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迪 鄭衛華 天津市科學學研究所,天津 300011
三螺旋視角下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模式初探
魏迪 鄭衛華 天津市科學學研究所,天津 300011
本文以三螺旋理論為借鑒,探索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模式。本文分析了天津市近五年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報告,對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合作活動現狀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三螺旋創新模式。
三螺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模式
three-helix;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nnovation mode
1.1 三螺旋理論及創新模式
所謂三螺旋是一種新的創新模式,強調大學——產業——政府三方在創新過程中的密切合作、相互作用,每個機構都能夠扮演其他兩者的角色。例如,大學將知識資本化,鼓勵起源于大學學術研究的新公司成立,發揮著產業的作用;產業為了提高員工工作技能而對員工進行培訓,并透過建立企業內部的教育機構等促進知識共享與轉移,與大學的功能相似;政府則提供公共研究基金,如同一個創業投資家,并繼續推進政府在創新方面的常規活動[2]。
1.2 問題的提出
(1)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知識技術的溢出和循環為支撐的新興產業,其主體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而對于上述產業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力量較為薄弱,抵抗風險能力較差,其發展必然要納入一個高效的合作體系中,因此需要一個更加健全的創新模式。
(2)在傳統產業中,資金、勞動力等資本資源在競爭過程中會不斷聚集,最終導致系統失衡。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必將作為一種資本通過轉化為生產力參與市場競爭,因此也會面臨上述問題。為了使高技術產業能夠平穩、快速、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尋找一個適應知識引領產業發展這一新特點的創新模式。
本文根據溫家寶總理在《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領域,即(Ⅰ)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Ⅱ)節能環保和電動汽車領域、(Ⅲ)生物科技領域、(Ⅳ)信息產業領域、(Ⅴ)空間、海洋及地球深部開發利用領域,對2006年以來天津市申報的179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報告進行篩選梳理,建立調研指標,從產學研合作程度、產學研合作模式和研發成效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索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模式。本文設定的調研指標和說明如表1所示。
3.1 研發條件
研發條件調研結果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五個領域的研發費用投入和研發人員比例兩個指標具有一定的趨同性,但企業之間的投入差別較大,研發水平參差不齊。
3.2 產學研合作程度
(1)產學研合作企業方分析
開展產學研合作活動企業比例如圖2所示。
如圖2,各個領域的企業均開展了一定的產學研合作,而企業與企業之間卻沒有形成很好的合作,反映出各個產業內部還沒有形成很好的合作/競爭機制,單兵作戰現象嚴重,產業整體實力不強。

圖1 研發條件分析圖(領域標號同上)

圖2 發生產學研合作企業比例圖

表1 調研指標及說明表
(2)產學研合作研究方分析
統計每個領域中參與產學研合作的研究方個體數,以此作為基數,再將研究方分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三類,分別計算每個領域中各類研究方比例,從而研究企業在發生產學研合作時選擇合作對象的傾向性,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企業合作對象調研結果 單位:%
結果表明,企業在發生產學研合作時多選擇與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而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則相對較少。
3.3 產學研合作模式
本文參考Michael Fritsch and Christian Schwirten(1999)[3]對于科技成果轉化方式的分類,將產學研合作模式分為:接觸型合作、服務型合作、開發型合作和共營型合作。
分別統計五個領域中每種合作模式占發生產學研合作樣本數的比例,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產學研合作模式調研結果 單位%
如表4所示,所有五個領域中,開發型合作和接觸型合作所占比例較多;而共營型合作比例在生物科技領域和信息產業領域高于服務型合作比例,原因在于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發投入大、周期長,對科研硬件和人員的依賴很強,因此對共營型合作模式的需要更加突出,而對于信息產業領域,由于其不需要過多的技術服務,因此服務型模式比例最低。
3.4 研發成果作用效果

