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教學關注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個性心理品質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實施創造性教學是以創造教育理論、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接受、理解知識和基礎上領悟前人獲取知識的方法,經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塑造創造性人格,促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這些年來,我一直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多次參加校、鎮、區級教研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中,我深切的體會到,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呢?
一、堅持以人為本,營造民主氛圍,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誘發創新意識
學生的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作風必須民主,課堂氛圍要相對寬松自由,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即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個性,讓學生有自己讀書,自己尋找答案的機會和時間。讓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讀有所創。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同學生一道質疑答題,相互討論。教師對學生的見解、感受,只要言之成理、自圓其說,有創新價值,哪怕只是一點,都應給予肯定表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可見,教師要想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就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數學課堂真正充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氣氛,讓每一個孩子都愿意積極地參與,從而誘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教師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具備創造的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樹立起一個意識,那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具備創造的潛能,這樣才會發現學生創造思維的閃光點,從而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孩子們在數學天空自由飛翔。
教師還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作為一個有素養的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承認學生中知識、智力水平發展的不平衡,有差距;允許學生參與程度的快慢不一。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課堂上既要讓先進生吃飽,又要讓學困生吃好。要特別關愛學困生,創設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優勢。創造條件把“一言堂”改變為“多言堂“,讓學生把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及一些很寶貴的想法說出來。教師為學生搭建了這樣一個可以表達、交流、對話、質疑的平臺,無疑能夠促使學生開啟自主思維的大門,拓展思維的寬廣度,發表獨到的見解,成為富有創造性的新型人才。
二、改變教學模式,組織學生合作,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培育創新精神
教師應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小組合作,自學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去自主探究。布魯納曾說過:“探索是教學的生命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所以作為數學教師就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思維,在思維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
例如:在教學長、正方體認識之前,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長、正方體模型,如小藥盒、牙膏盒、魔方等,這些學生身邊的事物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同時在頭腦當中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初的空間概念。接下來,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長、正方體的本質特征及兩種形體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通過切割蘿卜認識了“面”、“棱”、“頂點”,既而再通過親自的觀察、觸摸、計數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但是面的形狀、大小、棱的長度是有區別的。最后學生把自己發現的規律加以總結,并與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從而完成對新知識地學習。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在動手操作與自主探索中進行的,他們不僅準確地把握住了知識要點,形成了清晰的概念,而且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發展。學生覺得知識不再是由教師“硬灌”給自己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與探索獲得的,這樣學生就會從心理上得到一種滿足,這種滿足感會持續地鼓舞著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三、更新教育觀念,加強思維訓練,打破學生思維的束縛,培養創新能力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創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學生,打破那些條條框框,著眼于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以培養其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完工程問題之合作問題以后,教師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練習基礎上,靈活地設計一組一題多問的練習以激起學生獨立解題的強烈愿望。
一項工程,甲獨做需要12天完成,乙獨做需要15天完成,丙獨做需要10天完成。
①甲、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②甲、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③乙、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就上述條件再提出一些問題:
④甲、乙、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⑤甲、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⑥如果先由甲獨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還需幾天才能完成任務?
……
這樣通過生生互動,以自問自答、我問你答、你問我答的多種形式進行學習,以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在整個練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問題不再是通過教師的告訴才得以解決,而是學生經過了一番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找出了問題的答案。與此同時,通過一題多問的形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延展了合作問題這一知識點的輻射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是對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事實證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渠道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挖掘、總結,我們的課堂就會充滿生氣、活力,我們的數學就會成為學生愿學、樂學、會學的數學,我們的學生就會成為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
(作者簡介:陳漢舉(1981.8-),男, 漢濱區張灘九年制學校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職務小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