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藥監人員與社區綜治工作中心領導及企業代表座談
近年來,隨著大興區經濟的發展,該區城鎮化步伐加快,也給藥監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在該區農村及城鄉結合部,特別是暫住人口聚集地區,無證行醫售藥行為和制售假劣藥品案件時有發生。面對這種新動向,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大興分局借助“村莊社區化管理”優勢,將藥品安全監管納入“村莊社區化管理”,有效地減少了監管資源的浪費,增大用藥安全系數,提高百姓用藥安全意識,創造了一個讓老百姓放心用藥的良好環境。
大興區總面積1036平方公里,現有120余萬人,下轄1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北部5個鎮位于大興、亦莊兩個新城之間,與朝陽、豐臺兩區相連,原有村莊130個,社區 37個,截至去年底,北部5個鎮共有人口60.1萬人,占全區人口總數的50.2%。其中,流動人口43.3萬人,占該地區人口總數的65.6%,占全區流動人口總數的73.5%,是典型的城鄉結合地區。
大興區共有藥店499家。藥品批發企業13家,診所約有120家,衛生室約有130家,大多分布在城鄉及鎮與鎮的結合部,如西紅門、舊宮、瀛海、黃村、安定5個鎮約占全區藥店、診所的47%。西紅門鎮共有藥店92家,占全區18.4%;診所15家,占全區12.5%,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衛生室3個。由于大興區有幾十萬流動人口和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在農村及城鄉結合部,特別是暫住人口聚集地區,制售假劣藥品案件時有發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無證銷售藥品、無證行醫等問題。
北京市藥監局大興分局在職職工為37人,卻要面對各類監管對象1800余家,監管力量明顯不足。在“村莊社區化管理”未實行之前,藥監人員對農村“三品一械”的監管主要依靠驗收、換證、認證及日常監督等工作來合并執行,而且檢查內容基本上是固定模式。但是,時間一長,企業對監管工作方式方法也基本掌握,從而在應付檢查中出現了偷梁換柱,弄虛作假的現象。如在驗收中發現有假人員、假地址、假證件、假證明等。還有的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存在藥師不在崗銷售處方藥、不具備上崗資格的人員在藥店賣藥等現象。
此外,大興區原有390人通過北京地區縣以下農村經營企業藥學考試合格的從業人員,這些人員一直在在大興轄區內除黃村鎮以外的13個鎮的藥店中擔任藥師職務。但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轄區內百姓不斷增多,藥品需求量加大,這些農村藥師已不能再勝任藥師崗位。
藥品經營是個特殊行業,對人員專業素質要求較高。人員流動頻繁,勢必影響企業管理質量。2007年大興區各類藥企變更質量管理人員46次,2008年為39次,2009年為51次。人才流動過于頻繁導致企業服務水平下滑,也給藥品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
如何在有限的監管力量條件下,實現有力、有效的藥品監管?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大興分局抓住大興區開展“村莊社區化管理”的機遇,將“村莊社區化管理”的做法與藥品安全監管有機結合起來,并納入其管理當中?!按迩f社區化管理”即:“治安防范常態化、矛盾調處及時化、房屋出租規范化、村民管理自治化”。治安防范常態化從安全是群眾最大的公共需求出發,把生活在村莊內的所有人員全部納入村莊治安防范的服務范圍。矛盾調處及時化,要求民調員全部入村駐室,及時化解各類鄰里糾紛、社會矛盾。房屋出租管理規范化是將村內所有出租房屋統一編號、統一電子存檔備案,實行旅店式登記管理。村民管理自治化推行了村干部動議、聯席會合議、黨員會復議、鎮黨委政府審核、村民代表決議“四議一審”的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流程,使村干部辦事用心、黨員上心、村民放心。
北京市藥監局大興分局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主動爭取地方政府支持,不斷完善“地方政府負總責,各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建設。在該分局的努力下,大興區區委、區政府將藥品安全納入各鎮、街道辦事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
北京市藥監局大興分局針對人員少、監管面大的問題,明確責任,將各科室人員統一劃分成6個組,實行區域包片負責制,檢查“三品一械”市場。同時該分局不斷加強與各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加強對鄉村內的零售藥店檢查監督的力度。為充分發揮三級監督網的作用,該分局將各鎮主管鎮長、8個衛生監督站執法人員、各鎮衛生院主管院長聘為藥品協管員,參與“三品一械”監督執法及宣傳活動。
在開展打擊“黑診所、黑藥店”專項行動中,在嚴查非法存放、散發藥品小廣告和非法收購藥品行動中以及打擊以“義診”、“免費體檢”為名進行藥品推銷的活動中,均得到了該區各級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也贏得了老百姓的贊譽。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該分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23人次,完成了西紅門鎮16個村的專項治理工作。共取締“黑診所”1戶次、成人保健用品店無證經營藥品6戶次,發放《不得違法經營藥品的告知書》350張,張貼《違法經營使用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告知書》21張,查沒違法經營藥械、保健品貨值金額8萬余元。近日,該分局對100家零售藥店、診所、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品零售網點和500多名老百姓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用藥安全狀況滿意率達90%以上。
保護老百姓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高百姓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和素質,宣傳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該分局聯合衛生監督站、西紅門鎮政府綜治辦及西紅門鎮醫院等單位,在城鄉結合部、外來人口密集地區——廡店開展了以“關愛公眾健康,嚴厲打擊黑藥店、黑診所”宣傳日活動。在活動期間,工作人員共發放安全用藥手冊、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冊以及宣傳材料1.28萬本,出動宣傳車8輛,現場解答藥事法律法規、安全用藥用械知識、相關咨詢等3000余人次。由于各部門積極配合,組織嚴密,行動一致,鄉村存在“黑診所、黑藥店”及違法違規從事醫藥經營活動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較好地凈化了當地老百姓的用藥環境。
2011年年初,該分局與村委會、兄弟單位及相關媒體分別簽訂了聯合開展宣傳工作的協議,并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該分局與村委會合作,到鄉間集市宣傳“嚴禁以社區宣傳、健康講座等形式銷售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
目前,社會上流行采用“免費體驗”方式推銷醫療器械產品,在免費體驗的幌子下,許多百姓上當受騙。這種現象在大興區也時有出現。對這一現象,該分局與村委會進行合作,加大宣傳力度,在小區顯著位置張貼公告,還深入到村民中,講解免費體驗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提醒百姓避免上當受騙,理性消費。
該分局與大興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開展了以“關愛公眾健康,確保用藥安全”為主題的“健康北京人——知己健康”宣傳活動。質監局免費為轄區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檢定“健康小三件”(血壓計、體重秤、皮尺),并通過新聞報道、群眾咨詢、發放各類安全用藥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安全用藥知識,取得了預期效果,活動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該分局通過采取送藥下鄉、日常監督、建立短信平臺、開展便民服務及業務培訓等形式向百姓普及正確購藥及安全用藥知識,使百姓進一步了解“三品一械”法律法規。在此期間,共發放醫藥宣傳知識手冊近500本,公布醫藥信息和違法違規的藥品名稱32條,日常監督85家,覆蓋率達到92%,對企業法人、企業負責人及藥品從業人員集中培訓3次,規范了藥品企業的經營行為,加強了依法經營的意識,也使老百姓自我保護意識得到加強,安全用藥的常識也深入人心。
實現“村莊社區化管理”與藥品安全監管的無縫對接,讓大興區藥監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監管資源,提高了行政執法的威懾力及行政執法的監管效率,也為藥監工作探索了新的思路。

▲北京市藥監局大興分局開展安全用藥知識宣傳與咨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