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長,請遠離校園垃圾食品
一、校園垃圾食品“前三甲”
為了真實了解校園垃圾食品對中小學生的影響,本刊“科學調查團”日前到長沙市多所中小學走訪調查,發現很多同學一下課就蜂擁到學校附近的攤販處,你爭我搶地購買著自己喜愛的食品?!翱茖W調查團”成員李強還隨機采訪了一名小學生:“你經常買這些食品嗎?”他一邊忙著挑選,一邊說:“嗯,媽媽每天給的零花錢,我基本都花在這里了?!彼€告訴李強,同學們都很愛吃這些食品,一放學,都會跑來買。放學時分,幾個小攤販周圍擠滿了學生,同學們相互擁擠著挑選自己喜愛的食品,有些同學甚至手里抓著好幾包不同的食品,動作非常熟練。一名正在吃麻辣片的學生說:“有時吃了肚子不舒服,但還想吃,嘴饞沒辦法,看到同學買,自己就忍不住。”
經過多次走訪,我們發現,校園食品中,同學們最喜歡的食品排在前三位的是袋裝豆制品、糖果和膨化食品及蛋糕、餅干。
第一名 袋裝豆制品
很多中小學校門口附近的小商店里會有“燒柄帥哥”“韓式魚丸”“巴西烤翅”“課間一包”“一日3餐”“神雕俠侶”“香辣片皮鴨”“宮爆羊腸”“酒鬼牛筋”等袋裝豆制品。這些小食品里都含有多種添加劑,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會造成很大危害。
舉例:河南鄭州某廠生產的“燒柄帥哥”,它的食品添加劑一欄里就有食用香精、甜蜜素、檸檬黃、單甘脂和山梨酸鉀等5種。調味面制品多產自河南省的鄭州、新鄭及焦作,雖然名字各不相同,但每個廠家生產的調味面制品的配方幾乎一樣。除基本的配料外,還含有山梨酸鉀、單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抗氧化劑和甜蜜素等八九種食品添加劑。
危害:小學生的身體發育不完全,食用后會直接影響正餐的食欲,并且會引發消化道疾病,如出現拉肚子等現象。同時,這類調味面制品一般含鹽、味精和油量都較高,長期食用還可能引發高血壓、肥胖等疾病。
第二名 糖?果
糖果也是中小學生所喜愛的零食,校園周圍各式各樣的糖果中也隱藏著許多危害,如不注意,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
舉例:一袋號稱“添加果汁和維生素C”的草莓味QQ糖配料表上,同樣沒有看到任何和新鮮草莓有關的配料。實際的草莓味,來自草莓香精,還有明膠、果膠、檸檬酸和山梨糖醇等各種添加劑。還有一種“親親”情人果凍添加劑達到了14種,其中各種口味的香精和色素就占據了8種。
危害:過量攝取,兒童可能表現出神經系統不穩定、易興奮等癥狀?;跈幟仕釋︹}的代謝可產生的影響,經常食用罐頭、飲料、果醬、酸味糖果的人們,要注意補鈣。
第三名 膨化食品及蛋糕、餅干
膨化食品是中小學生的最愛,看電視時手捧一包薯片那是非常常見的情景,至于蛋糕和餅干,很多小朋友會作為早餐食用,這些食品里含有的添加劑種類更多,對我們的身體潛在的危害性也越大。
舉例:某知名品牌薯片里,有谷氨酸鈉、二氧化硅、雙乙酸鈉、阿斯巴甜、雞苷酸二鈉、阿拉伯膠、焦糖色和食用香精等10種添加劑。而某時尚夾心蛋糕的成分表中寫有麥芽糖醇、乳化劑、膨松劑、檸檬黃、丙酸鈣、山梨酸鉀等11種食品添加劑。
危害:如果孩子體內含鈉過多,則體內毒素較難以排除,還可能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的幾率。而山梨酸鉀和亞硝酸鹽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長,損害腎臟和肝臟。另外商販銷售的蛋糕、餅干等小食品的含鹽量都偏高,不僅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還會對孩子的心血管系統造成潛在的不良影響。
這些食品都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過量食用會對孩子的身體、骨骼、神經系統乃至智力發育產生影響。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應遠離過量使用添加劑的校園垃圾食品。
二、禍害兒童食品的五大“元兇”
很多校園食品之所以不健康,就是因為過量或非法使用了多種添加劑,那么哪些食品添加劑又是禍害兒童食品的元兇呢?為此,本刊記者特意走訪了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那里了解到真正對兒童食品有害的五種添加劑,它們依次是:
