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內科技信息

2011-10-27 03:53:58
中國科技信息 2011年23期

國內科技信息

我國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 明年10月起逐步展開

2011年11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

中國是照明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節能燈、白熾燈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白熾燈產量和國內銷量分別為38.5億只和10.7億只。據測算,中國照明用電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照明產品替代白熾燈,節能減排潛力巨大。逐步淘汰白熾燈,對于促進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公告》明確,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分為五個階段: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為過渡期,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為中期評估期,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或視中期評估結果進行調整。通過實施路線圖,將有力促進中國照明電器行業健康發展,取得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預計可新增照明電器行業產值約80億元(人民幣)、新增就業崗位約1.5萬個,形成年節電480億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萬噸的能力。

研究表明土壤濕度影響我國高溫熱浪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土壤的濕度狀況對中國的高溫熱浪產生重要影響。這項研究成果《陸-氣耦合增加中國的高溫熱浪》在10月26日召開的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與新聞媒體見面會上進行了發布。這項研究可能會對改進中國高溫熱浪的預測提供幫助。

高溫熱浪是中國最主要的極端氣候事件之一,對人類和自然生態系統有重要的影響。例如,2003年夏,中國南方經歷了創歷史記錄的熱浪。2006年和2007年夏,中國許多地區再次遭遇高溫熱浪的侵襲。2010年,中國極端高溫事件發生的頻率、強度和范圍都屬歷史罕見。這些極端高溫事件對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能量和水資源的供需,社會工農業生產等都造成了極大損害。以往的研究認為,中國高溫熱浪主要受大尺度環流異常、海表面溫度異常、全球變暖和城市化的影響。但是對陸地表面尤其是土壤濕度狀況對高溫熱浪的影響缺乏認識。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張井勇研究員的課題組,利用兩個長期的數值模擬試驗分離出土壤濕度和大氣相互作用對中國夏季高溫熱浪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土壤的濕度狀況對中國的高溫熱浪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東部與西南的大部分地區,30%~70%的高溫日數與熱浪次數由土壤濕度和大氣相互作用引起。在西北地區,高溫熱浪受到土壤濕度狀況的影響相對有限。高溫熱浪受影響的程度主要取決于表面的能量交換對土壤濕度的敏感性。

中國林木遺傳資源就地保護取得重大進展

記者從第二屆亞太林業周期間召開的“森林遺傳資源-更好地認識和利用森林遺傳資源的潛在價值”邊會上獲悉,中國林木遺傳資源就地保護取得了重大進展。截至2010年,中國擁有自然保護區2588個,面積1.49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4.9%。全國約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類型得到了較好保護。

邊會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中國林科院、生物多樣性國際和亞太林業研究機構聯合會共同舉辦。與會代表共同探討了生物遺傳資源保護及公正公平共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議題。他們認為,森林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任重道遠。

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中國生物資源情況及其保護成就時說,中國的生物遺傳資源十分豐富,有木本植物8000多種,其中喬木約2000種,分別占世界的54%和24%。在木本植物中,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樹種約1000種。在林木遺傳資源就地保護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中國林木遺傳資源異地保存體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已建成綜合庫22處、專項庫13處、區域庫131處和展示庫160多處。林木良種在生產上應用產生了明顯的綜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長增益達10%~30%,經濟林平均產量增益達15%~68%。

中國科協調查顯示國內科研經費僅40%用于項目

最近,財政部、科技部發出《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通知》的核心內容,是要強化預算編制、嚴格評估評審,結余資金上交。同時,對非涉密課題預算進行公示,探索課題績效的公示制度。

科研經費的濫用,諸如擴大開支范圍、擅自調整預算、突擊購買設備等屢見不鮮。2010年,僅國家審計署查出的資金就達數億元。中國科協一項調查顯示:科研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

10月19日,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隨著中央財政對科研投入的加大力度,“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將著力解決科技計劃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新問題,完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建立問責機制,加強經費管理的監督。

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交會對接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2011年11月17日19時32分,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至此,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飛船回收實況。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分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準確入軌。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在太空進行了兩次交會對接,均取得圓滿成功。

17日19 時許,張德江、劉延東、郭伯雄、徐才厚等領導同志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通過中心指揮顯示系統觀看神舟八號飛船回收實況。

