教師的“誘”和“導”,更不是教師的“教”和“灌”。在美術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多欣賞,多寫生,多積累,內容、形式和方法、技巧不能太“循規蹈矩”,主張“求異”,多參與創造,盡量依據自身的個性特點去充分發揮,充分表現,通過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搜集資料自主學習,只要他們的智力得到了開發,經歷了學習美術的過程,從美術課的學習中領悟到了樂趣,感受到了收獲,體會到了美的真諦,就能激發和保持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培養興趣從學生心理著手
由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得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像;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不去接受,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一)轉變觀念,明確目標
眾所周知,初中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而是為了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美術教學必須“以人為本”,以美術為載體。著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與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體特長,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改變單一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首先,教師要會模仿別人的成功模式;其次,要根據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特長創造出適合于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善于創模:最后,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地運用好教學模式,學會用模。一節課從導入到教學的各個階段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去激發、調動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參與的狀態之中。這就需要教師既要會運用現成的教學模式,又要善于把各種成功的模式合理地糅合到一起來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
(三)強化過程評價。優化教育過程的育人功能
在評價上。教師要改變以學生作業的優劣為學業成績的傳統評價模式為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進行評價的過程評價模式,著力激勵學生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和創造性。優化課堂美術活動過程的育人功能。教師要善于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尋找學生的成功之處。肯定其成績,即使是微小的進步老師也要予以肯定,保護學生的創造熱情,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充分利用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讓他們在評價中相互欣賞。相互促進。激勵發展。
三、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長了也呆板,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培養學生興趣,上好美術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的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范,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術國畫的課程中,因為教室條件限制,教師示范很麻煩。而且學生也不容易觀看,我們就可以用VCD通過電視來演示。讓學生先欣賞作品,再觀看繪畫過程和技法表現。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總之,美術課應以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為目的,不能為改革而改革,為設計而設計,重視了形式而忽略了本質。只有多種多樣、切合實際、精心設計出來的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培養。真正受到美的教育。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我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升華,在美術教育教學中全面提高和完善學生的素質盡職盡責。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