鮮艷的“外衣”——人工合成色素
零食、果味汽水、糖果,甚至肉類食物,都可能被加入色素。由于天然色素價格高、著色能力差,商家一般選擇人工合成色素,它在提煉過程中會混入苯胺、砷等化學物質,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由于兒童肝臟解毒功能和腎臟排泄功能不夠健全,容易導致慢性中毒。長時間食用含有色素的食物,還可能引起代謝紊亂??茖W證明,兒童多動癥和過激行為,也與長期進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有關。英國食品安全局已于去年禁止了6種食用色素添加劑的使用,分別是:日落黃、檸檬黃、淡紅色素、麗春紅、喹啉黃及誘惑紅。
不壞的法寶——防腐劑
苯甲酸、苯甲酸鈉等都具有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保質期的功能。它已經被歐盟兒童保護集團確認為不應該用于兒童食品中,特別是過量使用。
香味的誘惑——增香劑
打開包裝袋,香味迎面撲來。鹵制食品和香辣食品通常通過香味勾起人們的食欲。馬力平表示,雖然還不清楚增香劑具體成分,但肯定由多種添加劑人工合成。也許在短時間內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但對孩子長期的影響值得關注。
人造的甜蜜——阿斯巴甜
它是一種人造的糖替代品,比蔗糖甜200倍,被作為增甜劑廣泛用于風味酸奶、水果罐頭、八寶粥、果凍等兒童食品中。有研究認為,它會引發多種健康擔憂,如導致癌癥、癲癇、頭疼以及影響智力等。雖然國際上對它是否影響健康爭議不斷,但對孕婦和兒童來說,最好盡量少用或者不用。
美味熟肉背后——亞硝酸鹽、甲醛
香腸等袋裝熟食肉制品,往往都含有亞硝酸鹽,它主要起到著色和防腐的作用。
也有不少商販用甲醛來泡制食物,起到防腐、滅菌的目的。大量食用亞硝酸鹽,不但會引起急性食物中毒,也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除了以上5種添加劑,膨松劑、增味劑、酸味劑、香料等都是兒童食品中常見的添加劑。雖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使用添加劑并不違法,但對于兒童來說,“加得越少越好,離得越遠越好”。
鏈接
這些垃圾食品你常吃嗎?
第一類:油炸食品
以美式快餐為代表的油炸食品,充斥著全世界范圍內的快餐行業,多數青少年都受到了這一“垃圾”的侵襲,即使專家不斷地呼吁,都不能動搖它們的地位。
危害:1.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質;3.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第二類: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
餅干會被很多中小學生當做早餐和旅游的必備食品,但除了高熱量外,它還有很多隱患。
危害:1.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2.嚴重破壞維生素;3.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第三類:汽水可樂類食品
天氣炎熱或運動過后,很多中小學生會選擇用喝飲料的方式來解渴,這對身體非常無益,卻難以拒絕。
危害:1.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2.含糖量過高,喝后有飽脹感,影響正餐食欲。
第四類:方便類食品(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方便食品的危害,大家想必是耳熟能詳了,但這些食品依然得到中小學生的喜愛,平時餓了干嚼點方便面,看電視時抱著一袋薯片總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
危害:1.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2.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第五類: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冰淇淋、雪糕那可是中小學生的最愛,炎熱的夏天,不靠這些解暑怎么能挺過去呢?