18 時45 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指揮下,地面測控站向神舟八號飛船發出軌返分離指令,飛船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并建立返回制動姿態,飛船發動機點火實施制動。隨后,飛船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返回艙從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19時19分,返回艙主降落傘成功打開。19時32分,返回艙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擔任飛船回收任務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所屬著陸場站及時發現目標,在陸軍航空兵部隊的配合下,迅速抵達返回艙著陸點,展開返回艙回收工作。

20 時16 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熱烈的掌聲中,張德江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賀電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標志著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重大跨越。這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成果,是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勝利。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所有參加這次任務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職工和解放軍指戰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賀電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只是整個空間交會對接任務邁出的第一步,明年還要繼續實施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的交會對接。希望你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戒驕戒躁、再接再厲,團結協作、創新進取,為繼續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科學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國脈沖磁場強度誕生新記錄

11月8日凌晨5時28分,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取得重要突破。該中心自行研制的國內首個雙線圈脈沖磁體成功實現了83特斯拉的磁場強度,刷新我國脈沖磁場強度記錄,使我國非破壞性磁場強度水平躍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于采用液氮冷卻,測試完的圓柱狀磁體表層結了厚厚一層冰。該磁體高450毫米,直徑為400毫米,磁體孔徑14毫米,重達150公斤。磁體采用雙線圈結構,包括內外兩個線圈,分別采用1.6兆焦耳和8兆焦耳共10個電容器模塊供電。與普通單線圈磁體相比,雙線圈磁體能產生更高的場強,但其結構更加復雜、研制難度更大,對電源和控制要求更高,是對脈沖強磁場工程技術的重要挑戰。

11月7日下午3時,測試工作正式開始,電壓從500伏逐步上升至5千伏、10千伏、15千伏……22千伏,11月8日凌晨,在內線圈14.5千伏、外線圈22千伏的充電電壓下,磁體成功實現83特斯拉的峰值磁場,磁體、電源、控制系統工作狀態一切正常。

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的單位。高強度的磁場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能夠為物理、材料、化學等前沿基礎研究發現新現象、揭示新規律提供更多機遇。使用10個電容器模塊同時供電、成功突破80特斯拉的磁場強度,全方位地驗證了建設中的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可靠性,證明我國在脈沖強磁場的磁體技術、電源技術與控制技術等方面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二號”

北京時間11月9日11時2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二號”送入太空。同時,成功搭載發射了“天巡一號”衛星。

“遙感衛星十二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制生產,衛星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搭載發射的“天巡一號”衛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制,主要用于技術驗證實驗。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此次衛星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0次航天飛行。

我國目前在軌運行的遙感系列衛星,均屬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其軌道高度大約為400到500公里,它們互相補充、相互配合,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網絡服務平臺。在抗擊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中,遙感系列衛星通過實時對地成像觀測,為地面指揮、災情核實、恢復重建等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支持。

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將鉆探最古老冰芯

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李院生11月2日在“雪龍”號表示,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在南極完成120米的深冰芯導向孔的鉆探工作,為下一步鉆探最古老冰芯做準備。

在“雪龍”號停靠天津期間,李院生接受采訪時介紹,此次南極科考計劃完成120米導向孔的鉆探和導向套筒的安裝,為正式開始深冰芯的鉆探、獲取100萬年以上的古老冰芯做準備。

據了解,南極冰芯記錄著幾十萬年間氣候冷暖交替的眾多信息,通過研究不同年代的冰芯,可以為尋找當前氣候變遷規律提供線索。

李院生表示,獲得古老冰芯是為了了解氣候變化的規律及溫室效應對地球變暖的影響,并研究分析冰芯里面的生物碎片對氣候變化有何預兆,了解冰蓋底部到底是什么性狀。

“南極冰蓋底部性狀是國際關注的熱點科學問題。上世紀90年代發現,南極冰蓋下面有湖,后來發現湖不止一個,還有水系,南極冰蓋下面有河流、湖泊組成的水系,這些水系被冰蓋覆蓋。那么冰蓋與下面基巖的底部是什么性狀?這些都是需要解釋的科學命題。”李院生說。

應天津市人民政府邀請,經國家海洋局批準,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11月3日從天津出發,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此次科考行程31000海里,計劃于2012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

