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淑菊 石杏茹
河南油田增產“十二五”—訪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石油勘探局局長、分公司總經理李聯五
■文/本刊記者 劉淑菊 石杏茹
為了實現“十二五”勘探開發目標,河南油田已經做好了物質基礎和精神準備,將著力穩定老區、加快新區、油氣并舉、做大市場、做強化工。

◎攝影/本刊記者 楊春雁
經過兩場春雪的洗刷,3月的北京天藍風暖,熏人欲醉。在明媚的春光里,記者第三次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石油勘探局局長、分公司總經理李聯五。這位中國石油石化雜志的老朋友依舊笑容溫暖。
2010年,河南油田取得了好于預期的經營業績,全年新增探明儲量1057萬噸,原油產量在15年后重新攀上200萬噸高峰達227萬噸,對外創收逼近19億元,完成投資30億元,企業總產值151.36億元,上繳稅費達33.93億元。這些成績為“十一五”完美收官做出了注腳。
成績已成過去,未來猶可期待。在“十二五”期間,河南油田將有哪些規劃,采取哪些舉措?在河南大廈的大堂里,記者采訪了李聯五,聽他把河南油田的“十二五”規劃娓娓道來。
中國石油石化:李總,河南油田“十一五”實現了完美收官,對此表示祝賀!“十二五”期間,在勘探開發方面,油田有什么規劃?
李聯五:未來五年,河南油田計劃累計產油1050萬噸,其中老區產油815.3萬噸、三采增油量83.3萬噸、新區產油115.4萬噸;規劃五年新增動用儲量3175萬噸,新增產能97.3萬噸,鉆新井1024口,鉆井進尺109.1萬米,新增可采儲量799.9萬噸,2015年油田年產油穩定在200萬噸以上。
中國石油石化:為了完成這樣的規劃目標,“十二五”期間,河南油田的發展思路具體是什么?
李聯五:“十二五”期間,我們總體發展思路是“穩定老區,加快新區,油氣并舉,做大市場,做強化工”。更加注重資源擴大,更加注重市場拓展,更加注重技術進步,更加注重管理優化,更加注重素質提升,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綜合實力,全面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實現“三個跨越”,推進“三個提升”,強化“四個支撐”,建設“三個基地”的規劃目標。
2011年,河南油田力爭實現新增三級儲量3000萬噸,生產原油225萬噸,完成企業總產值145億元以上,實現稅費37億元的目標,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
中國石油石化:據悉,“十二五”末,河南油田油氣當量力爭達到260萬噸,沖刺300萬噸,經營績效和“十一五”相比增長30%以上,整個經營收入達到1000億元。這個目標實現面臨哪些困難?
李聯五:“十一五”期間的積累,為河南油田實現“十二五”大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中國石化集團在政策指導、資源擴充、裝備更新、人才的引進培養三方面給予河南油田很大支持。
“十二五”期間,除了一般老油田企業面臨的資源匱乏、穩產難度大、人才隊伍不足、各項技術不能完全滿足復雜條件下的勘探開發生產需求外,河南油田壓力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發展壓力。200萬噸/年的產量規模從現在河南油田的人才隊伍配備來看不是一個相匹配的數字,260萬噸以上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產量規模。二是安全環保,穩定的抗風險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中國石油石化:盡管有壓力,河南油田依舊提出了很高的發展目標,底氣是什么?
李聯五:“十一五”過后,河南油田擁有的探礦區資源量增加了5倍,有17億噸的資源量,伊犁油區、春光油區的獲得,南華北的回歸,使我們有信心實現儲量持續增產。這也是我們實現“十二五”勘探開發目標的物質基礎。
其次,“十一五”期間河南油田取得的成績振奮了軍心和士氣。因為看重河南油田的挖潛程度最高和油田開發技術在行業內領先,中石化把河南油田作為上游板塊勘探開發的試驗基地,提出讓我們三大主力油田在中石化范圍內率先達到采收率50%的目標。這大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氣,是我們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精神基礎。
我們的信心還有一個支撐點就是尋找到了勘探開發的新領域。

◎為了將“十二五”增產故事寫得更加生動,河南油田的員工們步調一致齊奮進。 攝影/謝玉文
中國石油石化:“十二五”規劃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把突破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作為重要內容,并把河南油田泌陽凹陷頁巖氣作為非常規勘探開發重點突破區域之一。在河南油田“十二五”發展目標中也首次規劃了非常規油氣勘探目標,請為我們介紹下具體情況。
李聯五:在“十二五”勘探開發規劃目標中,河南油田首次規劃了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目標。根據初步認識和研究成果,油田提出了“保2爭5攀1”的探明儲量目標。經多次討論,我們認為非常規資源前景廣闊。為搶抓機遇,加快步伐,盡快建產見效,河南油田思路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特別是泌陽凹陷非常規油氣勘探,對于補充和擴展傳統油氣資源,實現“油氣并舉”的戰略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河南油田正統籌謀劃、協調推進,以期盡快突破水平鉆井、大規模壓裂、分段開采等技術“瓶頸”,盡早實現非常規油氣突破,努力實現油氣主業與新項目、新領域的全面突破。這不僅是全體職工群眾的熱切期待,而且是黨組賦予河南油田的光榮使命,是油田實現持續發展、跨越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國石油石化:目前,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急劇上升,迫切需要新的能源來補充國內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發展非常規油氣資源符合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宏觀戰略要求,但是難度也很大。您認為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李聯五: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相當豐富,在煤層氣、頁巖油勘探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起步較晚,存在著理論不成熟、技術不適應等問題。同時,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技術要求高、成本高,其中包括資源評價識別技術,水平井和多分支結構井鉆完井技術,復雜構造條件下的鉆完井技術,不同儲層改進壓裂技術等。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在技術、規模、水平還是在發展速度上,我國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中國石油石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化解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存在的問題呢?
李聯五:當前需要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的發展理論研究,組織攻關關鍵技術,研究適合我國資源狀況的配套勘探開發技術,擴大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力度。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加大支持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如減免非常規油氣資源稅,以財稅補貼支持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引進先進技術、攻關特色技術、掌握關鍵技術、發展自有技術,不斷降低非常規資源勘探開采成本,推進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加快實現規模化發展,以此支持國民經濟建設。
中國石油石化:“走出去”是油企開拓勘探領域的重要途徑之一,可是也因此面臨很多風險,比如近來中東北非地區局勢不穩,給我國石油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請您給我們談談河南油田在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教訓?
李聯五:河南油田在“走出去”方面也出現過大的事件。如2007年的埃塞俄比亞的人員傷亡事件,對全體職工開拓海外市場有很大負面影響。“走出去”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如何有效規避或者減少不應付出的代價,是河南油田和石油石化企業以及整個國家都需要考慮的。
2007年,在尼日利亞被國家三部委確定為紅色區域、明令撤離的情況下,我們綜合研判形勢,慎重抉擇堅守,目前已發展成為油田最大的海外市場。
通過對這些事件的分析,河南油田既意識到開拓國外市場的必要性,也提高了風險防范能力,堅定了“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