危害:1.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食欲。
三、零食選擇要慎重
零食選擇也分級別了,你們知道嗎?《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根據各類零食的營養特點和制作方式,將食品分為可經常食用、適度食用和限制實用三個級別,這回我們選擇零食可有依據了。
這些零食可常吃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是營養素含量豐富,同時多為含有或添加低脂肪、低鹽、低糖的食品或飲料,如水煮蛋、全麥餅干、新鮮蔬果、純牛奶及酸奶等。這些食物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纖維、鈣、鐵、鋅、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又可避免攝取過量的脂肪、糖和鹽分,屬于有益健康的零食,少年兒童可以經常食用。
這些零食適度吃
“適當食用”的零食是指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是卻含有或添加中等量脂肪、糖、鹽等的食品或飲料,如巧克力、牛肉片、火腿腸、蛋糕、海苔片和怪味豆等。
這些零食要遠離
“限制食用”的零食是指含有或添加較多脂肪、糖、鹽,并提供較多能量的食品或飲料,如糖果、炸雞塊、膨化食品、奶油夾心餅干和蜜餞等,這些食品就是通常說的“垃圾食品”。經常食用這樣的零食會增加兒童體重、誘發兒童糖尿病,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這樣的零食最好不吃。
鏈接
兒童青少年零食食用建議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對兒童和青少年做出了零食食用建議,主要內容如下:
1.零食應是合理膳食的組成部分,不要僅從口味和喜好選擇零食;
2.選擇新鮮、易消化的零食,多選奶類、水果蔬菜類和堅果類的食物;
3.學習、了解并認識不同零食的營養特點,不要盲目跟隨廣告選擇零食,學會選擇和購買健康的零食;
4.吃零食的時間不要離正餐太近,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過3次;
5.每次吃零食應適量,避免在玩耍時吃零食;
6.少吃油炸、含糖過多、過咸的零食;
7.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8.注意飲食衛生及口腔清潔,少吃街頭食品。
四、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青少年時期,是一生中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漸發育成熟,而生長速度、學習能力、勞動效率都與營養狀況有極為密切的關系。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長,在飲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
(1)熱能:青少年生長發育快,活動量大,故對熱能的需要量較多,平均每天需要熱能大約2800卡。
(2)蛋白質: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質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約需要蛋白質80~90克。青少年應多吃一些動物性蛋白,如蛋類、乳類、瘦肉類及動物肝臟。另外,還應將動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頓飯吃,以防增加胃腸道負擔。
(3)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出現維生素缺乏癥。如維生素A缺乏,會患夜盲癥、干眼?。痪S生素B缺乏,會患神經炎、腳氣??;維生素B2缺乏,會患口角炎、舌炎;維生素C缺乏,會患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則影響其骨能發育等。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鮮蔬菜。
(4)無機鹽:青少年需要有足夠的鈣、磷、鐵、碘等元素。鈣和磷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鈣和磷, 骨骼發育就會出現障礙,嚴重時可患軟骨病。鐵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隨著身體的增長,血量逐漸增多,需要的鐵也就較多,如果缺鐵就容易發生貧血。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機體代謝和神經與骨骼的發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會出現身材矮小,智力遲鈍。
鏈接
學習日本“食育”愛上天然食物
專家普遍認為,兒童食品除了注重食品的花樣和包裝外,更要注重營養與安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專家表示:“目前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比較嚴重,究其原因還是重視程度不夠?!币恍<医淌谶€希望國家“應該為兒童食品單獨立法,其安全標準必須比成年人高”。