我國科學家在γδ T細胞作用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γδ T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T細胞的一大亞類,由于其表面的TCR是由γ和δ鏈組成而命名。相對于αβT細胞而言,γδT細胞有許多特殊的天然免疫系統特性:γδTCR具有高度多樣性、不具MHC限制性和不依賴抗原的處理和呈遞過程,表明γδT細胞在抗感染中起第一線的防御作用;γδT細胞可以不依賴于胸腺的發育,在體內某些組織擁有優勢分布,既有細胞毒活性,又能分泌各種細胞因子,被稱作固有免疫與適應性免疫的橋梁細胞;γδT細胞能調控免疫反應且具有毒殺多種癌細胞與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的能力,但其對抗原的識別與αβT細胞并不相似,在歷經長期進化后,相比αβT細胞,γδT細胞以更廣泛、快速和直接的方式對體內應激事件作出反應。外周的γδ T細胞主要由Vγ1和Vγ4兩個亞群組成,兩群γδ T細胞在多種免疫應答中具有不同的調控作用。由于γδT細胞抗原識別的多樣性和機制的復雜性等原因,目前對γδ T細胞作用機制的認識遠遠滯后于γδ T細胞。深入探討γδ T細胞亞群的作用機制,是免疫學基礎研究的核心問題和研究前沿之一。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尹芝南教授多年來致力于γδ T細胞作用機制的研究,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及國家973項目等資助下,其課題組針對γδ T細胞亞群在腫瘤和炎癥中的不同作用機制開展研究,2010年他們發現Vγ4細胞是天然的能夠直接殺傷腫瘤的γδ T細胞亞群,其機制是通過TCR和NKG2D直接識別黑色素瘤等腫瘤細胞并表達高水平的殺傷因子IFN-γ和Perforin(JI 2010)。以此為基礎,最近他們的研究發現,在腫瘤中Vγ1細胞起到抑制腫瘤免疫的作用,而Vγ1細胞抑制的靶點恰恰是Vγ4細胞對腫瘤的殺傷功能(JI 2011)。他們的研究還表明,與抗腫瘤機制不同的是,γδ T細胞在Con A誘導的肝損傷中起到很強的免疫負調作用,Vγ4細胞通過分泌細胞因子IL-17發揮負調作用,IL-17抑制NKT細胞的IFN-γ產生,從而緩解肝損傷(JI 2011)。

三維重建搭起玉米優質高產平臺

玉米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并且具有較大的增產潛力,所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持續資助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郭新宇團隊對基于三維可視化模型的玉米冠層結構和生產力、數字化玉米種植管理系統進行了研究,開發出一套玉米三維形態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該工具將玉米的三維形態重建出來,并基于這種形態進行計算,為評價玉米生理或農藝性狀提供了科學依據。

難在量化模擬計算

研究表明,玉米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片。玉米干物質積累絕大部分來自葉片,光合作用及其生產力的形成受玉米冠層結構的影響。

“影響玉米生長的主要因素有地下部的根系結構和地上部的冠層結構。”郭新宇說,“冠層結構包含莖干和由附著在莖稈上不同高度、方位角的葉片組成的網格化結構。這種結構直接關系到光能截獲的問題,同時也會對群體小環境造成影響。”

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玉米光合作用產量取決于葉片吸收的光合有效輻射和葉片的光合特性,而冠層內的輻射狀況又表現出空間上的異質性和時間上的動態特性。太陽輻射在玉米冠層中的分布除受太陽輻射變化影響外,還受冠層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如株型,葉面積指數,葉片形狀和大小、方位角分布、散射、吸收和反射、空間分布的異質性等特性,以及這些隨玉米品種、生長發育階段和種植密度的變化的特性,所以研究玉米冠層結構、冠層內光分布和光合作用之間的定量化關系模擬計算是玉米生理生態學的一個熱點和難點。

該小組成員郭江認為,在生產中首先要考慮群體結構,有了合理的群體結構,也就決定了合理的光分布,從而使玉米光能利用率達到最高。光合作用水平達到最佳狀況,為玉米獲得高產提供了優越的光環境。因此研究人員對玉米冠層結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群體結構的描述和光分布上。

