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軍 彭旺明
論證券投資實踐課教學中的邏輯推理能力培養
□黃志軍 彭旺明
從邏輯推理的概念入手,對證券投資實踐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與靈感思維進行了分別闡述,提出了“基于邏輯推理的投資決策—投資過程中的判斷推理,是投資決策成功的關鍵”的新觀點,在實踐課教學中得到了檢驗與證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邏輯推理;證券投資;證券交易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指出:“我們最關心的主要是概念、方法、標準、原理以及最重要的邏輯推理能力。我們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并不因為理論本身而在于它在實踐中的價值”[1]。證券投資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科學,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在于你是否能熟記理論本身,而在于運用理論推導出正確的買入或賣出的決策。
邏輯推理是根據一系列的事實或論據,使用一定的推理方法,最后得到結論的嚴密的理性思維過程。人類的思維是通過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形式抽象地反映對象世界。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判斷是對事物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而推理則是根據一個或一些判斷得出另一個判斷的思維過程。判斷與判斷之間在真假方面是有聯系的,判斷與判斷之間的真假關系,是人們推理活動的根據。
研究邏輯推理的目的就是使我們通過嚴謹的、科學的思維方式,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并在實踐中運用正確結論來指導我們的行為,而在證券投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對指導投資決策顯得尤為重要。
證券投資分析實質是一個依據已有的信息推斷未來證券價格運動方向與速度的一個思維過程。而通過分析得到的結論是證券投資決策的依據,結論的正確性最終將反映在投資決策的成敗上。因此,證券投資分析人士從邏輯分析角度入手,進行合理的推斷,其結論的可靠程度會得到提升。在教學中,筆者嘗試將邏輯推理知識與證券投資理論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具體思路如下:
形象思維也被稱為直感思維,是對形象信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包括審美判斷和科學判斷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學語言、繪畫線條色彩、音響節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創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藝術形象和科學形象)的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2]。
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方法實質上是形象思維在該領域的應用,現代技術分析一般是將過去或即時的交易數據以蠟燭圖、均線等形式,通過直角坐標來描述的。由于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分析的數據是準確的,統計方法是嚴謹的,因此一般證券軟件描述的過往交易行為屬于科學形象范疇。“歷史會重演”、“證券價格沿著趨勢進行運動”、“市場行為涵蓋了一切信息”是技術分析遵循的三大原則,交易者根據以前的交易經驗,通過圖形來確定現在或以后的交易決策。所以,技術分析是一種交易者通過直感思維(或者叫形象思維),進行證券交易的方法。
從形象思維出發,技術分析者應從交易方向、交易節奏角度培養自己的第一感覺,提升交易者的審美判斷能力;同時也要從成交量的變化角度進行分析,對數據進行修正,提升自身的科學判斷能力。
人們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方法來形成概念并確定概念與概念之間演繹的關系、概念外延的數量屬性關系、概念內涵的數量屬性關系。有些概念有較精確的數量屬性,有些概念有較模糊的數量屬性。這樣的一套通過概念和概念間的關系來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變化規律的思維方法就是抽象思維方法。
所謂價值投資分析方法,一般是指根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來決定投資決策的一種投資方法。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是由每股收益、每股現金流量、每股凈資產等一組概念組成的抽象組合。投資分析的實質就是這些概念的演繹推理。
從抽象思維出發,價值投資者主要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項目建設遠景、行業發展潛力的角度確定公司當前的狀況(即形成一個概念),結合當前公司股票的價格,來判斷該公司未來的投資價值,從而形成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靈感是人們思維過程中認識飛躍的心理現象,一種新的思路突然接通。這種狀態能導致藝術、科學、技術的新的構思和觀念的產生或實現。簡而言之,靈感就是人們大腦中產生的新想法。
靈感思維是指憑借直覺而進行的快速、頓悟性的思維。它不是一種簡單邏輯或非邏輯的單向思維運動,而是邏輯性與非邏輯性相統一的理性思維整體過程。從藝術角度看,靈感思維是指在藝術創作活動中,人的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時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思維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突如其來的產生出新概念貨新意向的頓悟式的思維形式。
“證券投資交易活動由于交易參與者一般都處于博弈狀態,思想非常集中”[3]。而市場價格的波動方向隨時都在改變,交易者由于受到自己對市場的認識水平與心理因素的影響,在不斷調整對證券價格未來變動的方向與幅度的預期,這種調整是瞬間的變化,是邏輯思維的瞬間跳躍(靈感),所以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會經常產生做多或做空的沖動。
從這個角度看,證券投資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所以僅僅是掌握了大量的概念與方法并不足以駕馭證券交易過程,專業思維能力的積累才能提高交易水平,使靈感既快又準。普通投資者的交易虧損,錯誤靈感的不斷產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證券投資的過程中,交易者具備了多種邏輯思維僅僅是一個基礎,投資過程中交易者的判斷能力是投資決策成敗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判斷推理是邏輯思維的升華,判斷就是由概念組成的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方式。
