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
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黃岡的回龍山下,一共有7個兄弟姊妹,爸爸是一個鄉村教書先生。李四光從小就很愛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并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辦法的乖小孩
李四光小時候,家境比較困難,全家都指望著爸爸微薄的收入,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就是媽媽。李四光從小就很懂事,總是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媽媽分擔家庭的重擔,提水、摟樹葉、撿柴火這些事經常主動做,讓媽媽甚感欣慰。盡管有很多事情做起來不容易,但是他總會想辦法來解決。
有一次,李四光看到在舂米的媽媽非常疲憊,就想去幫媽媽舂米??墒巧眢w小、體重輕的小孩怎么也踩不動那綁著大石杵的笨重的踏板。怎么辦呢?李四光想了一個辦法,找來一根長繩子,一頭綁在踏板上,當腳使勁往下踩踏板的時候,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大石杵就動起來了。盡管這樣很費力,他還是一下一下地把稻谷舂成了白米。
貧窮人家沒有多余的錢來買菜,村里的小孩兒經常三五成群地到池塘邊去釣魚,以改善家里人的伙食。坐上大半天,有的小孩兒釣到一兩條,有的小孩兒一條都沒釣到,只有李四光總會收獲滿滿的一小桶魚?;锇閭兒苁呛闷?,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找到了釣魚的訣竅,緊盯著浮標,看到有動靜就立即提竿,把魚兒拉上來,而不像別的小孩兒只顧東張西望,任由魚兒吃完魚餌后逃之夭夭。
關于大石頭的疑問
李四光經常會觀察周圍,問一些奇怪的問題,然后執著地追尋答案。一次,他和小伙伴在村里的大坪里玩捉迷藏,他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看到這塊大石頭,愛思考的李四光又開始轉動腦筋,冒出一個疑問:這里怎么會有這么大一塊石頭呢?它是從哪里來的?伙伴們聽到他的問題,覺得他很奇怪。大石頭一直就在這里,那肯定是本來就有的唄。
李四光可不這么想,他想問個明白。于是他馬上想起他的啟蒙老師陳二爹,他是村里最有學問的老人。陳二爹說那塊石頭是天上掉下來的。李四光不太相信,接著他又去問當教書先生的爸爸。爸爸聽到這個問題,也是稀里又糊涂,不太肯定地告訴他:“也許是的。如果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會變成石頭,人們把它叫做‘隕石?!?/p>
李四光一直沒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他把這個疑問留在了自己的心里。
努力學習終尋答案
李四光一直熱愛學習,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南路高等小學堂,之后成績優異的他被學校推薦到日本學習造船。后來,他又帶著走科學救國的道路的想法到英國伯明翰學地質,通過努力用英文寫成了一篇長達387頁的論文——《中國之地質》,獲得伯明翰大學頒發的自然科學碩士學位。為了報效祖國,他在結束學業之后,放棄國外待遇優厚的工作,接受蔡元培的邀請,回國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一次,李四光帶著學生在太行山勘察,第一次發現了中國有冰川存在的痕跡。有了這個發現之后,他馬上想到小時候村里大坪中的那塊大石頭,大膽地猜想:那塊石頭會不會是被冰川推移過去的呢?當然,李四光知道科學需要證據,猜測得出的結果就不是科學。于是他再次回到家鄉,找到當初那塊石頭認真進行考察。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石頭已經完全變了樣,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李四光還是認出它是一塊麻石,而不是天上掉下的隕石?!奥槭挥星貛X才有,它怎么會到這里來呢?難道是冰川的推移力把它推過來的?”帶著疑問,他又對村子附近進行了仔細觀察,發現了冰川帶來的一些礫石和黏土堆積物。他的推斷得到了證實,那個使他迷惑不解的時間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問題終于找到了答案。
李四光檔案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香爐灣人,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經典語錄
科學的存在全靠它的新發現,如果沒有新發現,科學便死了。
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有一種懷疑的態度,不要為已完成的學說壓倒。
科學尊重事實,不能胡編亂造理由來附會一部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