隨著數據采集手段的不斷提高和計算機軟硬件的飛速發展,該團隊決定利用計算機可視化技術,實現玉米植株個體與群體結構的三維重建,從而可以在任意角度觀察玉米群體,分析其空間結構特征,為農業生態系統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重建玉米三維形態

評估農作物的潛在產量,首先要看能量轉化、物質轉化和獲取,即考慮光合作用轉化為同化產物的情況。考慮光合作用就要基于形態、結構進行計算。

“過去計算時把群體結構簡化成一維結構,比如只用葉面指數或干物質生產量代表群體。”郭新宇說,“但群體在空間分布是有差異的,一部分的分布不能代表群體的情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郭新宇團隊開展了作物—環境—技術關系的數字化研究,提出了玉米數字化種植管理系統的設計思想和框架。該團隊開發了數字化玉米種植管理系統,實現了玉米逐日生長模擬、產量與品質的動態預測、氮肥污染控制、玉米生長模擬模型和玉米管理知識模型的耦合、玉米生長模擬模型的集成應用和跨平臺的玉米模擬模型遠程共享。

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玉米模擬三維動態可視化的思想,開發了玉米可視化設計工具,實現了玉米模擬三維可視化及其網絡應用。

“我們做玉米三維可視化的目的,是將其三維形態重建出來,并基于這種形態進行計算,為某些生理或某一農藝性狀評價提供依據。”郭新宇說,“從產量形成來看,有光、水、肥、營養等多種相關因素。我們先考慮一種因素,比如光合作用,以后再整合其他因素,逐步把生理、生態信息疊加到幾何信息上,這樣就會越來越逼近真實的自然生態條件。”

玉米三維可視化具有綜合農學、計算機科學、地理信息系統和模擬模型等技術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鮮明特色,為玉米生產系統動態預測、管理決策、調控、設計和分析評價提供了數字化工具。

“我們首先實現地上部分的三維可視化,下一步是做根系、根冠,進而從作物生長和產量形成全過程進行模擬。最終為農學家和育種學家進行玉米個體、群體的分析評價提供可視化計算平臺,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郭新宇說。

《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發布

科技部、中科院和中國氣象局日前在京聯合發布《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報告稱,近半個世紀以來,青藏高原由于多年凍土退化,每年釋放的水量估計達50億~110億立方米,中國大部分地區冰川面積縮小了10%;中國海平面將繼續上升,到2030年全海域海平面將上升80~130毫米;氣候變化將對農業生產產生重大影響,還將影響人體健康。

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劉燕華介紹,本次報告編制工作于2008年12月啟動,匯集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觀反映了我國科學界在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進展。與第一次相比,本次報告增加了氣候變化有關評估方法等內容。

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羅勇介紹了氣候變化的具體情況。他說,1951年以來,中國的高溫、低溫、強降水、干旱、臺風、大霧、沙塵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存在變化趨勢,并有區域差異。強降水事件在長江中下游、東南和西部地區有所增多、增強;全國范圍小雨頻率明顯減少;干旱呈增加趨勢,頻數下降,降水減少;全國大霧日數略減,東部霾日增加,沙塵暴頻率總體顯著減少。

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利弊共存,以弊為主。東北水稻種植面積將增加,冬小麥種植將北移西擴。同時,氣候變化將導致病蟲害種類和世代增加,危害范圍擴大,經濟損失增加。

此外,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還將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其最嚴重的影響是導致病原性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復蘇,影響疾病的分布和發病。瘧疾、血吸蟲、登革熱等蟲媒疾病將殃及世界40%~50%的人口健康。中國東部疾病流行區有向北擴散的趨勢。

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代表李燕端認為,人類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并沒有結束,本次報告只是階段性成果,中國還將進行《第三次氣候變化進行評估報告》的編寫。

中國首個核安全監管技術支持系統項目正式啟動

經過2年多的周密技術論證、審批、招投標工作,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核安全監管技術支持系統-全范圍驗證模擬機”項目日前正式啟動。

這是中國在核能領域的國家核安全監管系統的首個項目。該設備由中廣核集團下屬的中廣核仿真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開發。

近年來,隨著中國核電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核電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在核與輻射安全監督審評方面,除了正常的法規規范符合性審評外,還需要建立必備、有效的安全監管技術手段。

