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志宏
(鄭州市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03)
高血壓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無聲殺手”,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近年調查研究顯示,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僅為6.1%[1],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患者治療依從性差[2],嚴重影響了其血壓控制及預后。為提高高血壓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提高血壓控制率,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我院中醫(yī)科從2009年3月以來,有目標、有計劃地對高血壓患者采取強化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并觀察了其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行為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科2009年3~10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00例,男64例,女 36例;年齡 38~60歲,平均(52±3)歲;其中,冠心病27例,腦梗死46例,高血壓27例(無冠心病、腦梗死等并發(fā)癥);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9例,中學53例,大學及以上28例;病程<5年32例,5~10年33例,10年以上35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51例)和對照組(49例)。兩組患者性別、文化程度、病程、所患疾病比例基本相同。
1.2.1 測量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問卷,共20題,每題1分,總分20分。患者依從性情況問卷,共 7題,每個問題采用5級評分制(1分:完全沒有做到;2分:很少做到;3分:有時能做到;4分:經常做到;5分:完全做到),總分 7~35分。
1.2.2 問卷調查 在實驗組和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前進行第一次問卷調查,出院前2~3 d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
1.2.3 干預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不做強化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實驗組除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給予強化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①通過詢問法和觀察法了解患者依從性差的相關因素,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情況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干預,提高治療依從性;②進行規(guī)范化、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根據患者的接受能力、文化水平、結合病情等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計劃,并一對一交流指導3~4次,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壓的病因、誘發(fā)因素、危害、影響血壓的因素及預防;從而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③對患者家庭成員進行一對一交流、健康教育和行為指導。最終使患者及家屬了解高血壓的發(fā)作特征、誘發(fā)因素、對機體的危害及治療原則及其常用藥物的作用特點、使用方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了解并發(fā)癥的預防、識別并發(fā)癥的先兆及處理、疾病的預后等;了解健康飲食、日常生活、科學鍛煉的方法及注意點。
應用SPSS 10.0統計分析軟件,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
第一次問卷調查,對照組49例,實驗組51例,調查率為100%。第二次問卷調查,對照組49例,調查率為100%;實驗組48例,調查率為94.1%。
2.1.1 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高血壓相關知識情況比較(分)(±s)

表1 兩組高血壓相關知識情況比較(分)(±s)
與第一次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
調查次數 對照組 實驗組第一次第二次8.29±2.37 11.33±3.89*8.30±2.39 15.72±4.01▲
2.1.2 患者依從性情況問卷 見表2。
治療依從性(Compliance)是指患者的行為(服藥、按時就醫(yī)、飲食及改變其他生活方式)與臨床醫(yī)囑的符合程度[3]。據2002年衛(wèi)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1.6億人,與1991年比較,患病率上升31%[4]。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是一種慢性心身疾病,需要很好地遵循醫(yī)囑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遵醫(yī)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其生命質量。通過健康教育,激勵人們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減少某些因素的危害性[5]。本研究表明: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對照組、實驗組第二次問卷調查得分明顯高于第一次問卷調查得分,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強化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能使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更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患者依從性情況問卷,對照組第二次問卷調查與第一次問卷調查得分,正確用藥和自我檢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正確控制飲食、有效運動等五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第二次問卷調查與第一次問卷調查得分,正確控制飲食、正確用藥、戒煙限酒,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食鹽控制、有效運動、勞逸結合和自我檢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強化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非常必要,說明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與患者依從性情況有很大差異,提示進行健康教育時重點應放在如何找到患者依從性差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強化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例如根據患者用藥情況幫助患者安排全天用藥時間,盡量把用藥與日常生活事件聯系起來,便于患者記憶,減少遺漏;如何針對有效運動、食鹽控制、勞逸結合和自我檢測方面給予更有效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使其懂得高血壓病的防治方法,并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從而提高對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和有效性[6]。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復的主要場所,家屬是患者主要的照顧者,也是其生活方式的執(zhí)行者和監(jiān)督者,因此很有必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和家屬充分認識到:健康行為的采納和危險行為的戒除可預防慢性病的發(fā)生,增強慢性病治療效果,促進康復[7]。
表2 兩組依從性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依從性情況比較(±s)
調查項目 對照組第一次 第二次 t值 P值實驗組第一次 第二次 t值 P值正確控制飲食正確用藥有效運動食鹽控制戒煙限酒勞逸結合自我檢測3.13±0.66 3.28±0.48 3.62±0.53 3.22±0.49 3.52±0.68 3.49±0.52 3.44±0.49 3.23±0.5 3.49±0.47 3.71±0.52 3.36±0.48 3.67±0.67 3.69±0.72 3.70±0.70 7.00 2.19 0.85 1.43 1.09 1.57 2.13>0.05<0.05>0.05>0.05>0.05>0.05<0.05 3.12±0.65 3.32±0.66 3.61±0.49 3.21±0.51 3.49±0.61 3.48±0.58 3.48±0.46 4.11±0.51 4.10±0.55 3.87±0.70 3.46±0.66 3.86±0.73 3.75±0.67 3.73±0.69 8.39 6.35 2.13 2.10 2.72 2.14 2.11<0.01<0.01<0.05<0.05<0.01<0.05<0.05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全文)[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衛(wèi)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高血壓聯盟(中國),2005:224.
[2]馬山珊,鄭紅薇,王蓓.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63-365.
[3]肖惠敏,姜小英.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與社會支持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69.
[4]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62.
[5]包家明,霍杰.護理健康教育學概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12-223.
[6]江濱,王文志,吳東升,等.心腦血管病社區(qū)干預效果及人群依從性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0,8(3):114-118.
[7]陳玉華,張日,沈益明,等.行為干預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健康相關行為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