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國十資源局 錢正永
實施萬屆開發嚴格依法保護
——嵊州市『十一五』期間耕地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嵊州市國十資源局 錢正永
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顯示,嵊州市2010年底實有耕地面積66.50萬畝,其中基本農田54.98萬畝,分別比“十五”期末增加了3.29萬畝、1.54萬畝,“十一五”期間耕地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嵊州市國土資源局被評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受到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的聯合表彰,2010年嵊州市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肯定。
一是2006年出臺《嵊州市鄉鎮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考核辦法》,市政府每年與鄉鎮政府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把耕地保護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落實到鄉鎮、村,建立自上而下的耕地保護目標考核體系。二是2010年建立了嵊州市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出臺了《嵊州市耕地保護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進一步強化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保護耕地的責任,調動了各方的工作積極性。三是細化土地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將耕地保護、土地開發、建設用地復墾等到各項土地管理任務分解落實到鄉鎮、街道,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考核結果與鄉鎮、街道主要領導獎懲掛鉤。四是在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中,嚴格執行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控制指標,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指標37273.33公頃全部落實到各鄉鎮、地塊,從規劃源頭加強對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
2006年嵊州市被列為8個省級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之一。經過4年努力,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如期完成,共樹立基本農田保護大型宣傳牌21塊、永久性保護碑447塊,埋設界樁1845個,鎮村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699份,發放基本農田保護卡21.47萬份,建立基本農田保護責任落實農戶冊66冊,落實農戶21.47萬戶,保護面積達54.98萬畝。建立了全市統一的基本農田(標準農田)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和網絡發布系統,基本上達到了“基本農田標準化、保護責任社會化、基礎工作規范化、監督管理信息化”的要求,2009年底已通過省級驗收。實施基本農田標準化工程,累計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溝渠路相配套的標準農田32.22萬畝,基本農田標準化率達到了58.61%。
一是繼續推進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基本農田標準化的主要措施。2006年以來,嵊州市開展土地整理面積119618畝,建成標準農田94646畝,新增耕地15439畝。兩只國家全額投資5037萬元的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通過上級驗收。二是啟動萬畝土地開發工程。2009年出臺《嵊州市土地開發墾造耕地項目管理辦法》,計劃五年內墾造耕地2萬畝。到2010年底,共立項223只,總面積19162畝,可新增耕地18400畝。其中已通過上級驗收總面積15800畝,新增耕地15200畝。三是繼續推進建設用地復墾。在開展農村宅基地整治政策意見的基礎上,出臺《嵊州市建設用地復墾項目管理實施辦法》,加大了對建設用地復墾的扶持力度,2006年以來,全市開展建設用地復墾總面積5515畝,新增耕地面積4930畝。嵊州市農村宅基地整治經驗先后被編入《全國節約集約用地一百例》和《浙江節約集約用地88例》,并多次在有關會議上介紹。
一是完善供地機制。在2001年經營性用地全面實行招拍掛出讓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了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2006年以來,全市辦理具體項目供地25177畝。二是推進365行動。按照“向集約要空間,向節約要土地”的思路,多次開展清理處置閑置、低效利用土地,提升用地質量專項行動,在實踐中總結完善了節約集約用地“六法”,確保了節約集約用地365行動計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2006年以來,全市共盤活存量土地8217畝。三是完善土地儲備制度。出臺《嵊州市土地儲備實施細則》,規范土地儲備,近五年共收儲土地1597畝。
嵊州市牢固樹立“保護與保障并重,管理與服務同步”的意識,嚴格依法行政,積極開展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完善巡查機制,建立違法用地管理共同責任機制,嚴肅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認真做好衛片執法檢查和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例行督察存在問題的自查自糾工作。據統計,近五年組織開展執法巡查8170起,制止國土違法違章678起,查處國土違法案件978起,建議黨紀政紀處分53人,追究刑事責任19人。2008、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違法占用耕地占當年度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比例分別為7.07%和8.8%,均達到了控制在10%以內的目標,有效地保護了國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