經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部委批準,由中央財政投資,在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建立“核安全監管技術支持系統”,其中首個重要建設項目就是開發一套“全范圍驗證模擬機”。

據中廣核集團有關專家介紹,本次簽約開發的“全范圍驗證模擬機”是針對中國在建和在運機組數量最多的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開發一套涵蓋正常工況、設計基準事故、超設計基準事故(嚴重事故)的全范圍驗證仿真系統,按照核電廠的實際運行操作規程和事故處理規程完成對虛擬核電廠的運行控制操作。“全范圍驗證模擬機”不僅包容了一般核電廠全范圍模擬機的絕大部分功能,而且需要滿足安全審評和驗證的特殊功能要求。

據介紹,與國際上核電發達國家已有的少數幾臺核電驗證模擬機相比,中國開發的核電“全范圍驗證模擬機”在整體技術水平、模擬精度、仿真范圍上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采用仿真支撐系統及反應堆熱工水力計算程序、嚴重事故分析程序等。

專家表示,核電“全范圍驗證模擬機”的建設將填補中國在核電廠運行規程、核事故、應急指揮進行獨立計算、驗證與審核方面技術手段的空白,能夠大幅度提高核安全審評過程中技術支撐能力,對提高中國核電廠的安全可靠性、核電安全監管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核安全監管部門規劃在本項目成功執行的基礎上,后續將陸續開發針對其他核電堆型的“全范圍驗證模擬機”,屆時將形成覆蓋中國所有核電堆型的系列化獨立驗證體系。

環保部:全國環境總體惡化趨勢未得到遏制

日前,在出席2011年“杜邦杯”環保攝影展時,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指出,“十二五”是環保事業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困難和挑戰。當前,從全國來看,雖然局部環境有所改善,但總體惡化的趨勢依然沒有得到遏制。

潘岳稱,“十二五”期間,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能源資源消耗還將逐步增加,但中國環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目前的污染排放總量已經遠遠超出有限的環境容量。

潘岳指出,“十二五”環保工作要更進一步,就必須破解兩大難題:一是解決好環保如何進入宏觀決策問題,二是解決好應對環保公共事務挑戰的問題。

在談到環保如何進入宏觀決策時,潘岳說,環保應該參與到國民經濟的一系列決策過程之中,譬如更深地參與發展規劃、城建規劃、產業規劃;譬如推動環境監管體制的進一步改革;譬如修改完善一系列已滯后的現行法律法規;譬如制定更新更科學的綠色經濟政策等等。只有將環保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決策層面,才能實現中國傳統經濟模式的真正轉型。

關于正確應對環保公共事務挑戰的問題,潘岳談到,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向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轉變。公共服務型政府應該在各個公共事務領域中熟練應對、運用、掌握各種現代公共政治工具,以最好的公共服務滿足公眾的需求。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與環境事故的密集發生,環保已經成為最受矚目的公共事務之一。

環保部門擁有大量公共信息,應進一步推進環境信息公開,承認和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和批評權,發揮公眾輿論對環境污染者和生態破壞者的巨大監督和糾正作用。環保部門要善于運用傳統與現代結合等各種現代傳媒手段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也要善于在復雜的局面下包容地、客觀地看待和應對媒體,用科學、理性的手段和方式講清事實、辯明真相。

北京開辟微博發布廳 部門“獨唱”變“合唱”

11月17日,“北京微博發布廳”在新浪網上線運行,首批共有20個北京市政府部門的政務微博加入“北京微博發布廳”。這是全國各省區市開通的首個省級政務微博發布群。

在越來越多人成為微博控的時代,聚集了北京多個部門的“北京weibo發布廳”17日正式上線。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惠在17日舉行的上線儀式上表示,該發布廳的最大特點是把北京十幾個政務微博共同組成一個微博群,讓部門“獨唱”變“合唱”,發布信息,回應熱點和社會關切的問題。

17日,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安監局、北京市質監局、北京市衛生局等20多家政府機構進入“北京weibo發布廳”。同時,北京市安監局副局長蔡淑敏、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許康等部門新聞發言人的個人微博也正式亮相發布廳。

