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榮康
魯迅作品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他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在創作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升華。在其作品中,貫穿著對生活在“三座大山”壓迫下的社會底層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農民、小市民、知識分子的關懷。作品以嫻熟的敘述技巧,通過對人物命運的刻畫,流露出關懷情感,以眼睛勾畫靈魂的白描手段使人物形象豐滿而具有寫實意義。
一、現實主義思想貫穿的藝術特點
魯迅創作作品之前,他首先是深入生活,以豐富的生活積淀為創作起點。從高度的現實主義思想出發,以高屋建瓴之勢,把現實主義的勾畫原則貫穿全文的始終。魯迅的作品中,經常可以見到對平凡小人事物的刻畫。尤其是對濃厚的鄉土氣息、市井描述得淋漓盡致。如閏土的形象,其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因為它是舊中國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從題材上說,魯迅先生作品寫的是普通人物的今昔變化,而非重大題材;文體上說,它就好像是記錄生活點滴的雜文,而不像是一部小說。魯迅寓情于文,其中飽含著熱切的情感、蘊含著深邃的思想,在這深刻入理的描述中,多方面的彰顯現實主義思想。
二、白描藝術運用的藝術特點
魯迅作品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最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白描”。白描是我國古代小說創作中的一種最簡練、文字運用最少,不加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刻畫出生動傳神的藝術特征。魯迅對白描手法的運用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他的作品中,時常能夠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脈絡,猶如還原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現實人物。例如: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出場時的描寫,筆墨不多則刻畫得猶如身臨其境:“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又懂的”。
“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幾個字,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點睛之筆卻是抓住了孔乙己與眾不同的特點,把幾個不同特點凝練成這么一句話,使得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經濟和社會地位揭示了出來。 “站著喝酒”說明他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是屬于“短衣幫的”,而“穿長衫”則表明他是“讀書人”,與“要酒要菜、慢慢地坐著喝”的客人有某些共同之外,“唯一”恰恰說明在酒館客人中,他是作為一個異類存在的。他獨特的飲酒方式與著裝打扮的不對稱,從一個側面展示出他經濟地位和思想意識的矛盾。
三、畫龍點睛藝術的思想性分析
魯迅作品中,常用的藝術手法還有畫龍點睛,運用具有鮮明特性的一個又一個細節刻畫以表達人物性格。魯迅注重在創作過程中,在樹立人物形象時緊緊抓住關鍵能體現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發展變化的眼睛來進行刻畫。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的刻畫能夠充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緒波動。在《祝福》中,對祥林嫂表情中眼睛、眼神、眼態的描繪和刻畫,達到了12次,通過多角度、不同側面描寫眼睛的發展變化,揭示了人物的悲劇性格以及在封建制度壓迫下的悲催命運。
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四老爺家時和她第二任丈夫去世、兒子死亡之后,重新回到魯四老爺家時,前后的鮮明對比,充分地詮釋和表達出她的喪夫之痛。當祥林嫂向四嬸說起兒子被狼吃掉時,文中寫道:“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當她反復陳述自己痛苦的遭遇時,她“張著口怔怔地站著,直著眼睛看她們”。魯迅僅僅用了“直著眼睛”這4個字,就把祥林嫂屢屢遭受重創。性格劇烈變化,呆滯、木訥的神情特征準確地表現出來。
四、性格塑造藝術的思想性分析
魯迅作品的另一個特有的藝術特點是對人物性格塑造。魯迅慣常采用相反的刻畫手段和手法,類似于正話反說。用喜劇的筆觸去書寫悲劇結局,悲喜交集的創作文筆中,塑造出既有喜劇性的悲劇性格,又通過喜劇性與悲劇性在魯迅作品中達到了對立統一的高度,使人物性格的塑造達到了巔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這句話是其高超性格塑造藝術的完美體現。如阿Q的“精神勝利法”,其即是無價值的東西,魯迅打破現有的刻畫手法,采用喜劇方法將其打爛,從反面的角度以寫實主義方法來展示,卻能引起人們的反省和深思。阿Q是一個悲情人物,他的性格中摻雜著喜劇和悲劇兩種情結,悲劇和喜劇的情結原本是不和諧的,但是由于魯迅預埋的伏筆,使它們得到了對立的統一,讓人物在讀者口碑和評價中獲得了良好的喜劇效果,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讓人不斷的深思、反思。讀者在發笑之余,卻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其中的苦楚深有體會、感到難過。
五、結語
魯迅作為一代文學大家,對不同作品的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藝術展示特點,產生了極其深刻的思想性。有的截取橫斷面,有的直現縱剖面,有的多用對話,有的近乎速寫,有的采用由主人公自述的日記、手記體,有的采用由見證人回述的第一人稱,有的則用完全由作者進行客觀描繪的第三人稱,有的抒情味很濃,有的諷刺性很強,有的專析心理,有的兼表哲理,其表現形式種類極為多樣,而正是由于上述豐富多彩、藝術手段高超的創作技巧,得以讓我們來品味其作品的思想性,來企及今天和未來。
參考文獻:
[1]童秉國.魯迅作品精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2]魯迅全集[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
[3]李霞.漫談魯迅作品的藝術特點及其思想性[J].大家,2010(8).
(作者單位: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