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海強
乙烯化工在博弈中成熟
■文/陳海強
2010年乙烯化工產品向著良性發展。2011年市場更趨于成熟,熱點與亮點的縱橫交替,博弈與僵持的點綴修飾,始終圍繞平穩快發展理念運行。
2010年乙烯化工產品市場經歷了彷徨、低迷、崛起、炫麗的歷程,隨著需求、經濟等基礎面的改善,以及資源供應方面等條件的完美配合,整個市場向著良性發展,這隨之而來的機遇與挑戰引領石油化工市場走上一個嶄新臺階。
聚乙烯(PE)
2010年聚乙烯行情走勢可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年由于市場普遍對經濟前景存在擔憂,中國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并未帶來行情的大幅上揚,反而新增裝置帶來的供
應壓力彰顯影響。市場表現出下行漫長、反彈短暫的特點。由于高壓聚乙烯供應并未有新的增長,因此整個階段來看,高壓聚乙烯與線性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之間的價差逐漸拉大。高密度中新增產能則在中空/注塑上體現較強,價格始終被壓制在聚乙烯各品種的最底部。

2010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信心增強,穩健的表現帶來更強的經濟支撐力。全球環境看,流動性增大的趨勢加強,通脹壓力合并經濟支撐,聚乙烯市場追隨全球商品市場走勢進入上漲通道。夏季過后,季節性需求復蘇也對聚乙烯行情走高提供了有利的環境。但總體看,全球經濟環境仍處在復蘇狀態,不確定性和市場敏感性都較高,行情波動劇烈,利空因素較容易在這個階段對行情產生大幅擾動。由于10月直至11月上旬,國內聚乙烯市場進入一個急速拉升的通道,投機成分居多,大部分貨源只在經銷商手中流通,并沒有到達終端用戶。進入11月中旬,伴隨愛爾蘭次貸危機爆發和油價大跌的沖擊,一度急升的市場缺乏利好消息指引,凸現了急跌降溫行情。價格沖高回調了1000元~1500元不等,市場人氣低迷,商家以讓價拋貨清庫為主,下游廠家則退場觀望為主。歷經半個月的強烈震撼,處于箱體盤整狀態。
聚丙烯(PP)
2010年上半年開始聚丙烯價格沖到高點后就轉向下跌,隨后報價雖略有反彈,但很快在原油連續下跌的打壓下繼續下滑。下游需求跟進不足的現狀讓市場價格上漲無力,逐漸增多的庫存也使得商家銷售壓力加大。4月市場價格沖高回落,炒作上漲氣氛在無需求拉動情況下難以延續,而過快的上漲在缺乏利好支撐的狀況下也必然導致價格迅速回落。再加之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使股市和商品市場大幅下滑,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成為聚丙烯市場的最大隱患,悲觀心態一直籠罩市場。
PP下跌行情終于在2010年7月下旬結束,臨近月底原油帶動市場大幅竄漲,結束了近4個月的熊市。尤其是10月國內大部分地區市場強勢升溫,價格相應沖高1500元~2000元/噸,市場成交放大。進入11月上旬,受資源供應充裕和獲利了結心態加重的拖累,市場迅速降溫,價格回調了1500元,成交趨軟。介于通貨膨脹預期加劇和經濟預期向好,以及因外盤高企和石化推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另外廣州石化減產和茂名石化裝置檢修,后續資源供應吃緊等因素考慮,12月上旬聚丙烯呈現觸底反彈的小行情。但中間也不排除震蕩調整格局,總體是強勢震蕩上行為主。

2010年國內市場價格走勢圖

2010年國內市場價格走勢圖
純苯
2010年純苯以5-6月份為分水嶺,整體體現出前高后低的走勢。上半年受經濟刺激及其他一系列復蘇政策的利好支撐,整體運行相對高位。1-5月初,走勢呈現出從2009年底的復蘇高點回落態勢,區間在6000元~8000元/噸之內運行。5月中旬受歐盟債務危機的沖擊,隨油價、外盤大幅下挫深度盤整。其中中石化純苯共下調7次計2000元/噸,月跌幅達到25%。隨后行情回歸至以前正常運行的軌道上來,相對溫和的上漲、盤整,整個區間趨向于窄幅。6月中旬開始,行情小幅度盤整上行,整體走勢較為緩和,區間在6000元~7200元/噸。本年度最高點在年初的8000元/噸左右,最低點在5月底6月初的5900元/噸左右。
甲苯、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市場進入2010年,因為對市場需求旺季預期向好,4月份之前國內兩苯市場呈現盤高態勢,大多商家積極涌入,在推漲市場行情的同時亦推高了整體庫存量。然而突如其來的歐元區債務危機引發金融市場恐慌,國際原油進入5月不斷跳水,大宗商品全線下跌,國內華東市場甲苯主流低端商談下探至5850元/噸,較上半年高端價位7500元/噸跌幅達22%,溶劑二甲苯主流商談低端至6050元/噸,較高端價位7500元/噸跌幅達19.3%。