表5 研發成果作用效果表 單位:%
如表5所示,四個領域均有半數左右的企業擁有系列產品,能夠反映其依靠科技創新保證企業健康發展的能力;而大多數企業均為參與過行業標準或平臺的建設。
上述結果表明,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多半數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生了產學研合作,應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特點的創新體系正在形成,但同時,在傳統創新模式的架構下還存在諸多問題:
(1)創新基礎不穩定——產業熱、高校冷
從調研結果可見,創新需求主要從產業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再接受其反饋成果進行轉化,而創新需求從高校和科研院所流向產業的趨勢則十分微弱,知識在高校/科研院所與產業之間的流動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循環,導致創新需求與創新產出不平衡,創新基礎不穩定。
(2)創新模式不深入——多咨詢、淺合作、小平臺
雖然樣本企業大多發生了產學研合作,但從合作模式來看,主要集中在接觸型和開發型合作兩種上。而對于開發型模式,企業也大多采用與高校教師進行單獨接觸,解決短期內技術難題和某一項產品開發的形式,很少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合作面也相對較窄。同時,對于高層次的共營型合作,企業與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只是形成覆蓋區域內的研發平臺,難以達到行業水平,也很難在行業標準和國家層次的平臺建設上有所作為。
(3)創新機制不完善——多約束、少參與
前文結果顯示,高校人員創辦企業的比例很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政府對高校職能的定位不準,約束過多。傳統的高校職能多集中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很難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同時,政府對于產業的發展也僅僅起到了規范、引導的作用,通過各種鼓勵政策和項目支持刺激產業創新,但還沒有作為一個投資者、規劃者的身份親身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因此其管理效果會出現滯后或失效的現象。
綜上所述,傳統的創新模式已經呈現出弊大于利的態勢,需要探尋新的創新模式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本文將在對創新模式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三螺旋創新模式。
5.1 現有創新模式的弊端
根據前文結果,目前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模式已經步入了官產學合作階段,但仍處于雙邊合作范式,且存在創新輸入與反饋不均衡的現象,基于上述分析,給出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模式示意圖(如圖3)。

圖3 創新模式現狀示意圖
由上圖可見,我市目前的創新模式,由于每個結點的輸入和反饋不均衡而導致任何一方作為創新的發起者,必然會受到來自其他兩個結點的阻力,最終無法使創新活動在整個系統中實現循環。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將構建一個三螺旋創新模式。
5.2 三螺旋創新模式構建
本文建議分三個步驟建立三螺旋創新模式:
(1)第一步是分別完善政府、高校、產業三個創新結點的功能,將各自的創新活動向另兩方的利益傾斜,為建立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做準備。對于政府,需要放寬對高校創業的政策限制,重新對其功能進行定位,并通過多部門聯合形成對于產業需求的聚集能力;對于高校,一方面調整自身角色,加大技術轉移動力,另一方面形成服務于產業的有效成果轉化機制;對于產業,需要整合資源,打造行業聚集度高的產業鏈,形成創新發展的產業基礎。
(2)第二步是建立三個主體相互影響、相互帶動的創新體系。三個主體通過分擔角色,分別向體系進行職能輸入,并接收通過體系整合的反饋,從而引發整個創新體系的結構調整,并帶動各種資源有效運轉,帶動創新體系能力提升。
(3)第三步是創新體系根據外界市場、環境條件,以及同其他三螺旋體系的關系調整自身結構。
[1]2010年中國經濟熱點分析報告專題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下一組支柱產業[R]
[2] 蔡翔,王文,李遠遠. 三螺旋創新理
論的主要貢獻、待解決問題及對中國的啟示[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1):26-29
[3] Michael Fritsch,Christian Schwirten. Enterprise-University cooperation and the role of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J].Industry and Innovation,1999,6(1):69-83
[4] [美]亨利·埃茨科威滋;周春彥譯.三螺旋——大學·產業·政府三元一體的創新戰略[M].東方出版社.2005:6-1
[5] 韓高軍. 三螺旋理論視角下的創業型大學[J]. 教育學術月刊.2010(6):41-43
[6] 資武成,羅新星,陸小成. 基于三螺旋理論的產學研創新集群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6):5-7
[7] 陳靜,林曉言. 基于三螺旋理論的我國技術轉移新途徑分析[J].技術經濟.2008(7):1-6
[8] Loet Leydesdorff,Wilfred Dolfsma,Gerben Van der Panne. Measuring the know ledge base of an economy in term s of triple-helix relations am‘ontge 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territory’[J]. Research Policy,2006 (35) :181~199
[9] 蘇竣,姚志峰. 孵化器的孵化——三螺旋理論的解釋[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3):1-3
[10] 陳紅喜. 基于三螺旋理論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機制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12):6-8
[11] 邊偉軍,羅公利.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產學合作創新機制與模式[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4-6
Investigation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Small and Medium Technology Based Enterprises in Tianjin——On Three-Helix Theory
Wei Di Zheng Weihua Tianjin Institute for science of science Tianjin 300011
In the context of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the paper exp lores the innovation mode of Small and Medium Technology Based Firms in Tian jin. The paper analyses a part of the innovation fund reports in the last five years in Tian jin ,and disscuss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ian jin,then give the Three-Helix innovation mode.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