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復習課是數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使學生所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加以鞏固,總結,使之系統化。但枯燥乏味的復習課也使老師頭疼學生厭煩。究其原因,歸納起來,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積極性不高。復習過程單調乏味不再像探究新知那樣充滿挑戰的樂趣。(2)學生起點不同。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差異。導致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各不相同。(3)教師忽視了對復習課的研究,導致復習效果低下,復習效果差。這些都是復習課比新課難度大的原因。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的探索,我就上好一堂初中數學復習課淺談以下幾點認識。
一、明確方向 抓基礎
首先要讓學生領會教學大綱和新課標,把握好教材,明確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要求。其次要求學生系統全面的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同時,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1)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記住,而且要靈活應用于做題;(2)課本后練習題一定到逐題過關;(3)每章后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絕大多數學生認真的獨立完成,對于少數困難學生,老師可給與相應的輔導,使其完成。
二、突出重點 抓關鍵
復習課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上復習課時切不可貪多而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復習課中的重點除了重點的知識外就是重點地思想方法了,如果是章節復習,教師在在總結回顧了知識點的同時還要注重提綱挈領的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中呈現的數學思想方法。當然形式多樣,既可以通過原來做過的例題或練習展示回顧也可以通過回憶知識的探究過程來實現。例如,當m為何值時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學生要緊扣一元二次方程滿足的兩個條件:一是最高次項系數為2,二是二次項系數不為零,這樣圍繞知識結構,有目的的進行復習。
三、巧設例題 抓訓練
例題的選則務必要有典型性、要難度梯度適中、要題型多樣化。復習課中例題的設置,不宜過多,更要杜絕選題隨意,甚至超出課標的現象選則例題。典型例題不是指一些難題、偏題、怪題。盡管,有些難題、偏題、怪題的確有一定的典型性。但選取那些刁鉆古怪的難題、偏題、怪題作為例題,只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不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典型例題選取一定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難,但也不可過簡單。例題的選擇盡量做到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這樣才會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總之,根據課標設置有針對性的題型訓練,絕不要超出課標,真正做到回歸教材,突出重點,關注細節,這樣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課堂練習是對復習的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的運用,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又一次升華。復習中配以靈活、多變的訓練,能達到鞏固知識、理解規律、強化記憶、靈活應用知識的目的。首先,選題上切不可過繁、過多,這樣會使學生陷于‘題海。數學復習課中的練習題必須要精心設計。所選習題既要照顧各個知識點,又要以學生為主題,關注全體學生分層次設計習題。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有層次的習題,這樣才能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再次,訓練形式上要活。加強“一題多變”的訓練,盡可能覆蓋知識點、網絡知識線、擴大知識面,增強應變能力.加強“一題多解”的訓練,尋找多種解題途徑,擇其精要解題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和自主解題的能力。
通過練習、講評、概括、歸納和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試能力。
四、培優補差
復習課中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實行分層教學。在知識點學習的回顧過程中,問題設置是關鍵,讓每個學生都有思考和回憶的空間,其次是例題、習題的安排,建議將題目設置的層次分明,讓“特困生”明確復習需要掌握的范圍,而“學優生”也能有廣闊的思考空間。對特困生要多提高,多板書,多檢查,多輔導。發現閃光點,要及時給于表揚和鼓勵。這樣就使他們增強了數學學習信心,提高數學復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優生”因學習能力強,經常會有吃不飽的情況,我們要另給他們時間進行自學。要求他們除掌握大綱的基本知識外,還要進行橫向提高。我們也可以嘗試給他們提供一些獎勵性質的自選題目,或者開展一些拓展課的形式。
子曰:溫故而知新!復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要想上好一堂數學復習課 ,提高復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根據復習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采取合適的復習形式,授之以漁,讓學生既感受到獲取數學知識的愉悅,又增強了復習的效果。
(作者簡介:張小紅,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瀛湖中學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