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源 楊永萍
效益引擎優化牽
■文/王曉源 楊永萍
作為地處內陸的煉化企業,洛陽石化2010年將生產經營的重點放在了裝置的優化運行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油、化、纖一體化的規模優勢,不斷提升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2月14日,洛陽石化冷凍站與空分站供風系統中間跨線投用,煉油、化纖兩個生產板塊的壓縮風正式互供。此舉不僅解決了冷凍站富余風量放空問題,而且可停運一臺功率為1600千瓦壓縮機,預計每年創效830多萬元。洛陽石化生產調度處處長郝平常說:“這是今年以來洛陽石化大力推進生產優化,努力提升經濟效益所采取的眾多舉措中的一項。”
洛陽石化作為地處內陸的煉化企業,所加工的原油近40%靠鐵路運輸,原油采購成本居高不下。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大背景下,員工眼睛向內,深挖潛力,優化運行,成為企業緩解成本壓力、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
郝平常介紹說:“2010年下半年,隨著年260萬噸柴油加氫裝置建成投用,油品質量升級改造項目全部完成,洛陽石化就將生產經營的重點放在了裝置的優化運行上,努力通過生產優化,最大限度地發揮油、化、纖一體化的千萬噸級煉廠的規模優勢,不斷提升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加工量的持續增加,原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重質、劣質原油比例大幅上升,加上產品結構不合理,給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帶來很大壓力。去年下半年,洛陽石化從上下游一體化和生產經營全過程出發,全力搞好資源優化、裝置運行優化和產品結構優化,努力提升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收到了明顯成效。
他們積極落實原油資源配置計劃,打通東部路運進口原油入廠通道,為生產組織和優化奠定了基礎。穩定常減壓裝置運行,焦化裝置保持連續20小時生焦,溶脫裝置保持高負荷運行,提高了重油加工能力,實現了加工平衡和效益最大化。
與此同時,組織員工緊緊圍繞裝置平穩運行和技術指標提升開展攻關,解決了多項制約技術指標提升的瓶頸問題,充分發揮原料和產品優化小組的作用,提出優化建議69項,實施55項,創效8360萬元。

◎一絲一線總關情,優化創效責任重。 攝影/王東亮
洛陽石化還積極實施產品結構調整,努力增產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在穩定國Ⅲ標準汽油質量的同時,又具備了國Ⅲ標準柴油的生產能力。全年航煤產量達到56.9萬噸,同比增長36.6%,增效明顯。他們又抓住四季度化纖市場需求旺盛、產品價格上漲的有利時機,保持化纖裝置滿負荷、平穩生產,3個月實現利潤1.45億元。化工、化纖開發生產了6個新產品,大有光纖維實現了常態化生產,聚酯纖維差別化率達到31.7%,聚丙烯專用料比例54.4%,增效2219萬元。
2010年,洛陽石化累計加工原料油758萬噸,同比增長6.8%;生產煉油商品712萬噸,化工化纖商品75.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47億元,同比增長32.8%。上繳稅金66.4億元,同比增加13.3億元。全年有40項技術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今年,洛陽石化在認真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優化工作機制,全面開展優化工作,確定了12項攻關項目,深入優化挖潛。隨著這些攻關項目的推進,優化再次顯示出明顯效果,成為效益提升的引擎。
氫氣系統優化攻關是洛陽石化今年12項攻關項目之一。企業成立燃料及氫氣系統優化攻關小組,制定了攻關目標。通過各方面的積極努力,攻關項目效果初顯??諌很囬g主任孟慶超說:“元月份在全廠氫氣保持平衡、管網平均壓力3.34MPa的前提下,制氫裝置產氫量下降35%,實現低負荷運行。據統計,元月份全廠氫氣系統優化運行同比增加經濟效益約2211萬元,環比增加經濟效益約770萬元?!碑a汽標煤耗是衡量動力系統經濟運行的關鍵指標,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就可以節約生產成本約50萬元。為節約成本,洛陽石化堅持以熱定電的原則,狠抓生產優化運行。動力生產管理部副主任楊火戰說:“動力部經過認真分析,采取1號、2號爐高負荷運行,3號爐根據外界負荷,靈活協調調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元月份產汽標煤耗環比下降5.9個百分點,節約成本近300萬元?!?/p>
PTA裝置的員工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強力推進尾氣系統優化攻關,對輸送產品的六股尾氣量重新核算,使總的用氣量由原來的15000標立方米降至13000標立方米。在完全滿足生產條件下,每小時節約尾氣量2000標立方米,年節約用電100多萬千瓦時。
元月到2月,洛陽石化緊緊抓住化工、化纖市場需求旺盛的有利局面,全力保證化工、化纖裝置滿負荷生產,努力追求經濟效益的最佳化,實現了輕油收率、綜合商品率、高附加值產品率等的大幅增加和煉油完全費用的大幅降低。前兩個月共加工原料油12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上繳稅金10.4億元,實現了生產經營開門紅。
今年以來,洛陽石化認真貫徹中國石化集團去年年底召開的工作會議精神,以“‘十二五’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要求和奮斗目標,以全面提升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目標,按照‘做大做強兼顧、更加注重做強做優’和‘揚長補短、揚長避短’的戰略原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指針,進一步明確了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認真搞好生產優化。
他們決心繼續抓好原油資源優化,向配置結構和性價比要效益。堅持噸油效益最大化原則,充分發揮裝置潛力,及時跟蹤原油價格走勢,努力爭取更多邊際效益好的原油資源,提高加工效益。積極開展原油儲運降損、提高火車裝載率等專項攻關活動,優化原油運輸接卸,努力降低原油成本費用。
堅持搞好生產經營優化,向平穩運行和產品結構要效益。充分發揮計劃預算龍頭作用,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工藝路線和加工方案。加強生產運行組織,統籌上下游生產,搞好裝置平穩操作,確保物料平衡。抓好裝置運行優化,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努力增產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產品。
不斷提高裝置運行水平,向技術經濟指標要效益。圍繞煉油綜合商品率、輕質油收率、加工損失率、高附加值產品收率,以及化纖、化工裝置的重要和關鍵指標,制定實施優化措施,組織開展技術攻關,逐步縮小與先進企業的差距,力爭再有部分指標進入中國石化先進行列。
努力抓好自銷產品銷售,向市場要效益。完善自銷產品比價考核機制,強化產銷結合,把握市場變化,優化定價策略,緊貼市場穩價推價,努力拓市增量創效。
強化物資采購管理,向降低采購成本和優化庫存結構要效益。強化供應商動態量化考核,完善業績引導訂貨機制,大力推進框架協議采購,進一步擴大采購規模,力爭框架協議采購比率達到60%。適應煤炭集中采購新形勢,不斷降低采購成本。加強物資儲備管理,控制庫存規模、優化庫存結構,減少儲備資金占用。
洛陽石化的全體員工決心努力通過生產優化,提高裝置平穩運行水平,提高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調整產品結構,進而提高營利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由做大向做強做優轉變、由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推動企業實現內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