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凌 宓永迪(浙江圖書館 浙江 杭州 310007)
目前,射頻識別(亦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英文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國許多圖書館紛紛上馬RFID項目。對于RFID技術的優勢及特點,已經或準備應用RFID技術的圖書館早已耳熟能詳,但是關于RFID的用戶體驗、不同用戶對RFID的接受程度、RFID的使用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卻缺乏相關的數據和研究。本文以浙江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RFID項目為例,對RFID自助借還系統的用戶使用情況進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以期為今后RFID技術的改進提供借鑒。
我館RFID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實現開架書庫50萬冊圖書的RFID智能館藏管理并建立分布式的自助借還書網絡。RFID智能館藏系統包含智能安全監測系統、讀者自助借閱系統、館員工作站、讀者自助還書系統、盤點系統、標簽轉換系統等子系統。浙江圖書館RFID自助借還系統自2010年5月試運行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大大方便了讀者、提高了圖書館效率,又增加了一些過去難以實現的功能(如24小時自助還書、借書與還書同步等),使讀者對其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筆者將RFID自助借還系統每月的使用情況制成圖表進行了匯總:圖1為每月總借書冊次與RFID自助借還系統圖書冊次的比較,表1則顯示了讀者自助借書量占總借書量的百分比,圖2為每月總還書冊次和RFID自助借還系統還書冊次的比較,表2則顯示了讀者自助還書量占總還書量的百分比。

圖1 總借書冊次與RFID自助借還系統借書冊次

表1 讀者自助借書量占總借書量的百分比

圖2 總還書冊次與RFID自助借還系統還書冊次

表2 讀者自助還書占總還書量的百分比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發現,2010年5月是我館RFID自助借還系統試運行的第一個月,由于讀者對RFID自助借還系統不了解或不知道,導致使用率比較低。但從試運行的第二個月開始,隨著讀者逐漸熟悉RFID自助借還系統,其使用率得到迅速增加。RFID自助借還系統借還圖書數量變化趨勢與總借還圖書數量變化趨勢相似,但自助借還系統借還圖書數量所占的比重則呈現逐月增加的趨勢。例如,2010年6月自助借還系統借書比例為41.0%,2010年12月增加到47.0%;2010年6月自助借還系統還書比例為71.9%,2010年12月增加到91.2%,表明越來越多的讀者已經逐漸接受并樂于使用自助借還系統。筆者對表1與表2進行比較發現,雖然使用自助設備進行借還圖書的比例都在增加,但是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還書的比例要遠遠高于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借書的比例;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還書的比例增加得較快,2010年12月比2010年6月增加了近20%,而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借書的比例在同期只增加了6%。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1)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借書的程序要比還書復雜。我館為了便于未帶借書證的讀者借書,允許其直接用鍵盤輸入借書證號,并且為了防止他人冒用,還需要讀者輸入密碼。密碼可以在辦卡時設置,如果沒有自己設置,系統會將讀者的初始密碼默認為身份證后6位。但許多讀者怕麻煩,加之新舊身份證號碼并存,老年讀者常記不住,一次體驗不成功后就會回歸原來的人工借書方式。而還書程序則簡單得多,既不需要輸入密碼也不需要使用借書證,即便老年讀者也能輕松掌握。(2)我館在自助借還系統的還書處設置了專門的引導人員對讀者進行輔導,這對于讀者特別是老年讀者了解熟悉系統有很大幫助。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讀者對于自助借還系統的接受程度總體令人滿意,隨著時間推移還會不斷提高。此外還可以看出,自助借還系統使用率的高低與操作程序的方便與否密切相關,并且工作人員的主動引導服務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使自助借還系統程序更簡單、服務更周到應該是我們重點考慮的問題。
筆者對不同讀者使用自助借還系統的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兩極分化現象非常明顯,即從不使用自助借還系統借書的讀者和完全使用自助借還系統借書的讀者各占了近一半的比例。筆者對2010年8月讀者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借書的情況進行了分類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0年8月讀者使用自助借還系統借書的情況
通過分析8月份的自助借書情況筆者還發現,圖書館中的活躍讀者更愿意使用自助借還系統,具體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2010年8月不同活躍度讀者使用自助借還系統借書的比例
從表3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讀者在1個月內從未使用過自助借還系統借書,可見圖書館對讀者的教育引導工作還大有可為,如果能讓更多讀者學會使用自助借還系統,將節省更多的人員及相關設備。現在有41.4%的讀者完全使用自助借還系統進行借書,并且呈現出逐漸提高趨勢,這也說明只要讀者對于自助借還系統程序熟悉后就會樂于使用,并會逐步放棄人工服務。從表4可以看出,經常來圖書館的讀者在了解到自助借還系統的便利后會喜歡使用這種方式,而偶爾來圖書館的讀者在不了解自助借還系統的情況下感覺自己使用機會很少,使用的積極性就相對很低。
從24小時自助還書機開始使用以來,讀者對其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許多讀者即使在圖書館開放時間到館還書,也更喜歡使用自助還書機。雖然24小時自助還書機1次只能還1本圖書,速度要比其他機器慢得多,但是仍然很受歡迎,以至原來的還書箱基本無人光顧。圖3是24小時還書機還書數量的變化情況。

