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金增 豐建平
新車配送途中肇事誰擔責
文/盧金增 豐建平
機動車生產廠家在為銷售商“配送”車輛的途中,雇用的駕駛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其責任如何分擔?繼山東省膠州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車輛“配送”途中發生的交通肇事案,駕駛員徐二剛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后,被害人魯曉軍的家屬又提起了民事訴訟,追討經濟賠償。
2010年12月23日,膠州市法院一審判決機動車生產廠家設立的一級銷售代理商諸城高金商貿公司與雇員徐二剛承擔連帶責任,共同賠償被害人魯曉軍的家屬(原告)27.3萬余元。
記者發稿時獲悉,由于“配送”車輛尚未辦理入戶掛牌手續,無法辦理機動車險業務,原告申請執行后,兩被告應支付的賠償金至今尚未到位。
2010年5月24日晚上10時許,作為“福田牌”農用貨車生產企業委托設立的一級銷售代理商山東省諸城高金汽車銷售公司,雇用駕駛員徐二剛駕駛一輛新出廠的無牌照“福田牌”貨車,為該公司配送給煙臺牟平農用汽車銷售公司送配車輛。正當貨車途經膠州地段時,與前方順行的一輛自行車相撞,造成騎自行車的魯曉軍當場死亡。
辦案檢察官在訊問時,被告人徐二剛稱:“大概是由于貨車還沒有賣出去,無法辦保險;如何辦理保險,我也不知道……”辦案檢察官還查明,徐二剛家屬在案發后,為爭取對其從輕處罰,迅速到親朋好友處商量借錢,經過幾天的奔波,共籌集現金3萬多元。
經與被害人魯曉軍的家屬協商,徐二剛的親屬籌款賠償被害人親屬經濟損失3.4萬元,且被告人徐二剛自愿認罪,又系初犯且過失,被害人魯曉軍的親屬書面請求法院對被告人徐二剛從輕處罰。按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徐二剛有上述情形,今年9月,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徐二剛有期徒刑三年。

“福田牌”農用貨車肇事一案的爭議焦點是由誰來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2010年12月23日,法院判決:本案民事責任由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承擔,賠償原告家屬27.3萬元。同時,有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出臺強制保險規定,對缺少保險的機動車進行嚴格查處。
由于貨車未辦理保險,被害人家屬得不到足額賠償,2010年10月初, 他們一紙訴狀把肇事駕駛員徐二剛、高金汽車商貿公司和煙臺農用車銷售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其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
此案針對民事賠償責任的承擔主體存有爭議。肇事駕駛員稱,刑事責任我應承擔,民事賠償“我不管”;一級代理商則稱與駕駛員不構成雇傭關系,民事賠償“不應承擔”;購買車輛的銷售商稱,車輛尚未真正交付,本公司并不真正占有、使用和支配該車輛,民事賠償“與我無關”。
承辦此案的法官調查得知:肇事者徐二剛是從2009年12月來到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上班的,但該公司一直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工資采取“多勞多得”的辦法領取,該公司雇用了類似人員多達30多人,專門負責為客戶駕駛“配送”車輛。 該公司規定:這些人在駕駛車輛過程中,如果時逢白天值駕則由公司為其辦理保險業務和汽車臨時牌照;如果是在晚上值駕,則由司機本人代公司辦理車輛保險。其實晚上到哪里去辦理保險業務?實際上晚上基本上都沒辦理過,因為未辦理保險和臨時車牌上路行駛時,極有可能被交警查處的,所以他們一般都是晚上八九點鐘出發,這時候路上交警少,被交警查處的概率要小得多。徐二剛認為:由于我當時太緊張,所以駕車逃逸,造成了一人死亡,我內心也感到自責,刑事責任由我負責,沒什么意見,我也不上訴了,但民事賠償我不應負責,也負不起責。現在受害人家屬提出賠償31萬多元,為此事故,我現在已經是家破人亡了,妻子也提出和我離婚,起訴狀已經交到法院,房子當時是通過銀行按揭貸款的,由于這次事故,我工資沒有了,已經三個月沒還貸了,銀行也起訴了我,我現在真是沒辦法了,內心很痛苦。
