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珍,葉繼亮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心電圖室,廣東東莞 523000
通過測量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PTCA)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V1P波終末向量(PTFV1)的變化,反映PTFV1對評價PTCA及支架置入術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臟功能的作用。
選取2009~2010年成功施行PTCA及支架置入術患者92例。其中,男81例,女11例;年齡48~75歲,平均62.3歲。所有患者心率均在50~120次/min,無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無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房室及束支傳導阻滯、無明顯心臟擴大。
PTCA及支架置入術按常規方法進行。所選病例中病變血管血流均達到肉眼判斷殘余狹窄<20%和前向血TIMI3級。所有患者均為竇性心律,心電圖用常規l2導聯同步心電圖機記錄,走紙速度為25 mm/s,測量V1導聯P波終末電勢,當V1導聯上P波呈正負雙向時,測量P波負性部分的寬度(s)與振幅(mm),二者乘積為 V1導聯的 P 波終末電勢(PTFV1),以 mm·s表示,PTFV1>-0.03 (mm·s)為正常,PTFV1≤-0.03 (mm·s)為異常[1]。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TCA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PTFV1狹窄部位的異常比較:LAD(左前降支)>RCA(右冠狀動脈)>LCX(左回旋支)。見表1。

表1 PTCA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的PTFV1比較[n(%)]
單支、兩支、多支病變的PTCA及支架置入術前PTFV1異常發生率為67.39%,術后為39.13%。其中,單支發生率最低,多支發生率最高為100%,恢復率也為100%。見表2。

表2 單支、二支、多支病變的PTCA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的PTFV1比較[n(%)]
臨床上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升高。經保守治療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肌壞死,心室收縮及舒張功能受損,左室順應性降低,心功能損傷,使其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隨著PTCA及藥物支架的廣泛應用,及時開通阻塞血管,減少心肌壞死面積,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也改善了其生活質量。
正常情況下V1導聯的P 波呈正負雙向,正向波代表右心房除極,負向波代表左心房除極,并且V1導聯的終未負向波不明顯[2]。V1導聯P 波的終未電勢(PTFV1),可反映左心房壓力或容量負荷。PTFV1異常發生機制,可能與左心房擴大、左心房傳導阻滯及心肌供血不足,或左心房退行病變,導致左房傳導延緩有關[3-4]。Josephsen 用心房標測的電生理技術證實,異常的PTFV1與房間傳導時間延長有關,可能是由傳導途徑延長和(或)傳導速度減慢引起[5]。
本研究PTCA 及支架置入術前PTFV1 異常占67.39%,可能是因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梗死區缺血、缺氧,導致心肌細胞充血、水腫,心肌收縮功能下降,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心室舒張壓增高,因此心室舒張期左房做功增加,導致左房負荷過重。同時AMI 壞死、炎癥介質損害,減慢傳導速度,除極時間延長,除極向量增加,出現PTFV1負值增大。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糾正,心肌細胞持續缺血、缺氧,造成進一步壞死,則心肌收縮功能進一步下降,節段性瘢痕形成,節段性張力下降,正常節段負荷過度發生不均衡性肥厚,心肌及心室腔的僵硬度增加,心肌伸展性及心室腔擴展性降低,導致順應性下降,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左室舒張末壓增高。因此,心室舒張期左房做功增加,導致左房代償性肥大,失代償后即出現肺淤血、水腫等泵衰竭體征。
PTCA 及支架置入術后PTFV1 異常占39.13%,較術前明顯好轉,這可能與PTCA 使相關的血管再通,冠狀動脈血流增加,相應心肌再灌注,心肌缺血、缺氧得到改善有關,從而使頓抑或冬眠的心肌細胞逐漸恢復,減少心肌細胞的充血和水腫,挽救了缺血、缺氧的心肌細胞,減少心肌壞死面積,心肌收縮功能逐漸恢復,節段性張力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心室舒張功能逐漸恢復,左房負荷減輕,PTFV1恢復正常。
單支、兩支、多支病變的PTCA 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的PTFV1比較發現,單支血管病變PTFV1 異常發生率較兩支及多支的低,主要原因是心肌細胞缺血、缺氧程度較輕,心肌壞死的面積相對較小,對心肌收縮及心室舒張功能影響小,故而對左心房的功能影響小,PTFV1異常程度較輕。多支病變的PTCA 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的PTFV1 均異常,且均為100%,原因是心肌的大面積壞死,影響心肌收縮及舒張功能,順應性下降,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左室舒張末壓增高,心室舒張期左房做功增加,致使PTFV1增大。
PTFV1作為PTCA 及支架置入術前、術后的治療效果判斷,具有超前性、可重復、簡單易行、無創傷性等優點,值得臨床重視與推廣。本文觀察了PTCA 及支架置入術的近期效果,但缺乏對遠期效果的觀察,如多支病變的遠期是否存在PTFV1值減小的可能等。在今后的研究中,還應該加大樣本量,增長隨訪時間。
[1]梁德才,朱紅宇,周晶.心電圖Ptfvl 陽性診斷標準-附613例心電圖分析[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02,11(4):295-296.
[2]成建國.心電圖P 波與之相關的問題[J].西藏醫藥雜志,2010,31(1):33-34.
[3]Josephson ME.Electrocardiographic left atrial enlargement[J].Am J Cardio,1977,39:967.
[4]Sounders.Evaluation of ECG criteria for P wave abnormalities[J].Am Heart J,1967,74:157.
[5]王睿智.老年肺心病心電圖PTFV1 改變187例分析[J].內蒙古醫學院學報,1998,20(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