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聯合執法取締“黑診所”
前不久的一天傍晚,當很多人工作一天準備下班回家的時候,一支由藥監人員、衛生人員、公安人員和當地政府人員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正集結在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派出所院內,緊張地清點著人員、裝備和車輛,一次打擊“黑藥店、黑診所”的聯合執法行動即將展開。這是一次通過被稱為基層藥監“偵察兵”的專職協管員仔細摸底,偵察鎖定目標的“打二黑”行動。
近幾年來,隨著昌平區經濟的不斷發展,回龍觀、東小口等地區外來人口迅速增多,原來聚集在沙河的外來人口由于拆遷,大部分向附近的回龍觀、東小口轉移。而這些地區的外來人員往往收入不高,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不強,只圖便宜、便捷,往往不太關注藥店、診所是否合法。這為無證經營違法行為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偷偷無證行醫售藥,還有個別已被取消資格的藥品銷售網點仍打著銷售網點的招牌,招搖撞騙。
面對這一新的動向,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昌平分局高度重視,將打擊“黑藥店、黑診所”行動列為常態工作,每年定期組織開展“打二黑”行動。北京市藥監局昌平分局局長張愛華多次掛帥,在夜晚對轄區內鎮、街道進行地毯式檢查。此外,該分局積極發揮藥品專管員在基層摸底工作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大對人口密集區域非法經營的打擊力度。本次聯合執法的“打二黑”行動,正是針對回龍觀鎮定福黃莊、史各莊及二撥子等地區的“黑藥店、黑診所”展開的。
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摸清“黑藥店、黑診所”的底細,是“打二黑”行動成敗的關鍵因素。一直以來,昌平區因其宜人的自然環境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著國內外投資者來這里購房置業、投資辦廠。這極大地促進了昌平區的經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給行政部門的服務和監管帶來了新問題。目前,昌平區共有“三品一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6000余家,北京市藥監局昌平分局的工作人員才40多人,監管人力與監管對象的比例高達1∶150。不難看出,薄弱的監管力量與數目龐大的監管對象極不匹配。面對這種不利的、在短時間內難以扭轉的監管局面,北京市藥監局昌平分局一方面要求每位同志精業務、講奉獻,頂住壓力做好轄區藥品監管工作,另一方面積極探索,以求緩解這種工作量與監管人員比例嚴重倒掛的被動局面。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2006年,一支由17人組成的藥品專職協管員隊伍正式成立。
17名藥品專管員加入到藥品監管的隊伍中,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北京市藥監局昌平分局的監管觸角,彌補了基層藥品監管網中存在盲點和薄弱環節的不足。由于專管員們來自基層,工作地又設立在各鎮(街),所以他們往往更熟悉當地情況,通過對專管員的業務培訓,使得專管員成為基層藥品監管的生力軍。此次“打二黑”行動摸底這一重要任務正是由專管員擔當的。在摸底前,該局組織專管員召開專門的摸底工作培訓會,對“黑藥店、黑診所”逃避執法的慣常手法進行深入分析,設計摸底的基本流程,強調摸底過程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在摸底行動進行中,專管員首先聯系各村藥情信息員,對各自轄區的基本情況做初步的了解,然后針對反映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人口密集區以及以往出現過“黑藥店、黑診所”的地區進行地毯式暗查。由于很多“黑藥店、黑診所”都采用白天關門、夜間營業這一逃避日常監督檢查的做法,藥品專管員一般都選擇在夜晚開展摸底工作。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專管員們經常是只身一人在“黑藥店、黑診所”周圍觀察。很多時候,為了確定違法事實,他們要進行長時間、反復的觀察,在必要的時候,也會聯系所在村、藥監分局或衛生局進行信息確認。對藥情信息員反映問題較少的地區,專管員們會繼續與藥情信息員進行溝通,不定時進行突擊暗查。專管員會將摸清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對于“黑藥店、黑診所”周圍環境復雜的,還會畫好線路圖,以便“打二黑”行動順利開展。在摸底期間,該局高度關注專管員們的自身安全,反復強調摸底工作中的注意事項,禁止個人進入“黑藥店、黑診所”進行調查。
