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制日報》)
十萬巨款『買學』落空

2009年七八月間,汪某的女兒高考落榜。汪某的朋友劉某說他可以幫忙辦理南陽師范學院音樂系的入學手續,但需要10萬元經費打點關系。汪某當即答應,并給劉某10萬元錢,劉某出具了收條,上面寫著:“收到汪某現金10萬元,如沒收到南陽師范學院(音樂系)的入學通知書,全額退款。”但當年汪某女兒并沒有等到錄取通知書。后汪某多次找劉某討要10萬元,但劉某拒絕返還。
今年5月,汪某以劉某違約、收錢后并沒有給自己女兒辦理南陽師范學院入學通知書為由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劉某返還自己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法庭上,劉某辯稱,自己并沒有實際得到這10萬元。劉某說,入學之事是通過劉某的朋友馬某聯系的,劉某將10萬元交給了馬某。之后,馬某將汪某的女兒安排進了湖南一所科技學院并辦理了入學手續。對于劉某的這些說法,汪某全然否定。
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只有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才能招收學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法律并未賦予任何個人具有招生的權利。汪某給劉某10萬元錢委托劉某辦理女兒入學事宜,明顯違反了教育法的相關規定,也違反了民事法律規定。汪某應當對自己主觀上存在的明顯過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法院還認為,劉某接收汪某10萬元的行為也明顯不符合法律規定,也應該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法院作出判決:劉某在本判決生效后7日內返還汪某5萬元。
(據《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