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立波 姜振國 何天林
吉化:煉量上千萬 奮進新起點
■文/馮立波 姜振國 何天林

調整生產結構,提升發展質量,追求持續發展。在“十一五”的輝煌中,吉林石化以邁上千萬噸煉油臺階的發展業績,將筑起企業“十二五”科學發展的嶄新格局。
2010年11月10日下午4時,隨著120萬噸/年汽油加氫精制裝置產出合格產品,吉林石化汽柴油產品質量升級和煉油結構調整項目6套主體裝置及其配套工程全部一次開車成功,煉油新老裝置實現平穩過渡。吉林石化原油加工能力由750萬噸/年提高到了1000萬噸/年。
千萬噸煉油項目勝利投產,標志著吉林石化“十一五”期間在結構調整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接收和加煉俄油、實施煉油業務整體優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2007年6月,吉林石化兩大公司重組整合。確定企業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吉林石化將目光鎖定在“千萬噸煉油”項目。
突破原油加工能力不足的瓶頸,有效解決煉油裝置規模小、能耗高、產品結構不合理、摻煉俄羅斯原油裝置腐蝕嚴重等問題,吉林石化期待掀開結構調整新篇章。
2009年7月17日,仲夏江城,天藍水碧。中國石油集團領導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領導,共同為吉林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擴建暨40萬噸/年ABS建設項目奠基。
吉林石化總經理王光軍在奠基儀式上神情莊重、語氣堅定:“我們將緊緊抓住企業發展的難得機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堅持高質量建好項目,高水平開好裝置,高標準抓好管理,全力打造安全工程、優質工程、高效工程、節約工程,努力提升企業實力,帶動周邊經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中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做出新的貢獻?!?/p>
2009年11月,中國石油集團確定了吉林石化“千萬噸煉油規模、百萬噸乙烯能力、國家碳纖維研發生產中心、中國石油東北地區碳四和碳五資源集聚加工基地”的發展定位。
千萬噸煉油擴建項目的啟動實施,使吉林石化跨入了第五發展階段。攀登千萬噸煉油臺階、打造千億元級產業基地為目標,加快推進公司第五發展階段進程。公司力爭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實現4個發展定位規劃,形成以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為龍頭,以百萬噸ABS、百萬噸聚乙烯、40萬噸合成橡膠等為主體的合成材料基地,建成千噸級碳纖維生產裝置,實現中國石油東北地區碳四、碳五資源集聚加工,力爭商品總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水平,利稅達到100億元以上,努力把吉林石化建設成為核心業務突出、主導產品集約、競爭優勢明顯、發展能力充足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躋身國內煉化行業前列。
2010年成了吉林石化的“建設年”。員工們信心堅定,步履堅實。
舉全公司之力,扎實推進這一事關吉林石化前途命運的龍頭工程。公司要求干部員工嚴格按照“方案可行、目標受控、質量保障、成績突出”的要求,加強現場安全管理、施工質量檢查和項目進度控制,把千萬噸煉油改造項目打造成安全、優質、高效、節約工程。
公司動員一切力量,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工程管理部以指揮、協調、組織、控制為主要任務,從開工之日就將全體人員分布在各施工現場,掃清施工障礙,科學推進建設進程。工程質量監督站嚴格全過程質量監督控制,促進了工程質量的穩步提升。安全環保處抽調力量派駐現場安全監督,24小時跟蹤監察,為打造安全工程做出了貢獻。科技與規劃發展處精心組織施工技術方案優化、加強項目建設服務。商務管理處及時啟動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電子商務部將力量投放到協調設計、施工和供應工作,成立催貨小組,加大催貨力度,保證全部設備和材料按期到貨。
2009年,經過100天的施工奮戰,承擔煉油廠全廠動力風供應的第三空壓站改造工程完工。常減壓裝置主要設備基礎等土建工程大部分完成,兩臺關鍵設備常壓爐和減壓爐進入現場制作階段。催化裂化裝置的再生器基礎框架完成,硫黃回收裝置設備全部到達現場,千萬噸煉油項目初現雛形。
2010年6月9日,吉林石化千萬噸煉油擴建項目2010年“百日會戰”動員大會召開,千萬噸煉油擴建項目進入全面攻堅階段。千萬噸煉油項目的6個主體裝置分散在煉油廠內的不同區域。部分新裝置要建在原來的老裝置拆除后留下的空地上,地下障礙物多,水電氣等公用工程也與生產裝置緊密相連,稍有不慎就會威脅到煉油廠的正常生產。特別是外管廊施工,一度成為煉油項目建設的難點。
為保證建設進度,工程項目部統一協調,監理單位組織工廠、設計、供應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科學設計施工方案,建設難點最終變為了項目建設的亮點。