王惠表示,“北京weibo發布廳”今后將發布最新的政策法規、市府和各部門等最新工作進展,同時回應熱點和社會關切問題。其中,各部門政務信息、新聞發布信息將即時發布,各類服務信心會定時更新。

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海平指出,微博如今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傳播形式,北京市開辟的“weibo發布廳”雖然是虛擬的,卻讓政府更貼近網民、百姓,實現了網上的互動。

他表示,微博之意在于“微言大義”,短短的語句,有博大的內容。目前,北京市公安局的微博——“平安北京”已擁有超過190萬的粉絲,在用新媒體手段開展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但目前,政府部門需繼續探索微博的思維、規律,以利用現代化的傳媒手段開創為百姓服務的新領域。

記者登錄“北京weibo發布廳”新浪官網發現,除了將城市所有政府微博整合集中展示外,頁面中集合焦點大圖、頭條新聞、視頻窗口等模塊,網民可以通過“圖、文、影音”了解資訊以及向政府部門“發問”。

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11月初,目前通過新浪微博認證的各領域政府機構及官員微博已經超過18500家,其中政府機構微博9960家,個人官員微博8628個,覆蓋中國內地3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目前已有15家政府機構、9名官員的官方新浪微博粉絲數超過百萬。

中國大洋協會國際海底勘探合同簽署只是起點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大洋協會”)18日在此間與國際海底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理局”)關于國際海底多金屬硫化物礦區勘探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此次勘探合同的簽訂,使大洋協會繼2001年在東北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后,獲得了第二塊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商業開采優先權的國際海底合同礦區。

按照勘探合同要求,未來15年,大洋協會將履行開展有關環境監測、環境基線調查與研究、培訓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員等義務,并在勘探合同簽訂后10年內完成勘探區面積75%的區域放棄,保留2500平方公里留作享有優先開采權的礦區。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屬于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由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類組織和控制“區域”內礦物資源的勘探和開發。

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和管理局秘書長涅·艾洛提·奧丹敦分別代表雙方在合同文本上簽字。金建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儀式的簽署,顯示了中國對人類共同繼承財產的高度重視,同時體現了中國科學界多年辛勤工作的結果。

金建才稱,國際海底作為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及人口最多的大國,應該充分參與、有權分享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同時,中國的參與本身也是對人類共同繼承財產的貢獻。“只有通過人類的活動,我們才能加深對這種人類共同繼承財產的認識水平,才能發展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能力。”

據了解,國際海底多金屬硫化物由海底熱液作用形成,富含銅、鉛、鋅、金和銀等金屬,主要分布大洋中脊區域,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良好的開發前景,其賦存的環境對于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5 米立式風洞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臺研制成功

總裝駐川某所5米立式風洞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臺16日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直升機垂直下降風洞試驗空白,具備了承擔直升機型號的垂直飛行性能試驗的能力。

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技術是自主研制直升機不可缺少的風洞試驗技術之一。這個所4米和2米直升機旋翼試驗裝置均為水平風洞配套設計,難以模擬旋翼的垂直飛行狀態。為建立與5米立式風洞配套的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技術,這個所于2008年啟動試驗臺研制項目。課題組使用2米旋翼模型完成了引導性試驗,旋翼軸轉速達到2100轉/分。通過開展旋翼模型垂直升降狀態模擬、旋翼流場顯示等工作,解決了試驗臺振動、姿態角精確控制等問題。引導性試驗結果表明:試驗臺運行可靠,達到預期技術指標。

