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聰,張書鋒,黃海英,秦葵,連佳芳,徐彪
(白求恩軍醫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81)
比較模式在藥生學顯微特征觀察實驗課中的應用
胡聰,張書鋒,黃海英,秦葵,連佳芳,徐彪
(白求恩軍醫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81)
顯微特征觀察是藥生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實驗課中應用比較模式進行操作使學生對所觀察的內容印象深刻,可以強化知識點,擴展知識面,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十分有益。
比較模式;藥生學;顯微特征觀察
顯微特征觀察是藥生學(藥用植物學及生藥學的學科整合)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植(動)物生藥材、其粉末內部的組織構造及其表面微觀特征的一種驗證式實驗方法,又稱微觀鑒別法。多年來,藥生學顯微特征觀察實驗課均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實驗,即教師先行講解或示范,并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項,而后學生參照實驗指導進行操作并寫出實驗報告。此種模式貫穿所有顯微特征觀察實驗課的始終,千篇一律,單調且局限,長此以往學生感到乏味,且常常對所觀察的內容或印象不深,或相互混淆。為了搞活實驗教學,改變顯微特征觀察實驗課的單一模式,我們對實驗指導中所規定的部分實驗進行了擴展,采用比較法進行操作。實驗結束后,先由學生歸納觀察比較的結果,再由教師進行總結,并要求學生在實驗報告中將結果列入表格,必要時畫出簡圖。具體操作介紹如下。
機械組織石細胞的觀察常選用薔薇科植物梨的果實為實驗材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梨中石細胞的認識,我們就地取材,讓學生選取校園中同屬于薔薇科植物木瓜的未成熟果實作為未知的實驗材料,同時對梨與木瓜中的石細胞進行觀察并做出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梨與木瓜中石細胞的觀察比較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梨與木瓜雖同為薔薇科植物的果實,但其石細胞的形狀、細胞壁及細胞腔并不相同,有的方面甚至差異顯著,如細胞腔。在顯微鏡下的觀察與比較使學生對梨與木瓜中石細胞的特征印象深刻。
藥用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其不同部位的組織構造及細胞后含物的分布是有差異的。為了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我們改變了以往對所用實驗材料只取單一部位的傳統做法,特意要求學生選取同一實驗材料的不同部位進行顯微特征的觀察比較,如薄荷莖橫切面觀察厚角組織及草酸鈣小簇晶,要求學生分別選取薄荷的幼嫩莖及非幼嫩莖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薄荷莖不同部位橫切面的觀察比較
由于厚角組織常存在于植物幼嫩莖的四周及葉柄等部位,而含有草酸鈣小簇晶的薄壁細胞多存在于髓部,因此,顯微鏡下薄荷的幼嫩莖中厚角組織及草酸鈣小簇晶顯而易見。而薄荷非幼嫩莖中不僅厚角組織不明顯且因其髓部多空洞,因此存在于薄壁細胞內的草酸鈣小簇晶難以觀察到。這不僅印證了課堂理論,同時也使學生在觀察比較中強化了記憶。
顯微特征觀察實驗前,大多要對實驗材料進行處理。實驗條件不同,鏡下觀察到的內容也有所區別。如新鮮橙皮的顯微特征觀察實驗,要求學生在2種不同的實驗條件下進行觀察,即水裝片與乙醇+水合氯醛裝片,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實驗條件下橙皮的觀察比較
由于橙皮苷結晶多存在于外層果皮薄壁細胞中,若要在鏡下觀察需經乙醇處理,并經水合氯醛加熱透化后方可清楚地看到。2片進行比較,凸顯出了實驗條件在實驗中的重要性。
總之,通過建立比較實驗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對實驗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學會了在比較中進行觀察,強化了知識點,擴大了知識面,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同時在列表完成實驗報告時,清晰的比較結果所產生的視覺印象起到了加強記憶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由于比較實驗模式增加了實驗內容,占用了一定的實驗時間,因此,此模式適宜于操作簡便且易于觀察的實驗項目。
G424.31
B
1671-1246(2011)04-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