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 兵 據《中國青年報》)
種族歧視引發奧爾德姆鎮騷亂
騷亂過后,奧爾德姆鎮街頭一片狼藉
2001年5月26日晚7時30分左右,一名亞裔青年和一名白人青年在英國中部城鎮奧爾德姆一間名為“好味”的魚條店外說話,兩人年齡均在15歲左右。不知什么原因,兩人吵了起來。不一會兒,白人孩子的母親過來了,并用手機召喚在附近酒吧的另外幾個人。不到5分鐘,十多個白人青年分乘兩輛出租車趕到,并立即開始狂砸附近亞裔住家的窗戶和汽車。這一消息在當地亞裔青年中引起強烈反應。大約9時左右,100多名亞裔青年手執棍棒和汽油彈奔赴當地一家白人開設的名為“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酒吧,襲擊了在場的顧客。店主巴羅夫婦遭到襲擊,另有兩名顧客受傷送醫院治療,其中一人傷口縫了7針。巴羅先生的妹妹在附近開設的另一家酒吧也被縱火燒毀。11時左右,又有上百名騷亂者向巴羅夫婦的住宅扔磚頭和汽油彈。騷亂者還向警察投擲石塊、汽油彈等。騷亂一直持續了7個小時。該事件引發英國各界的廣泛關注。白人極右勢力“英國民族黨”和“全國陣線”對此耿耿于懷,經常派人到奧爾德姆尋機報復。
其實,種族歧視在英國歷來就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1993年4月發生的黑人青年勞倫斯遭種族主義分子謀殺事件,更是引發全國上下對英國種族歧視的激烈辯論。勞倫斯是一名18歲的大學預科生,他在倫敦東南部的一個公共汽車站被幾名白人青年無端殺害。事后,盡管有5名嫌疑人被拘捕,但沒有人被定罪。英國政府委托的委員會進行調查后認為,大倫敦警察局在調查案件過程中嚴重失職,并表現出“機構性的種族主義”。后來,大倫敦警察局向勞倫斯的父母賠償了32萬英鎊才平息眾怒。在今年爆發的倫敦騷亂中,警察參與了維穩行動,但他們從上到下,說話都非常小心,怕的就是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從而讓騷亂升級。
(文/聞 兵 據《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