當晚18點整,“打二黑”聯合執法隊伍按時集結完畢,“打二黑”特別行動正式打響。由藥品專管員擔當向導,指引執法隊伍駛向目的地。當車隊駛入某村主干街道時,發現村中有許多房屋翻新增建,街道顯得非常狹窄擁擠,在經過10分鐘的緩慢行駛后,車隊漸漸靠近了此次“打二黑”行動的第一個目的地。在這個街道盡頭的一個出租院門前,隊員們看到門前擺著一個自制的木板,上面明目張膽地寫著“診所”,里面只有一間屋子亮著燈,門楣上掛著紅十字標示,半開著門。車一到大院前,未等停穩,執法人員就迅速下車,沖進亮燈的小屋。他們發現簡陋的小屋內擺放著輸液架、各種藥品及桌椅、床等必備的經營設備、設施,但未發現任何證照的蹤影,很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無證非法行醫售藥的場所。就在執法人員沖進小屋的同時,突然有一個小男孩哭著跑向出租房后面的另一個大院內,嘴里還喊著:“媽媽,他們來了。”執法人員立刻意識到,這個“媽媽”很有可能就是這個黑診所的非法經營者。于是,執法人員迅速尾隨這個小男孩到了后面的大院內。不出所料,一位婦女在聽到這個男孩的哭喊后,跑了出來,她就是這個黑診所的經營者。當執法人員按照程序告知她無證行醫售藥將要被予以取締時,她大聲哭喊,并躺在地上,不配合執法人員在執法文書上簽字,執法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這樣的情況,在以往的“打二黑”執法中會經常遇到。有一次,當執法人員到達某黑藥店時,經營者故意佯稱自己是鄰居,趁執法人員不注意,溜進了一個有10多間房子的出租大院。根據執法程序,違法者必須在執法文書上簽字,方可依法取締。而嫌疑人躲進的這個出租大院,里面居住的大多都是熟識她的人或者她的親友,他們都不愿意指認嫌疑人。面對這種情況,藥品專管員聯系村委會、藥情信息員,通過進一步的確認,查明剛剛躲進出租大院的那個人就是該店的經營者。執法人員挨戶查找,終于在一間不足10平米的出租房里找到了嫌疑人。當時,屋里還有一男一女,男的正用菜刀砍東西,女的嘴上還念念有詞,臉上顯露出不耐煩的表情。面對這種場景,藥監執法人員與藥品專管員禮貌地問侯后,在門口向屋內三人耐心地講解無證經營的危害,以及公民配合執法的義務。就這樣,經過了近半小時的溝通,那位嫌疑人終于承認了自己無證經營的違法事實。
而這一次,執法人員遇上的非法經營者無理取鬧,通過跪求哭訴、尋死覓活、胡攪蠻纏等方式阻撓執法。為了防止她有其他過激行為,聯合執法小隊決定,留下一部分執法人員繼續做思想工作,按執法程序圓滿完成取締工作,其余的執法人員立即開赴另一目標地。在后來的半個多小時里,留下來的執法人員反復給她做思想工作,進一步告訴她違法行醫售藥的行為對家庭和社會的危害,以及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政策。最終該店經營者在執法文書上簽了字。
當晚,“打二黑”行動持續到了夜里11點多,歷時5個多小時,在藥監部門、衛生部門、公安部門及鎮政府的通力協作下,聯合執法隊伍共依法取締“黑藥店、黑診所”8家,沒收藥品400余種,醫療器械20余種,約合人民幣1萬余元,嚴厲地打擊了非法行醫售藥違法行為,進一步震懾了不法分子。雖是一夜的忙碌、緊張,但所有執法人員絲毫沒有倦怠,因為大家心中都有一個信念——堅決打擊非法行醫售藥違法行為,讓轄區老百姓吃上放心藥,是監管部門的光榮使命與驕傲。
據統計,在2009、2010年兩年里,北京市藥監局昌平分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136人次,開展“打二黑”行動64次。其中會同衛生、公安、鎮政府、工商、城管等部門進行聯合執法28次,共取締“黑藥店、黑診所”等違法經營藥品場所194個,沒收藥品2500余種,折合人民幣7.6萬余元。這期間,轄區17名藥品專管員冒著危險,深入到各鎮、街道進行“打二黑”摸底工作,為執法部門準確、高效打擊“黑藥店、黑診所”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保障廣大群眾就醫、用藥安全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藥監人員沒收非法經營的藥品

▲“打二黑”中沒收的藥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