1.判斷由概念組成,且又不同于概念。
2.判斷總是對認識對象有所肯定或否定。
3.判斷總是或真或假的。
證券投資分析中往往需要交易者對股票未來的交易價格作出自己的判斷,交易者判斷的“真”或“假”,決定了交易行為的盈利或者虧損。交易者的判斷必須首先建立在對概念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有的股票有大量的所謂題材,為何不漲?原因一般是股票現在的價格已經反映了其內在的各種概念。所以,在面對交易信息滿天飛的證券市場,交易者對各種信息(或概念)的處理能力,即判斷推理顯得非常重要。
交易者的投資決策一般是基于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或對各種信息的處理得出的,判斷推理的結果就是交易者投資決策的依據.“判斷總是或真或假”,判斷推理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交易者獲得“真”判斷概率的大小。
課題組圍繞以上四個方面,在證券投資實踐課教學中,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案的修改、課件的制作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其成果體現在下面的模擬實戰與量化的比較分析中。
證券交易者往往處在不斷的判斷推理與自我修正過程中,但其成果卻是通過交易結果來反映的,有正確的觀點,但是沒有操作,最終不過是停留在理論上,交易成果必須通過實戰或模擬實戰來體現。另一方面,年輕的證券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市場參與者),除了缺少理論知識,更缺少交易經驗與信心。
筆者在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課的教學中,提倡證券專業的學生適當進行實戰交易或模擬實戰交易。證券投資領域有其獨有的交易邏輯,概念的形成,推理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實戰中才能成長。(以下案例僅供教學參考,不構成買賣建議)
案例一:000671陽光城,2007年每股收益0.18元,2008年每股收益0.54元,而在2007年以前甚至出現虧損。但是該公司每股預收賬款高達10元左右,按照地產公司的毛利率折合每股毛利在3元左右,未來成長性具有確定性,每股收益在未來年份達到1元以上,甚至2元以上屬于大概率事件,而同等收益水平的股票市場價格一般在20元以上。所以筆者2007年認為該公司當時的市場價格6—7元價格具有較大的長期投資價值。2010年3月該股股價已經站在30元上方。
案例二:000815美利紙業,2010年3月7日推出10送9轉1派1.1元的分配方案,當天以12.43元漲停板開盤,筆者提出實戰或者模擬實戰以12.43的漲停板價格集合競價排隊買入,推理過程如下:000815除權價格以當天漲停板12.43計算,僅僅6.15元,在深滬兩市屬于低價股,而6元左右的低價股在目前一般屬于超級大盤股,即便是以送股后的總股本看,000815依舊是一只小盤股,所以目前市場價格定位偏低,存在較大的交易性機會。2010年3月8日000815繼續沖擊漲停,符合邏輯的市場價格定位糾偏目前正在進行中。
我們除了在具體的教學中,積極地將邏輯推理知識傳授給學生外,還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比賽,大大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在課題組參與指導的三屆世華財經全國金融投資大賽中,九江學院學生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團體成績連續名列全國前十名,其中第二屆世華財經大賽獲得華東賽區股票組團體冠軍(見下表)。

第二屆世華財經全國大學生金融投資大賽股票組排行榜(部分)
目前主流的價值投資分析理論與技術分析理論都可以通過邏輯學找到合理的解釋,而邏輯推理能力的提高,能解決學生在證券投資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盲目套用理論,虧損后甚至懷疑理論的正確性的問題。實戰與模擬實戰的過程,是提升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證券投資理論的過程,更是學生提高證券交易的自信心的過程,另一方面,實戰和模擬實戰的成功也較好的檢驗了理論的正確性。
為了檢驗改革授課內容后的證券投資實踐課教學效果,我們先后在金融專業本科A0531、A0631、A0731班進行在原有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增加邏輯推理知識教學的訓練,并將同年級的同專業的A0532、A0632、A0732班作為對照班級。我們的實驗方案是:在為期兩周的金融專業綜合實訓中,抽取各班模擬成績前三十名的同學,見下表:

注:股票模擬收益率是實際股票收益率減去同期上證指數波動幅度的差值。
通過對比分析,從模擬成績與操作次數兩個方面比較發現,實驗班級操作次數明顯高于普通班級,實驗班級累計操作次數902次,普通班級累計操作次數614次,實驗班級學生操作頻率是普通班級的1.47倍,說明實驗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而股票收益率也大大高于普通班級,實驗班級股票加權平均收益率為8.20%,普通班級加權平均收益率為4.3%.說明實驗班級的投資思路更加清晰,邏輯推理能力的加強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以上事實,表明在原有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增加邏輯推理知識教學的訓練可以有效的增加證券投資實踐課的教學效果。
筆者將多年從事證券投資分析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經驗形成文字,重點強調:基于邏輯推理的投資決策——投資過程中的判斷推理,是投資決策成功的關鍵。希望拋磚引玉,促進國內證券投資教學界對邏輯推理的研究,從而提升我國證券投資專業教學的整體水平,使我們的學生能更好的為我國證券投資行業的發展服務。
[1]本杰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何向東.邏輯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博斌,曾偉.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探尋[J].昆明大學學報,2006(1).
黃志軍(1967-),男,江西彭澤人,九江學院商學院講師,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資;彭旺明(1974-),男,安徽潛山人,九江學院商學院講師,工學碩士,研究方向金融衍生品投資。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西省省級教學改革課題(編號:JXJG-O7-17-19)的成果總結。
G712
A
1001-7518(2011)14-0044-02
責任編輯 顏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