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體青,王建兵,豆顯武,聶紅資
(1.黑龍江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2.湖北省襄樊市煙草公司保康煙葉分公司,湖北 保康 441600)
由于受人多地少這一客觀條件的限制,煙區耕地復種指數高,連作時間長,土壤無法通過休耕來恢復地力,加之長期施用化肥、又缺乏良好的培肥地力措施,導致煙區土壤環境惡化,土壤營養供應失衡,造成煙株生長前期葉片擴展慢,生長后期土壤持續釋放氮素,煙葉葉片增厚,煙堿含量高,香氣質、香氣量和工業可用性相應降低等一系列問題,對當前煙葉生產和煙草可持續發展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能提高植煙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1],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對化肥氮素的利用效率[2-6]。與單施無機肥相比,餅肥配施無機肥處理烤煙植株的株高、莖圍、葉面積和葉片數均增加[7]。
大量生產實踐證明:要實現煙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為煙草的生長發育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8-9]。而合理施肥,尤其是合理施用有機肥,是維持和提高地力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10-11]。
研究從餅肥、綠肥、秸稈等有機肥料使用技術入手,探討煙田有機肥料使用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建立土壤改良和修復的保育技術,為進一步彰顯“金神農”煙葉 (品牌) “清香淡雅”特色,保障環神農架周邊煙區“金神農”特色優質煙葉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加優越的土壤環境。現將有關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地點在湖北省保康縣馬良鎮趙家山村,試驗地肥力均勻適中,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試驗煙葉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K326。
設5個處理:處理1為100%無機肥;處理2為30%餅肥+70%無機肥;處理3為于揭膜培土期在壟體上覆蓋秸稈 (麥稈、稻稈或玉米稈)4 500 kg·hm-2;處理4為秸稈 (麥稈、稻稈或玉米稈)腐熟廄肥4 500 kg·hm-2于起壟時條施入;處理5為綠肥于煙苗移栽前40 d翻壓,翻壓量22 500 kg·hm-2。每小區面積 52.8 m2,種 4行,每行20株,行株距120 cm×55 cm。隨機排列,重復3次。四周設置保護行。
移栽時間5月6日,試驗區所用煙苗力求苗質、苗齡一致。綠肥于4月10日翻耕壓青。6月19日揭膜中耕,20日培土,壟體加麥稈覆蓋。防治病蟲及其他操作管理按大田生產規范進行。
分別在煙株團棵期、旺長期、成熟期調查株高、葉片數、最大葉長與葉寬。煙葉成熟采收烘烤后,選取C2F進行外觀質量評測,對試驗煙葉上等煙比例、產量、產值等經濟指標進行統計。
表1看出,團棵期農藝性狀,在葉片數、葉長、葉寬、株高等綜合來看,處理3煙株生長勢最強,其次是處理5,處理4生長勢最弱。旺長期調查,處理5葉片數最多,達到13.2片;處理4葉片數最少,秸稈腐熟廄肥,于起壟時條施入大田,肥料發揮較晚,煙葉旺長期處于對水分、營養需求臨界期,因而煙株長勢較弱;處理1株高最高,為67.8 cm,這與無機肥肥效表現較快有關。成熟期農藝性狀調查,處理1葉片數最多,為18.0片;在葉長、葉寬、株高、莖圍方面,處理1、處理2、處理3差別不大,處理4、處理5相對較差。由于7月份連續干旱,對有機肥肥效發揮有很大影響,因而試驗煙葉長勢也有不同程度影響。

表1 不同處理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7月份煙葉旺長期,連續干旱,時間過長,極大地影響了煙葉長勢;加之試驗田塊煙葉成熟期赤星病發病嚴重,對煙葉產量、煙田產值有較大影響。對經濟性狀調查 (表2)分析得知,上等煙比例處理5最低,僅3.0%,次低的為處理2,處理1最高,為19.0%。處理3中上等煙比例最高,為75.2%,均價最高為5.8元·kg-1,小區產量、產值都最高,分別為60 kg和347.6元;處理5均價最低,為4.5元·kg-1。

表2 不同處理對煙葉產量和經濟性狀的影響
對各處理烤后煙C2F外觀質量評價 (表3)可知,在成熟度、顏色、光澤、油份、葉片結構上基本一致,在葉片厚度上略有差別,其中處理2、處理5葉片結構薄,其他處理均為適中。

表3 不同處理烤后煙C2F的外觀質量評價
由于試驗煙區7月份連續干旱,對有機肥肥效成分發揮有很大影響,煙葉長勢有不同程度影響,并且在煙葉成熟期赤星病發病嚴重,對煙葉產量、煙田產值有較大影響。對農藝性狀分析得知,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相對于100%無機肥處理,煙葉前期生長勢較弱,后期生長勢強,這與有機肥肥效發揮緩有關。綜合經濟性狀調查各項指標得知,處理5最差,處理4次之,這可能與今年病害及干旱時間過長有關;處理3(于揭膜培土期在壟體上覆蓋秸稈1 500 kg·hm-2)最好。結合今年氣象因素分析,揭膜培土時期煙區日均氣溫較往年偏低,壟體秸稈覆蓋保溫作用明顯;后期干旱,壟體秸稈覆蓋保濕以及保持植煙土壤通透性效果較佳。對各處理烤后煙外觀質量評價來看,各處理烤后煙差異不大,僅在葉片厚度上有一定程度差異,其中處理2、5葉片厚度薄,其他處理葉片厚度適中。
[1]劉國順,劉韶松,賈新成,等.煙田施用有機肥對土壤理化性狀和煙葉香氣成分含量的影響 [J].中國煙草學報,2005,11(3):29-33.
[2]張福鎖.環境脅迫與植物根際營養 [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23-25.
[3]朱光煜,趙紅霞.有機肥對水稻土壤根層生態的效應[J].土壤學報,1993,30(2):131-136.
[4]白成云,劉金城.有機肥養分在農田中的生態效應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1999,27(2):33-36.
[5]顧紹軍,王兆民,孫皓.試論秸稈還田對改善微生態環境的作用 [J].江蘇農業科學,1999(6):56-58.
[6]朱洪勛,張翔,孫春河.有機肥與氮化肥配施的增產效應及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J].華北農學報,1996,11(S):2.
[7]張聯合.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對烤煙生長發育及品質影響研究 [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2:33-36.
[8]竇逢科,張景略.煙草品質與土壤肥料 [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43-44.
[9]曹志洪.優質烤煙生產的土壤與施肥 [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1991.
[10]劉更另,金維繼.中國有機肥料 [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1.
[11]何平安,李榮.有機肥料養分志 [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