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了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此舉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入3G時代。時至今日,3G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依靠運營商、終端設備廠商、信息服務提供商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其覆蓋面積迅速擴大,用戶滲透率逐步提高,服務質量不斷上升,呈現出較為快速的發展態勢。
然而,目前3G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仍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三大運營商的預期緩慢。早在2010年3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意見》。意見規劃,到2011年,3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及大部分縣城、鄉鎮、主要高速公路和風景區等,3G基站超過40萬個,3G用戶達到1.5億戶。而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全國3G用戶凈增3683.4萬戶,累計達到4705.2萬戶,依舊與工信部提出的1.5億戶的目標存在1億的缺口。其中,中國移動2010全年凈增3G用戶1729.4萬戶,達到2070.2萬戶,離2010年年初定下的3000萬戶目標也有一定的差距。
2011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雖然中國已經在2009年走入了3G時代,但是從業務應用層面,還沒有展現出3G高流量、高帶寬服務的快速發展。總體來看,低流量的業務仍然是手機上網應用的主流。報告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3G用戶僅占移動通訊用戶的5%。
從3G網絡發展的現狀可以看出,3G上網確實有其優勢,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5月底,我國3G用戶已突破7000萬。但3G網絡在其擴張、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礙,阻擋了其占領更大規模用戶的步伐。
根據3G網絡的技術原理、使用狀況、市場空間等實際情況,可以歸納出它具有以下優勢:
一、高速無線上網
提供高速的數據業務是3G上網的基本特征。3G能夠讓用戶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線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以中國移動TD-SCDMA網絡為例,它的下行速度峰值理論可達3.6Mbps,上行速度峰值可達384kbps,網速可以與有線寬帶相媲美。
二、視頻通話
3G強大的帶寬和傳輸速率給多媒體通信提供了高速傳輸的可能性。視頻通話功成為吸引眾多3G用戶的熱點。視頻通話帶給人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更佳的用戶體驗,當人們用3G手機撥打視頻電話時,不再是把手機放在耳邊,而是面對手機,再戴上有線或藍牙耳麥,用戶會在手機屏幕上看到對方影像,自己也會被錄制下來并傳送給對方。3G的視頻通話功能讓人與遠方的親人、朋友、同事實現“面對面”的交流。
三、商務功能
這一點使得3G網絡更能吸引需要隨時隨地辦公的商務人士。商務手機一般支持大屏幕、手寫輸入,商務功能包括:處理文檔、視頻會議、郵箱應用、手機導航、即時通信等等。3G手機能很好地支持這些功能,因此前期3G的營銷都采取了較為高端的定位,更多地滿足這部分客戶的需求。
四、多媒體服務
多媒體服務是依托于高速寬帶而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內容服務。除傳統的文字鏈接外,3G網絡能提供圖片、音樂、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的在線瀏覽和下載,使得用手機聽音樂、看電視、玩游戲成為可能,手機不僅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通訊工具,更是一個掌上電腦,給用戶帶來“一機在手,無所不能”的體驗。
五、用戶潛力巨大
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手機用戶超過7.5億,手機網民達3.03億人,手機網民在總體網民中比例進一步提高,從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2010年,手機網民較傳統互聯網用戶增幅更大,成為拉動我國互聯網用戶增加的主要動力。在移動互聯網顯現出巨大發展潛力的背景下,3G有望吸引現存的2G、2.5G用戶轉用3G,也有可能吸引新的手機網絡用戶、上網卡用戶。現今3G的用戶沒有當初設想的那么多,但潛在用戶的規模依然巨大,有待開掘。
從2009年的誕生和大力推廣到2010年的完善并漸入佳境,3G在中國的普及經歷了重重障礙,而各大運營商、終端設備廠商、應用和內容服務提供商也在不斷試探著新的道路,盡力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3G普及中遇到的困難有所解決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費過高
這里的資費是指3G通話及上網產生的流量費用。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的《2010年中國IT網民3G使用調查報告》表明,現有3G網絡用戶中,超過40%用戶都認為通話、上網的費用偏高。而在非3G用戶中,也有41.4%的手機用戶認為3G資費過高。
針對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在不斷下調資費。目前,中國移動全球通G3套餐最低為每月88元,中國聯通3G套餐最低為每月46元,中國電信新樂享3G套餐最低為每月49元。而如果用戶超出套餐內通話時間和數據流量,使用費用會繼續增加。對于普通消費群體而言,3G資費仍舊高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消費欲望。