5-8月雖適臨需求旺季,但利空信息遍布,加之經濟危機籠罩,市場整體呈現旺季難旺的局勢。整體走勢多僵持盤整。進入9月和10月因國內雙節備貨支撐,市場商談順勢跟漲,但整體交投仍以僵持氛圍居多,市場在一定價位止漲盤整。進入11月份市場商談迎來10月后行情的“第二春”,受美元弱勢和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油價連續沖高,以及外盤高位上行,國內兩苯受多方利好刺激寬幅拉漲。
苯乙烯
2010年度,國內苯乙烯市場呈現一個“V”型走勢。受原油、純苯及SM外盤連續上漲帶動,2010年初,國內市場開盤走漲。3月中上旬,各地市場超供壓力及終端需求恢復緩慢,導致市場心態脆弱,商談區間最低下探至9700元~9750元/噸。隨著內外盤純苯觸底反彈,低倉位業內人士適度進場補倉,主流市場江蘇價位重返萬元關口。受此提振,各地市場普漲。5月中旬開始,受歐元區債務危機及美國經濟數據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國內市場開始了為期近4個月之久的低位震蕩行情。其間,歐美亞純苯、苯乙烯市場暴跌不止、主流商談區間屢創新低,并最終演變為恐慌性拋盤;國內主流商家則順勢而為,大舉做空。
2010年7月15日前后,江蘇市場最低觸及7550元/噸的價位。稍后,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緩解,油價緩慢回升,市場心態慢慢復蘇,國內商談價位緩慢回升。11月份,美國寬松量化貨幣政策的出臺導致美元貶值的預期增強,對美元失去信心的市場市場人士將資金從外匯市場轉向石油期貨市場,從而油價持續刷新25個月新高。受此影響,國內市場快速啟動,全線反彈。
乙二醇
2010年第一季度處于傳統的需求淡季,乙二醇市場保持一個高水平震蕩。主要是乙烯、原油價格反彈,以及業者良好的心態,投機興趣濃,尤其對中遠期的船貨興趣明顯,因此投機者入市大量采購,高點漲至8900元/噸。第二季度,歐洲債務危機四處蔓延,美元大幅升值使的國際原油價格直線下滑,國內乙二醇市場先漲后跌。6月份,跌勢有所放緩,但是大局依然陰霾,市場上沖乏力,于是市場進入震蕩盤整期。
2010年乙二醇市場價格一直處于相對低位,下游聚酯企業在限電結束后采購力度加大,節后持貨方惜售待漲,臺灣地區由于1/2號裝置的停車合約或供應緊張,下游供不應求,雖然乙烯由于臺塑開車和伊朗供應的增加導致市場大幅下跌,但是未能抑制市場的漲勢。10月中旬,央行為了抑制通脹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基準利率25個基準點,而且此時鄭州棉花期貨持續上漲,PTA也由于供應緊張不斷走高,MEG商家保持較好心態,11月初市場再次出現反彈跡象,12月份因國內石化企業多套裝置,市場資源供應銳減,市場行情有望乘勝追擊,再創新高。
二乙二醇
2010年度二乙二醇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二乙二醇上半年受制于高位庫存,市場平淡如水,一直徘徊在低谷,5-6月份最低點到7500元~7600元/噸,因下游樹脂行業處于淡季,市場貨源居多且市場投機炒作熱情降溫,二甘醇不溫不火拉漲乏力,低端走量為主。
二乙二醇2010年度真正的轉折點在于7月份臺塑裝置連續兩次起火,二甘醇供應量在7-9月份供應量大幅縮減。因臺灣貨在每月進口量占據市場30%左右份額,在臺塑裝置故障后,部分貿易商對后市供應堪憂,紛紛捂貨不出,價格也是由此為基點連續刷新年內高點。市場震蕩向上,下半年最高點觸及11000元/噸,市場人士也在恐慌猶豫中不斷跟進。
2010年乙烯化工產品市場是一個盤整修復的時期,也慢慢的從金融危機的低迷中走了出來。隨著需求、經濟等基礎面的改善,以及資源供應方面等條件的逐步恢復,整個市場向著良性發展,這隨之而來的機遇與挑戰都將引領2011年市場走上一個嶄新臺階,但是歐洲的金融危機和國內的通貨膨脹,依然為2011年的石化產品市場埋下了一定的風險隱患。
2011年經濟環境將趨于穩定。對于聚乙烯行業而言,產能增長周期雖未結束,但增長速度放緩,供應壓力不會太過明顯,左右市場的主要因素將會轉變。從油價方面來看,盡管油價會因為美元走軟而繼續上揚,但人民幣匯率改革將繼續,與美元同步推高原料價格的情況有可能緩和,而同樣流動性過剩的中國市場會出現新的局面。


2010年1-10月份國內塑料制品產量
