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鄭薦平
主攻沿海,創新轉型
文/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鄭薦平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主攻沿海、創新轉型”為主線,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優化區域環境,著力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
展 望“十二五”,臺州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攻堅期,沿海開發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市化互動發展的結構調整期,這是臺州建設發展的黃金期。
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實現開門紅尤為重要。臺州要按照“四大”戰略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主攻沿海、創新轉型”為主線,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優化區域環境,著力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為“十二五”臺州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開好頭、起好步。
全力主攻沿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沿海產業帶是臺州經濟工作的主戰場,是當前和“十二五”期間臺州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頭戲。一是狠抓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建設。健全組織管理機構,明確集聚區產業發展導向,研究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努力將集聚區打造成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區。二是突出大項目帶動。重中之重是抓好煉化一體化項目落地及國家級醫化園區、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基地等建設。同時加大產業招商、人才招商力度,爭取引進一批世界500強、央企等產業大項目。三是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加快灘涂圍墾,拉大基礎框架,加快推進交通網、水網、信息網等設施建設。
狠抓項目建設,注入經濟提升新動力。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2011年臺州重點建設投資方向主要為能源電網、公路交通、城市基礎設施、水利等領域。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將以列入上報國家和省審批、核準的項目前期工作計劃以及全市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計劃這三個計劃為抓手。一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編制,確保項目滾動推進。重點建設推進將以“三個千億”項目為基礎,根據項目前期進度,實行滾動推進。二是抓住重點,全力推進“四個一批”項目建設。竣工投運一批:椒江十一塘、路橋黃礁涂、臨海北洋涂圍墾,臺金高速公路東延段、104國道溫嶺澤國段連接線、74省道三門縣城過境段、臺州汽車客運總站等工程。加快續建一批:75/74省道南延,柵嶺汪排澇調蓄工程,三門核電一期、仙居抽水蓄能電站,臺州恩澤醫療中心及中央商務區等工程。啟動開工一批:沿海高速、金臺鐵路、臺金高速市區連接線、臺州港臨海(頭門)港區一期工程、臺州第二發電廠、甬臺溫天然氣管道臺州段、臺州大港灣圍填海、臺州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等工程。深化前期一批:加快推進臺州煉化一體化、臺州新機場、臺州石化鐵路支線、臺州沿海風電場、朱溪水庫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三是破解難題,緩解瓶頸制約。想方設法破解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加強重點建設項目綜合協調,妥善做好政策處理等工作。

突出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結構新轉變。轉型升級是貫穿2011年和“十二五”的工作主線。近期重點要抓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推動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提升。研究出臺產業集群配套扶持政策,強化上市(龍頭)企業對本行業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骨干企業在研發設計、品牌營銷、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率先示范作用,形成一枝紅杏帶動滿園春色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快創建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選準發展重點,突出特色優勢,重點培育扶持物流園區、總部基地、商貿綜合體、旅游休閑度假區、新型專業市場以及金融業服務集聚區。三是扎實推進農業“兩區”(現代農業園區及糧食功能區)建設。建設和完善一批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主導產業示范區、特色農業精品區;整合中央農資綜合直補和良種補貼資金,順利推進糧食功能區建設。
統籌區域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亮點。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努力打造經濟新增長極。一是發展海洋經濟,推進臨港先進制造業、海洋服務業、海洋新興產業等臨港產業基地建設,加快港區綜合開發,將濱海打造成重要的臨港工業與物流基地、海洋漁業與海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海洋旅游基地。二是做強城市經濟,重點培育和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貿、總部經濟等服務業,以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增強中心城市的龍頭帶動輻射能力。三是培育城鎮經濟,積極引導人口、產業及各類資源向中心鎮集聚,形成產業發展促進人口集聚,人口集聚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和二、三產業聯動發展路徑,推進“工業進園區、農業進基地、住宅進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