從圖3可以看出,24小時自助還書機的還書數量在逐月迅速上升,特別是在我館2010年10月增加了宣傳和醒目標示后,還書數量比9月提高了兩倍,因此可以說,宣傳、推廣對于讀者了解并使用此項服務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但由此會產生一個問題:在閉館沒有工作人員期間,還書機所帶書箱會出現滿溢而導致讀者無法還書的情況。對于此問題,我館通過讓閉館期間的值班人員定期對還書機進行檢查巡視來解決。表5是24小時自助還書機在休息日(星期日)和工作日(星期一)不同時間的還書情況。

表5 不同時段24小時自助還書機還書情況
從表5可以看出,由于星期一不開館,讀者不能通過其他方式還書,此日的還書數量比平時增加了1倍多。而從還書數量的時間分布來看,大部分是集中在開館時間,即9:00-17:00。這提示我們只要在工作時間特別是下班前清空自助還書機的書箱,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下班后書箱出現滿溢的情況。閉館期間讀者的還書基本出現在閉館后的3小時內和開館前的1小時內,可以說是讀者上班前或下班后順便來圖書館還書。所以,我館在這段時間加強檢查,保證機器正常工作,就能滿足絕大多數讀者的需要。
應用RFID自助借還系統的讀者一般分為3種情況:第一種是年青讀者,他們對于電子設備的使用不存在問題,喜歡主動嘗試新鮮事物,并且能夠根據屏幕提示很快掌握使用方法。對于這些讀者,工作人員無需特別關注,但是應該在他們碰到使用上的問題時主動幫助解決,使他們可以盡快地熟練掌握處理各種常見問題的方法。第二種是中老年讀者,他們對于新生事物會有畏懼心理,如果工作人員不主動引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會主動使用圖書館的自助借還系統。對此,工作人員不必強求他們一次完全學會,要耐心、逐步地對其進行輔導,只要盡量消除他們對機器的不信任感、使他們下次還愿意再來使用或者找工作人員幫助使用就是成功。事實上,許多老年讀者在工作人員引導下第一次完成自助借還系統的操作后,都表示其使用相對方便、簡單,他們會繼續使用。第三種則是少數讀者,他們對使用圖書館的自助借還系統有著強烈的抵觸心理,感覺圖書館花錢買此設備讓讀者自己動手為的是工作人員能夠清閑,甚至有人質疑圖書館為什么不多購買文獻而購買RFID設備。對于這類讀者,唯一的方法是盡量向他們解釋此設備的優點。另外,使用自助借還系統的圖書館都保留了手工借還方式,一方面是對自助借還系統無法實現功能的必要補充,另一方面也充分照顧了部分讀者的使用習慣,為他們提供了選擇的余地。
圖書館在實施RFID項目時,更多的是考慮技術、業務等方面的問題,如采用的頻率、設備的性價比等。自助借還系統是為讀者服務的,如果圖書館對服務對象的感受和接受程度有一定的了解,將有助于圖書館改善自助借還系統功能,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
[1]李志清.UHF 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應用的試驗與探討[J].圖書館論壇,2008(2): 62-65.
[2]郭毅貞.RFID技術在誠毅學院圖書館應用中的人文問題分析[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9):69-74.
[3]王 嵐.淺談RFID技術在陜西省圖書館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