2011年預計持續2010年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而農副產品的上漲對CPI影響過大,預計也會受到重點調控。由此被擠壓到市場的資金會尋找新的投機熱點,相對上游的化工原料可能會成為目標,聚乙烯相關的線性聚乙烯期貨逐步壯大,但仍然不足以擺脫少數大規模資金的影響,預計會成為游資炒作熱點。
資金因素會有很大可能成為2011年行情判斷波動的關鍵。從聚乙烯行業結構來說,國產料主要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以及其合資企業控制,產銷渠道成熟,中間操作環節有限。但進口料隨著對外貿易的開放和發展,活躍度將進一步提高,也意味著資金操作靈活性較大。如果資金投資因素對行情產生關鍵性影響,始發點將從進口料開始。2011年可能會形成風險偏大的波動性上漲走勢。
聚丙烯市場由于新增產能集中投產,而需求增加跟不上供應增加速度,市場在一段時間內處于供大于求局面,壓制了價格快速上漲。2011年全球仍將面臨通脹困擾,聚丙烯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油價格,而原油價格的走勢仍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元的走勢。因此美元何時觸底反彈成為決定大宗商品走勢的關鍵。由于原油已經攀升至產油國和需求國都認為相對合理的價位,預計2011年的聚丙烯價格因原油支撐而走高的幅度要小于2010年。
與此同時,2011年新投產的大唐多倫、神華寧煤等聚丙烯裝置的開車情況仍有不確定性,使得聚丙烯因供需情況導致溢價空間也存在變數。因此,2011年市場格局將是震蕩上行局面。
上半年純苯、甲苯、二甲苯的走勢仍呈現出窄幅盤整態勢。一方面受通脹影響,亞洲外盤與原油的走勢仍會在高位運行,對國內市場有較好的支撐。另一方面供應量在短期內會有上升,且一季度需求難放量,將一定程度上抑制漲幅。但下半年來自看,整體供需方面變化不大,供應量的上升,能夠有相對應的下游需求進行消化。因此在排除掉其他外圍因素的影響之后,國內純苯、甲苯、二甲苯的走勢仍能夠保持大宗原料相對穩定的一個狀態運行。
苯乙烯市場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危機過后的全球經濟,盡管恢復的過程一波三折,但總體向好發展。美國寬松量化的貨幣政策導致業內人士對2011年美元貶值、通脹的預期增強,從而原油可能維持高位徘徊,并由此帶動大宗商品維持高位運行。從商家持貨成本看,當前國內商家所接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船貨成本價位基本在1300美元~1320美元CFR中國間。由此,綜合各方面考慮,2011年度苯乙烯市場全年價位有望在萬元以上運行,并突破2010年的市場高點。
受國內聚酯產業高速增長的拉動,國內市場對乙二醇的消費量迅猛增長。據海關統計,2010年1-9月進口量為509.58萬噸,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36%。由此可見,2011年進口貨物仍然是市場的主力軍,市場主要力量還是在于港口的供需情況。另外國內外金融大壞境以及原油市場等風吹草動也勢必影響乙二醇市場走勢。從2010年前三季度看,經濟數據不斷增長,經濟發展逐步加快的腳步仍是全球發展的主流。預計2011年全球走勢依舊溫和向好,2011年乙二醇市場會繼續高頻率波動為主。
2011年二乙二醇市場價格雖處于高端,但終端需求對高價抵觸情緒較為明顯,加之后期供應面將陸續跟上,下游需求將逐漸趨于淡季,供過于求局面也將顯現。從高價二甘醇可以看得出,成交量萎縮明顯,買家追高心態謹慎,基本隨拿隨用,且二甘醇和乙二醇差價明顯,部分樹脂工廠則選擇替代品中和高成本,所以2011年市場在高成本和低需求的博弈中,難有突出表現,頻繁震蕩格局為主調。
2011年石化產品市場將是一個上升期,隨著原油價格的盤整上升,石化價格也將震蕩上行。但是隨著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進一步促進,以及通貨膨脹的上升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加之社會閑散資金的進入,使得2011年的石化市場將更加動蕩,市場運作風險將大于2010年的石化市場。
通過對國家總體經濟形勢深度分析及對 “十二五”規劃的解讀,將有助于我們更好、更準切的把握2011年經濟形勢、理解和解讀政策、規避風險、尋找商機。介于諸多因素的支撐,2011年整個乙烯化工板塊市場逐步趨于成熟,市場走勢趨于合理和穩健,熱點與亮點的縱橫交替,博弈與僵持的點綴修飾,始終圍繞平穩快發展、和諧高創新這個理念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