據悉,這個試驗臺主要用于開展旋翼模型的垂直升降帶動力試驗,能夠承擔型號研制中的直升機垂直升降性能試驗及機理性研究試驗。

全球首款物聯網無線傳輸模組亮相福州

10月24日,福建慧翰微電子有限公司在福州發布全球首創的超小型、低功耗、高性能Wifi/BT4.0/GPS物聯網無線傳輸模組CBM302和Wifi/BT4.0物聯網無線傳輸模組CBM202。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射頻芯片國外生產廠家的壟斷局面,進一步提升福建省物聯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CBM302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同時支持無線局域網802.11b/g/n標準、最新的低功耗藍牙標準BT4.0、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功能的無線模組,并兼容BT1.0/BT2.0/BT3.0藍牙標準,可廣泛應用于平板電腦、手機、筆記本電腦、網絡電視、網絡機頂盒、智能播放器、醫療器械、工業控制設備等有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的產品。該項目產業化的成功實施,將在全國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物聯網產業集群,成為物聯網應用的典范,對福建省物聯網產業鏈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帶動效應。目前公司已和數家國際知名消費電子廠商展開合作,搭載CBM302的平板電腦、網絡播放器等產品將陸續問世。慧翰微電子有限公司總部設在福州開發區國脈科學園內,由國家引進海外人才為核心團隊的研發公司,主營業務是物聯網無線射頻通信模組的研發。團隊領軍人物是福建省委引進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慧翰品牌的Wifi模組、藍牙模組等系列產品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平板電腦、播放器、音響產品等領域。

我國研發成功超高分辨率頭頸部PET成像裝置

擁有世界領先技術的人體頭頸部專用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診斷裝置)由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11月1日在上海2011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這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幾個能夠獨立研制和生產PET的國家之一。

據介紹,PET作為國際最先進的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涉及物理、軟件、電子、機械、醫學、分子影像學等諸多領域,由數萬個零件組成,全球只有幾家跨國公司能夠獨立研制和生產,并壟斷全球市場,我國則全部依靠進口,患者“上機”一次通常要花費近萬元。另外,人體腦部、五官、口腔頜面及頸部的神經系統或腫瘤疾病的臨床需求日益增多,對PET成像技術和診斷圖像分辨要求更高,國際上這類臨床專用的PET商業產品一直處于空白。

記者在現場看到,與X線、CT、核磁共振等傳統的影像技術不同,模擬的“病人”舒適地躺在床位上不需做任何移動,僅由19200個小的探測器晶體組裝成的“探測環”移動掃描,就可完成具有超高分辨率的頭頸部PET成像。同時,該PET圖像可靈活地與病人現有的CT等圖像進行自動配準,不僅對各種身體病變的早期診斷更勝一籌,而且能夠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資源,大大降低相關的治療費用。

PET在惡性腫瘤、神經系統、心血管等疾病的早期發現、病灶鑒別、分期和療效評價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顯著的臨床價值,被譽為高端醫療器械王冠上的鉆石。經過三年艱苦攻關,由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分子影像團隊和產業化開發團隊首創性地研發和生產了高分辨頭頸部PET系統及綜合處理軟件,擁有完整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這標志著我國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器領域的技術創新、系統研發、系統集成、圖像處理和綜合測試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自主的核心競爭力。該系統已獲國際14項專利,已逐步進入產業化階段。

中國首個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亮相高交會

中國首個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16日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上亮相。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表示,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可以緩解城市日益突出的用電緊缺狀況,有利于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經濟,是本次高交會的一個亮點,也是實現智慧城市的一個亮點,希望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通過深圳高交會走向國際,為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

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由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10年7月研發成功,該系統的建成運行填補了中國新能源儲能系統領域的技術空白。該項目選址于深圳南山區,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發電及微網運行控制試點工程,并作為樣板工程輻射全國各城市。通過連續三個月以上的運行,各項性能指標正常,實現了技術成果的快速產業化和商業化。這個系統采用日本松下湘南工廠車用高能動力鎳氫電池技術,不間斷運行滿兩個月后電池的一致率達到99.89%,功率最高可達到5MW,使用壽命8年,安全性能高、穩定性強、使用壽命長、放電功率大、可循環利用無污染。

“十二五”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11月10日,記者從在京召開的中國溫室園藝行業2011年年會上了解到,“十二五”我國設施農業發展將堅持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科技創新、重點突破,示范帶動、注重實效,市場主導、政府支持的原則,以加快轉變設施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統籌協調區域發展,提高設施裝備水平,提升產業發展質量,促進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菜籃子”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據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宗錦耀介紹,設施農業是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環境技術、信息技術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具有農機與農藝融合、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技術裝備化、過程科學化、方式集約化、管理現代化的特點,可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2010年我國園藝設施面積超過350萬公頃,其中日光溫室面積超過38萬公頃;生豬、蛋雞、肉雞、奶牛和肉牛的規模化養殖比例分別達到64.5%、78.8%、85.7%、46.5%和41.6%;設施水產中,海水與淡水養殖總規模已達156萬公頃和4358萬立方米。