(二)手機價格高
對于目前的大多數2G手機而言,要想使用3G網絡服務必須先更換3G手機,而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本。2009年5月新浪網發起的3G調查報告表明,參與投票的36.3萬網民中,52.3%的網民表示能夠承受2000元左右的手機價格,42.4%的網民接受1000元左右的價格,僅有5.3%的網民選擇3000元以上。由此可見,中低端手機用戶占絕大部分。而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市場上的3G手機價格多以2000元至3000元為主,2010年下半年以來中低端的手機開始出現,千元3G手機被擺上貨架,這表明終端廠商、運營商開始著力定位于中低端市場。
(三)網絡建設落后
據一些用戶使用3G上網后反映,3G信號不穩定,部分地區沒有信號覆蓋。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用戶數量的增長,致使更多人對3G仍持觀望態度。但解決網絡建設落后的難題只是個時間問題,目前,中國電信建設的3G網絡已覆蓋全國全部城市和縣城以及2.9萬個鄉鎮,中國移動和聯通的網絡基站也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
(四)現有業務已經能夠滿足需求
對于不需要手機承載過多功能的用戶而言,現有的2G、2.5G業務依然是最好的選擇。它資費低,信號好,同樣能開通上網服務,智能手機可以安裝各類軟件,不需要3G手機增加的功能。《2010年中國IT網民3G使用調查報告》表明,參與調查的非3G用戶不使用3G手機的原因中,“2G業務能滿足需求”列第二位,占16%。可見,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固有心理對3G的普及產生了消極的作用。
目前,3G產業面臨著掃除發展障礙并增強已有用戶黏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則需要運營商、終端設備商、信息服務提供商和軟件提供商的共同配合。
對運營商而言,一方面要合理調低資費,滿足更多潛在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緊擴大3G網絡的覆蓋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網絡質量。此外,運營商應該繼續大力宣傳推廣3G品牌,增強品牌的知名度,刺激消費者的需求。
對終端設備廠商而言,隨著終端制造技術的提升和手機操作系統的多樣化,未來智能手機出貨量和普及率將逐步提高。終端設備廠商應進入智能手機領域,通過終端整合相關應用及業務,加速智能手機中低端化趨勢,帶動產業鏈變遷,促進3G和移動互聯網市場總體發展。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發布的《第五媒體行業發展報告》將第五媒體定義為:基于無線通信技術,通過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展現信息咨詢內容的媒介形式。而對于多數信息服務提供商而言,需要迅速做出從提供傳統互聯網內容和服務到移動互聯網內容和服務的轉變,以適應全新的媒介形態。
業內人士分析,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鏈正從以運營商為中心向以應用平臺為中心轉變,以App Store為代表的手機應用商店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創建了以數字化應用和內容生產為價值空間的產業鏈生態系統,實現了整個生態系統價值最大化。未來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競爭中,手機操作系統及其他軟件提供廠商的優勢將逐步提升,其對滿足用戶體驗,增加用戶黏性將起到重要作用。
新興事物的發展之初常常是困難重重的,而科技進步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3G可能會成為通訊和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主宰。
參考文獻:
[1]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意見》,2010.3,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
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3133751.html.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1(1).
[3]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2010年中國IT網民3G使用調查報告》,2010.5
[4]新浪科技:《新浪全國網民3G調查報告》,2009.5,http://tech.sina.com.cn/focus/sina3greport/
[5]新民晚報:《2010年中國3G用戶發展尚未達標》,2011.3,http://xmwb.news365.com.cn/esh/201103/t20110304_2974831.htm
[6]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2011年5月我國3G基站建設及用戶發展情況》,2011.6,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
/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47/13904203.html.
[7]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第五媒體研究中心:《第五媒體行業發展報告》,2010(12).
(作者簡介:周勁,男,漢族,遼寧錦州人,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