高金汽車商貿公司則認為:民事賠償我不應承擔,因為被告徐二剛與我公司不是雇傭關系,是運輸合同關系。肇事車輛是送往被告煙臺農用車銷售公司的,由我公司負責運輸,我公司與被告徐二剛口頭協議,運費由我公司給付徐二剛,因“配送”駕駛車輛的駕駛員流動性大,不穩定,商品車往往隨到隨運輸,法院應當結合當地物流車輛的行業特點、人員流動綜合判斷。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是被告徐二剛的雇主,事故發生時,被告徐二剛系從事職務行為,因此該公司應對被告徐二剛的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被告徐二剛承擔本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其對侵權行為的發生在主觀上為重大過失,因此其應與雇主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2010年12月23日,法院判決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賠償原告家屬27.3萬余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被告徐二剛對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10年5月24日夜致人死亡的肇事農用貨車
法院的判決終于給予了死者家屬一個交待,這也是對死者家屬的一個安慰,但死者家屬能否真正拿到這筆賠償款,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針對本案中,由于“配送”車輛未辦理保險,致使受害人賠償不能及時到位的問題,有專家建議相關車輛所有人、汽車銷售商、被雇用的駕駛人員,應從自身利益和發生事故后的受害人的安全利益出發,及時辦理保險業務。同時呼吁相關部門加強調研,盡快針對此類情況出臺強制保險規定,對缺少保險的機動車就不允許上路,以此減少此類事故的發生;交警部門對心存僥幸,未辦保險而上路行駛的“配送”車輛嚴格查處。建議各保險公司到相關的車輛銷售公司設立專門的保險代辦點,既方便客戶,又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益。最后呼吁購車者,在未辦理保險時,千萬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而匆忙上路行駛,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編輯: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
法官說法
所謂雇傭法律關系,是指受雇人利用雇主提供的條件,在雇主的指示、監督下,為雇主提供勞務,并由雇主支付報酬的法律關系。在雇傭法律關系中,雇員的主要權利為報酬請求權,主要義務為提供勞務;雇主的主要權利為勞務供給請求權,主要義務為報酬支付義務和保護義務。判斷是否存在雇傭關系應從實質要件上來考察。首先,要看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不是一方提供勞務,另一方支付報酬;其次,要看是否存在隸屬關系。一般認為,如果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控制、支配和從屬的關系,并由一方指定工作場所、提供勞動工具或設備,限定工作時間,且所提供的勞動是另一方生產經營活動的組成部分的,可以認定雙方系雇傭關系。
在本案中,被告徐二剛與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構成雇傭關系。具體理由如下:1.被告徐二剛為被告高金商貿公司提供的僅是勞務,而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為其提供報酬,由此可見被告徐二剛的報酬并不是一次性勞動報酬,而是定期給付的勞動報酬;2.被告徐二剛與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存在控制、支配、從屬關系,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安排被告徐二剛送車均明確時間、地點,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也認可其支付給被告徐二剛的運費包含了辦理臨時牌照、吃住等費用,顯然這種運費計算方法以及勞動方式是基于雇主和雇員的關系,雙方之間并不是平等的市場主體,而是控制、支配、從屬的關系;3.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認為其與被告徐二剛之間是運輸合同關系,但如果被告徐二剛是承運人,他卻沒有運輸工具,沒有經營場所,故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的不是雇傭關系,而是運輸關系的主張不成立;4.被告徐二剛與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稱其每年送車千輛,每次有貨都是打電話現找人,考慮到汽車是價值較高的商品,隨機找人送車,不能保證車輛的安全性,顯然被告高金汽車商貿公司所述稱的該種經營方式有違常理,不能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