宗錦耀說,“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推進農機化并向基本實現農機化的重要時期,也是設施農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將“加快發展設施農業”作為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設施農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宗錦耀透露,“十二五”時期,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整合優化科技資源,組建全國性設施農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設施農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強研發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設施農業的研發能力;加大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提高技術成果的集成化、標準化和輕簡化水平,注重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加快設施農業裝備的結構升級;加快更新和完善標準體系,提高設施農業裝備的標準化水平;完善設施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推廣模式和機制,加快設施農業的集約化、市場化進程;分層次、有類別、多渠道地加強設施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設施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經營管理能力和安全操作水平。

為推動設施農業科學發展,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此間還舉辦了全國設施農業技術培訓研討班,研究了進一步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措施。

據了解,中國溫室園藝行業2011年年會是在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的支持下,由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中國溫室網和《溫室園藝》雜志承辦,旨在通過這個平臺,展示設施農業技術新成果和新產品,總結交流工作經驗,謀劃產業發展良策,讓從業者進一步了解在農業發展大環境下,種植者的新需求、市場的新動態、資金的新動向以及技術的新趨勢。

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成果豐碩

11月16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在京舉行的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專項實施以來,新增一大批資源儲量,探索創新一批深部找礦理論和方法技術、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礦山資源潛力調查基礎上,專項分期分批實施了230個危機礦山找礦項目和96個礦產預測項目及新技術新方法項目。230個勘查項目中,48個取得突破性進展,探獲資源儲量達到大型或超大型礦床規模;76個取得重要進展,探獲資源儲量達到中型礦床規模;94個項目探獲資源儲量達到小型礦床規模。新增資源儲量原煤53億噸、鐵礦石10.5億噸、錳礦石1126萬噸、鉻鐵礦54萬噸、銅金屬量327萬噸、鉛鋅金屬量849萬噸、鋁土礦1641萬噸、鎢金屬量41萬噸、銻金屬33萬噸、金669噸、銀8541噸、磷礦石量2.7億噸。

圍繞找礦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開展了96個礦產預測和新技術新方法項目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效果:關鍵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探測技術和大深度鉆探等技術,在湖北大冶鐵礦、河北遷安鐵礦、云南個舊錫礦和江西山南鈾礦等礦山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找礦效果;總結創建了成礦地質體研究、礦田構造研究、成礦流體標志研究三位一體深部找礦預測方法(理論)體系;取得了許多新的發現和認識,豐富了成礦理論,加深了對深部礦床成礦規律的認識,對指導中東部深部找礦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專項實施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十分顯著:一是新增資源儲量靜態工業總產值達萬億元,潛在利潤數千億元,平均延長礦山開采年限17年,穩定職工就業60余萬人。二是投資產出效益高,新增資源儲量達到大型礦床規模的投入僅為一般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發現大型礦床平均資金投入的23%。三是新增資源儲量的利用效益高,成本低。新發現的資源儲量可以直接為礦山生產所利用,盤活了國有固定資產,盤活了老礦山的生產系統,穩定了產能,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四是拉動了礦山企業投資,促進良性循環機制的建立。危機礦山找礦工作中央財政投入資金20億元,拉動了國有大中型礦山企業投入找礦資金80億元,增強了礦山企業自主“造血”的積極性。五是探索形成了以運行機制創新為“主線”,以資金和技術兩輪為“驅動”,以嚴格規范管理為“保障”的管理思路,調動了各方找礦積極性,開創了新時期地質找礦工作的新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找礦效果。

據悉,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是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根據2004年國務院第6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規劃綱要(2004~2010年)》組織實施的。今后,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將列入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繼續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91视频首页|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91精品综合|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成年人国产视频|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欧美性精品|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91色|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欧美色亚洲|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亚洲|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成人| 黄色一及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αv毛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天天综合亚洲|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无码视屏|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 成人国产| 亚洲香蕉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欧美精品另类| 无码福利视频| 欧美色综合网站| 一级片一区| 色网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少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欧美a在线|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色首页AV在线| 国产swag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青青| 久久国产拍爱| 亚洲天天更新|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αv毛片|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五月天福利视频|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香蕉色综合|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成在线观看|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