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芳,龔益生,袁 俐
(南通體臣衛生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7)
構建社區藥學從業人員系統化培訓網絡之探討
毛春芳,龔益生,袁 俐
(南通體臣衛生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7)
社區;藥學從業人員;系統化培訓網絡
社區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近10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已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存在著資源短缺、服務能力不強、不能滿足群眾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等問題,尤其是社區醫藥服務明顯滯后于社區人群需求,資料顯示,美國每年大約有44 000~98 000人死于用藥失誤,這一數字超過了艾滋病發病數。目前中國社區(包括城鎮和農村)醫療用藥情況也不容樂觀,有數據顯示,我國不合理用藥者約占用藥者的12%~30%。因此,及時有效地提升社區藥品從業人員整體業務水平已經成為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的關鍵。
自從藥品零售面向社會開放后,藥品經營企業增長迅速,2000~2008年期間,年均遞增19.2%,增長速度不僅快于全球醫藥行業平均增長水平,也快于我國GNP的增長速度。據統計,目前南通市(包括農村)藥品零售企業約2 100多家,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鎮居民尤其是農村地區群眾買藥難、買藥貴的問題,但是對照衛生部《關于申辦零售藥店基本要求和條件》的規定,專業藥學人員則嚴重匱乏。調查顯示,南通市藥學從業人員中具有專業資格或者經過專業培訓的只占總人數的30%,許多非藥學專業者甚至是初中學歷水平以下或者不具備醫學背景的人員從事著藥品經營與藥品調劑工作,此外,衛生室、個體診所中多數也沒有專職的藥品調劑、養護、管理人員,往往是集醫生、護士、藥事管理于一身。目前,社區藥店的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業務能力還不能勝任以合理用藥為中心的社區藥學服務。按照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的規定: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方可從事處方調劑工作,由于藥學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薄弱,使藥品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僅阻礙了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只有對社區藥學從業人員進行藥學知識與技能的系統培訓,才能全面提升社區藥學服務質量,確保社區群眾用藥安全、有效、經濟。
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將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深化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效解決城市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各級衛生院校已成為社會醫藥衛生人員培養的搖籃,高職學校參與社會培訓來促進學校繼續教育事業發展已漸成趨勢,這也是學校服務于社會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的今天,利用學校和社會教學資源,為社區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社區醫藥衛生服務人員顯得尤為必要。但以往對于藥學從業人員的培訓方式主要包括補課教育、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崗位培訓等幾種方式[4],由于培訓內容只注重職業道德或者專業培訓等某一方面,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培訓效果并不理想,也很難體現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社區衛生服務理念。因此,構建系統化培訓網絡對提高社區藥品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極其重要。
社區藥學從業人員的系統化培訓機制的建立是在對社區藥品零售企業從業人員開展專業調研認證、明確就業崗位的基礎上完成的,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研究確定藥品零售企業法人代表、質量負責人、藥品銷售人員等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研究確定各崗位的核心知識、能力和素質。并根據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研究確定社區藥學從業人員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明確專業技能項目、要求、考核途徑。涉及的內容包括:崗位標準的制訂,編寫相關教材,錄制遠程教學片(包括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藥理學、藥理法規、用藥指導等課程),制訂考核評價標準,建立人機對話試題庫等。其設計思路見圖1。
多元化培訓網絡體系,以社區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實現教、學、管、評一體化的培訓網絡,以數字化、信息化的網絡設備為平臺,通過優化教學資源、更新教學內容、拓展技能培養、改革教學與評價方法等,營造職業氛圍,建立多元化的培訓網絡,為培養合格的社區藥學人才奠定基礎。根據社區藥學人員基本情況確定技能培訓內容和方法并實施培訓,盡快構建藥品供應網,保證藥品質量;采取多種教育與培訓方式,提高社區藥學從業人員素質、增加藥學從業人員數量,從而全面提升藥學服務質量,保證社區民眾用藥安全、有效、經濟,盡早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
總之,社區藥學從業人員系統化培訓網絡是建立在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基礎上,把社區服務理念貫穿于培訓過程中,在形成政府-學校-社區(包括農村)三級培訓管理網絡的同時,分別從培訓的課程目標設置、教材編寫、校企合作型實訓基地建設、教師結構優化、考核評價標準制訂、人機對話建立等方面進行多元化改革,形成完整的多元化培訓網絡體系,為培養社區合格的藥學專業人員建立良好的平臺,實現可持續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從而有利于社區藥品從業人員藥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提高,為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圖1 社區藥學從業人員培訓網絡設計思路
[1]王忠壯.關于上海城區社區衛生服務和社區藥學服務發展的調研[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7(1):1~7.
[2]付詠麗.我國農村開展藥學服務的必要性與對策探討[J].中國藥房,2006(8):570~572.
[3]王瓊,柳港生,巫慶珍.基層醫院藥劑人員的狀況與教育對策[J].海峽藥學,2005,17(1):131.
[4]社區藥學人員基本技能崗位培訓和考核方法初探[J].中國藥房,2008(13):126~127.
[5]王忠壯.藥學基礎人員的實習培養[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6(6):471~473.
R193
A
1671-1246(2011)16-0125-02
Vol.29 2011 No.16
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ZY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