回顧項目建設歷程,參建單位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吉林石化副總經理李純在項目總結表彰大會上說,參建單位領導高度重視,親臨一線坐鎮指揮,有效調動施工資源,加快了項目建設進程。中油一建在安裝的關鍵階段,陸續從洛陽基地和安陽基地抽調640人到達催化現場參加施工。中油六建針對加氫裝置焊接要求高的特點,從全公司抽調高水平焊工66人,并派技術專家和施工專家現場指導。化建公司及時優化施工資源,強化了項目的執行力。吉林夢溪公司和北京興油公司兩家監理單位,認真履行監理職責,發揮業主參謀和助手作用,促進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參建單位以全力以赴、只爭朝夕的精神,克服工期緊、工程量大、設備訂貨周期長、冬季無法施工等諸多困難,高水平規劃、高質量設計、高標準施工,狠抓安全、質量、進度,步步嚴格確認,項目實施全過程受控,千萬噸煉油裝置終于在群山環抱的松江之畔巍然屹立。
歷時一年多的建設施工,吉林石化迎來了收獲的季節。2010年5月18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年產2萬噸硫黃回收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吉林石化項目建設堅持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
堅決實現全部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公司“三查四定”技術培訓和生產準備工作齊頭并進。計劃經營處和生產運行處根據全區物料平衡和生產流程,制定了煉油項目投產的總體控制計劃。煉油廠克服人員緊張的困難,提早介入項目建設,開展“三查四定”工作,提前消除了生產隱患。啟動“全員素質提升”工程,鎖定全員“充電”目標,煉油廠為千萬噸煉油項目投產,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的員工隊伍。
遵循“單機試車要早,聯動試車要全”的原則,公司煉油廠淡化中交概念,與施工合理交叉,創造條件分區提前組織試車工作。參加試車、開車的干部員工發揚吉林石化“四種精神”,晝夜駐守在設備現場,全面檢查新裝置存在的各類問題。他們采取銷號管理辦法,對發現的問題統計造冊,跟蹤整改。
在生產準備的那些日子里,全體參戰員工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有的員工更是連續多日不回家。正是這種超常規的工作,正是參戰員工這種忘我的艱苦創業,才迎來了千萬噸煉油項目開車投產的歡慶時刻。
深秋的吉林,滿目金黃。9月末以來,千萬噸煉油項目相繼開車的消息接踵而來,吉林石化向“十二五”開局獻上了厚禮。9月26日,年產60萬噸氣體分餾裝置生產出合格的丙烯產品,吉林石化千萬噸煉油擴建工程第二套裝置實現一次開車成功。10月8日,年產160萬噸柴油加氫裝置生產出的柴油組分硫含量低于350ppm,硫含量符合國Ⅲ標準,既滿足了汽柴油質量升級的需要,又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吉林石化千萬噸煉油擴建工程第三套裝置實現一次開車成功。10月16日,年產600萬噸常減壓裝置一次開車成功。11月6日,年產14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一次開車成功。11月10日,吉林石化迎來了第五發展階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在公司上下的共同注視中,千萬噸煉油項目最后一套裝置——年產120萬噸汽油加氫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報捷!吉林石化千萬噸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報捷!吉林石化向打造千億元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自項目批復到建成投產,吉林石化只用了15個月的時間。
15個月,只有450天。在450個日日夜夜的建設征程上,凝聚的卻是吉林石化5.5萬名員工熱切的目光。吉林石化干部員工帶著發展的渴望,團結一心,艱苦奮戰,取得了項目建設的全面勝利。
千萬噸煉油擴建項目的勝利投產,意義不僅在于吉林石化在加快推進結構調整過程中取得重大突破,為吉林石化“十一五”發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而且在于為吉林石化的可持續發展安上了一臺動力強勁的引擎。邁上千萬噸煉油臺階的吉林石化,必將在“十二五”發展中,走出一條高端化、差別化發展道路,建設成為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水平,年稅金達100億元以上,核心業務突出、主導產品集約、競爭優勢明顯、發展能力充足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
展望“十二五”新的發展機遇,吉林石化以昂揚的姿態,站在了可持續發展的新起點上。
本文圖片均由何天林提供

鏈接
吉林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擴建項目
吉林石化公司1000萬噸/年煉油擴建項目,是中國石油建設東北油氣戰略通道、調整吉林地區煉油產業布局的重點工程,更是吉林石化做大做強主營業務、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龍頭工程,標志著吉林石化已步發展歷史上的第五個階段。
項目包括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氣體分餾、柴油加氫、汽油加氫和硫黃回收6個子項目。項目投產后,吉林石化實現了汽柴油質量的全面升級,進一步提高了煉化一體化程度,煉油原料配比也更加靈活,產品結構更加優化,每年可增產乙烯原料及丙烯等化工原料86萬噸,有利于上下游裝置的生產優化,從而帶動乙烯、丙烯等下游裝置的高負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