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崔立 孫金玉
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是提高企業整體風險管控能力的必然選擇。隨著油田企業法制建設工作的逐步深入,通過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來實施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已迫在眉睫。那么作為水電企業如何有效的規避法律風險,構建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呢?
一、水電生產經營中的法律風險識別
從目前的內外部環境來看,水電經營中的法律風險在大體上可分為二類:
1、安全隱患造成的法律風險:①電力安全隱患:違章建筑、樹木、違章施工、偷竊電力設備、魚塘等,凡是在電力走廊之內的各種構筑物都有可能造成隱患。②水管網安全隱患:違章建筑、管網泄露等。
2、合同隱患扎成的法律風險:①水電合同隱患:主要在水電合同簽訂時可能存在的漏洞。②其它對外合同(協議)隱患:全廠經營管理千頭萬緒,對外的各種書面的、口頭的約定、協議都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還存在譬如人力資源管理風險:包括特殊行業員工、工資、勞務、員工招聘、跳槽、辭退、工傷事故;財稅法律風險:包括稅務登記變更、納稅申報,納稅籌劃、知識產權、工商登記等風險,這些風險雖然沒有發生造成過后果,但也應該引起重視。
二、案例分析
1、“**縣**鄉**村**青苗賠償案”,此案可謂案件雖小,但關系重大,一旦解決不好,將有可能帶來群體性賠償的嚴重后果。原告土地位于水電廠**開關站東南70余米處,因為原告土地耕種不善,造成一定經濟損失,于是便遷怒于水電廠站內排水淹了他的地,2000年以來總是采取各種極端手段,索取賠償,在未果的情況下,對水電廠進行了起訴,此案歷經二年三審,2006年5月中院終審判決水電廠勝訴。
從這個案件,我們得到兩點啟示,一是,要嚴格杜絕內部管理漏洞,把好法律關,盡量杜絕法律風險。二是協調好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平穩解決各項法律糾紛。
2、“**縣**鄉****有限公司訴水電廠違約”案,該案2004年5月立案,在當時是具有代表性的,解決的不好,會帶來一系列后果,會使違章用電變為合法用電,使水電廠處于兩難境地。對方以水電廠單方面終止供電合同為由,訴我廠違約侵權,要求賠償損失79.5萬元,事實上,終止此用戶合同或者說停止給其供電,原因有兩條,第一,對方欠費不交,惡意拖欠,第二,對方是我廠的綜合治理工作的對象,在整治周邊用電環境時停止了其用電。經過一年的審理和工作,2005年底,**法院最終以裁定的形式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通過這個案件后,我們充分認識到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于當年就開展了合同的梳理工作,摒棄了沿襲多年的老合同管理辦法的做法,明確了水電合同管理流程,使合同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軌。
3、“**鄉**觸電受傷后死亡案”,此案2006年 10月立案,2007年5月結案,一審水電廠承擔30%責任,賠償7萬,二審依舊30%責任,賠償5萬,另外訴訟費、代理費還有近1.5萬元。此案是典型的一因多果的案件,死者受雇于無資質的包工隊為房主蓋房,而蓋房的規劃是**鄉政府規劃的,但房主又沒有可以建房的任何證件,鄉政府的規劃又是在電力保護區內。簡單說,死者的直接受傷原因雖然是高壓觸電,但是“違法規劃、違章建房、無資質施工”應該是最根本的原因,從法律條文上看,電力部門有免責的理由,但最后的判決結果不理想。
這個案件之所以敗訴,主要問題兩點,一是判決依據上,法院采用民法中的嚴格責任,認為水電廠沒有盡到管理責任,另外一個問題司法環境,利益潛規則是我們所有法律工作者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的分析,我們應該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1、做好預防工作。通過為企業領導進行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意見,就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意見,參與、協助企業領導和員工的有關工作,起草、審查企業的經濟合同和有關法律事務文書,解答企業職工的法律咨詢等,使企業依法進行各項經營、管理活動,防止出現違法行為和各種法律漏洞,預防企業發生法律糾紛,避免企業經濟損失。
2、做好挽救工作。在企業發生法律糾紛或企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活動,依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避免或挽回企業的經濟損失。
3、宣傳教育工作。在處理企業法律事務的同時,通過與企業職工的廣泛接觸和解答咨詢等,宣傳有關法律常識,提高企業職工的法律意識,使企業職工能夠自覺地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運用法律武器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水電生產經營中如何規避法律風險
1、提高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形成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文化。
堅持“依法治企”與“以德治企”緊密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德育并舉,大力實施人才素質工程,不斷加強干部職工隊伍建設,促進了依法治企與以德治企工作協調開展,形成良好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文化。一是加強對基層法制宣傳教育的指導,制定普法教育計劃,提高企業普法針對性。二是適當舉辦針對性和適用性強的法制案例講座或培訓班,幫助基層企業領導和法律工作者提高預防法律風險的能力和依法科學決策的能力。
2、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法律人員是建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保障。
法律風險的防范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法律人員來具體實施。根據具體情況一是鼓勵職工考取法律顧問資格,在合適的時機充實到法律工作隊伍中來。二是有針對性的根據崗位分布情況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重點培養訴訟、商業合同、公司業務、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人才。
3、加強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落實是建立企業法律管理風險體系的基礎。
嚴格遵循以《電力法》、《水法》為核心的有關法律法規,在企業中依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內部管理,依法形成良好的經營管理機制。 建章立制、規范行為、明確監督、權利制約、法治教育、提高法律素質以及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執法守章必嚴、違法違章必糾的工作機制是防范法律風險和力求企業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時建立和完善與法律法規相銜接且又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自身規章制度體系,是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基礎。
4、領導重視是建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關鍵。
企業的領導要有很強的法律意識,無論遇到什么問題,總是首先想到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規定,要有“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程序意識。認識到依法治企是企業管理方式升華的重要標志,真正認識到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工作是企業管理走向科學理性的必然選擇。領導重視還包含對安全生產和依法經營是企業的兩條生命線的認識和理解。企業安全包括:生產安全,減少和避免事故;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隊伍安全,減少和避免職務犯罪和單位犯罪。為此,如何從法律角度力求企業安全,需要企業的領導和管理人員認真思考和重視。
結束語
總之,建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廣大干部職工群策群力,通過強化法律風險的識別和管控,加強制度和隊伍建設,最終建立起一套適合水電廠生產經營發展特點的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