除了法律法規上的完善,最重要的是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意識到天然食物的重要性。在日本,青少年飲食行為教育(簡稱食育)的發展已經相當完善。在學校,老師不僅會教孩子認識食品和一些基礎的營養知識,還會讓孩子知道過多食用快餐和方便食品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老師會和小朋友一起種菜、收獲、烹調,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老師和家長都善于將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融入到飲食中,比如餐桌上的沙拉,可以比喻為秋天的景色,既有紅葉又有綠葉,通過形象的描述讓孩子對天然的食物感興趣。食育在日本已經和智育、德育、體育同樣重要。
雖然中國現在還沒有完善的食育體系,但我們可以從最基礎做起。比如少買顏色過于鮮艷、味道過于香濃的食品;多給孩子挑選天然的水果和蔬菜;食品保質期越短越好;不要輕易買人參、鹿茸、花粉等營養補品;糖果、碳酸飲料、咖啡因飲料等一定要少買。
同學們,請注意不可多吃的食品
周末,趙子琪同學一個人在家吃完橙子后腹痛腹瀉,立即給媽媽電話,急忙趕回家的媽媽把他送到了醫院,經醫生檢查,原來是子琪吃太多的橙子了。也許大家會奇怪,橙子是水果啊,水果吃了對身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是你知道嗎?以下食品,我們還真是不能多吃。
水?果
橙子:雖然橙子營養豐富,但是它卻含有葉紅素。如果吃太多橙子,可能會引發“葉紅素皮膚病”、腹痛腹瀉甚至骨頭疾病。因此,一天吃橙子的上限是4只中等體積的橙子。
飲?品
奶茶:市場上大部分奶茶并不含茶,也沒有牛奶,而是由奶精、果粉和香精等原料勾兌而成的。由于使用牛奶成本太高,使用奶精勾兌奶茶已成為業內諳熟的操作手段。但是,奶精的主要成分氫化植物油,大量飲用對人體的健康有害。
零?食
果凍:果凍并不是從果汁中提取糖分的,它是一種黏稠物、酸料、色素和糖精的混合物,雖然有一些果凍也加入了營養物質,但是,它對人體是有毒的。吃太多的果凍會影響人體發育、損害智力。
口香糖:口香糖內含有可塑劑,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另外口香糖內還含有石碳酸代謝物,它對人體也是有害的。
調?料
糖精:現在的糖果和飲料都加入了糖精。有研究結果顯示:吃過多的糖精會導致血管、心臟、肺和外圍神經產生疾病,并影響胃、肝、支氣管、膀胱和其他器官功能的發揮。
蔬?菜
扁豆:扁豆含有一種特別的基因,該種基因會造成人體甲狀腺腫大,并促使人體排出甲狀腺氨酸,進而造成甲狀腺氨酸缺乏。當甲狀腺氨酸缺乏的時候,人體會自動增加甲狀腺的分泌。發育階段的同學體質非常脆弱,因此,不應該吃太多的扁豆。
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醋漿草酸,這種酸能夠生產鈣草酸鹽和鋅草酸鹽,這兩種鹽是人體很難吸收的,因此很容易被人體排出,并影響同學們成長階段所必需鈣和鋅的吸收。
動物相關食物
雞蛋:雞蛋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但是如果吃太多的雞蛋,就會攝入太多的蛋白質,很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進而導致肥胖。此外,蛋白質很難消化,吃太多雞蛋會增加胃、肝和腎的負擔。因此,一天不要吃3個以上的雞蛋。
動物脂肪:如果吃下太多的動物脂肪,不僅容易導致肥胖,同時也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時間一長,可能會導致人體內鈣的缺乏,并進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肝臟:動物的肝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果吃大量的肝臟,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就會上升,蛋白質累積到成年后,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營養密碼
哪些食物有助于同學們的健康成長,讓大家長得又高又結實呢?接下來,我們“科學調查團”通過多方調查,給大家總結出了對青少年成長有幫助的健康飲食原則。
保障膳食平衡
大家應注意膳食的營養平衡。飲食的總原則是做到粗細糧搭配,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搭配,根據季節選用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保證大家每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應注重營養補充
營養是同學們體格生長的關鍵。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主要由肉、蛋及豆類食物供給。骨骼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
想讓自己長得又高又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和礦物質鎂及鋅。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因此,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鈣質則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并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應該每天喝兩杯牛奶。
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素,除了可從牛奶和魚類中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也可以自行制造維生素D。
鐵質對生長發育也很重要,所以成長中的同學應該吃些瘦肉、動物肝臟、蛋黃或是深綠色蔬菜來攝取足夠的鐵質。
(責任編校:劉國峰 賀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