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 佳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40)
論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之構建*
弋 佳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40)
高職院校搞好實踐教學的關鍵是確定科學合理的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本文結合實踐,分析當前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實施方法。
高職教育;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高職教育所培養出的大批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已經在我國生產、建設、服務及管理一線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教育部雖然已組織對高職辦學條件、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高職專業實施情況的評估活動,但對高職實踐教學尚未提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成熟的評價方案。高職院校在重視實踐教學質量、改進實踐教學的同時,還缺乏一套較為系統科學的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因此,盡快建立具體而客觀的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對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
評價指標就是根據一定的評價目標確定的、能反映評價對象某方面本質特征的具體評價條目。指標是具體的、可測量的,是目標的觀測點,通過對客體的實際觀察可以獲得明確結論。
評價指標體系是由不同級別的評價指標按照評價對象本身邏輯結構形成的有機整體,是衡量教育評價對象發展水平或狀態的量標系統,在教育評價方面處于核心地位。評價指標體系是系統化的、具有緊密聯系的、反映評價對象整體的指標集合,它由評價指標、指標分值和評價標準構成。
(二)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概念和特征
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進行實踐教學管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我們通過對實踐教學的分析調研,結合各專業的實際情況確定評價要素,在此基礎上設定評定指標。指標盡量定量化,盡可能排除人為因素影響,使實踐教學評價指標形成系統,成為體系。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以下特征:
導向性即評價體系對被評價者具有指導方向的作用。評價指標是由評價目標分解出來的,是評價者對被評對象所作的社會價值判斷,是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的。這些評價目標、指標、標準及其權重,對被評價者來說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引導實踐教學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可測性即評價指標中的末級指標要用可操作化的語言加以界定,它所規定的內容可以直接測量,可以用它來收集原始數據、資料等信息,以獲得明確的結論。如分解出來的二級指標還不能直接觀測和觀察,就不能作為末級指標,還必須繼續進行分解。
可比性即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必須反映被評價對象的共同屬性,而不是反映個別客體的屬性,這樣才能對測試結果進行縱向與橫向的比較,正確判斷被評院校實踐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整體性指標體系必須是一個完整協調的系統,它貫穿實踐教學全過程,是對實踐教學各階段進行全方位觀測,是學校各個部門、各個單位的全體教職工、企業專家、實習主管部門都必須參與的評價活動。
目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是以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及《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等級標準及內涵》為依據,這些評價標準多側重于對實踐教學條件和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而缺少對實踐教學過程的評價,因而缺乏對實踐課堂教學更為具體的指導。國內眾多學者對實踐教學評價的現狀、環節和評價體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指出存在以下問題:(1)評價體系尚未系統化。目前,高職教育評價方法較多,而對實踐教學的監控和評價普遍缺乏,企業參與的實踐教學評價則更少,缺乏高職特色。(2)評價指標不明確。評價指標多側重于教師教學內涵、評價制度和教學評價方法的研究,但沒有深入系統地探討實踐課堂教學評價指標。(3)運行機制不完善,監控不到位。主要表現在:第一,缺乏企業對實踐課堂教學的評價以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反饋;第二,對教學監控和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沒有及時跟蹤反饋,缺乏有效的解決措施。(4)沒有形成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多元評價有效共同體。評價主體不應局限于學生、教師、督導人員、管理人員,還應包括企業專家、實習主管部門等。(5)缺乏全員參與和系統管理。評價常局限于傳統的方式方法,如常規檢查、教學督導、學生評價、領導聽課、師生座談會等,規范化管理不夠。
2003年,我院由一所從成人高校轉制成高職院校,是廣東省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現有在校生兩萬多人。當前,企業迫切需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綜合素養,一直是我院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在經歷轉制和2008年教育部評估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示范院校建設,我院由教務處牽頭,參照《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和《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等級標準及內涵》,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構建院(系)教學管理狀態考評指標體系。各二級院(系)以此為指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各自的實踐教學形成了一套評價體系,根本目的在于建立起自我評估、自我約束、自我監控的機制,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一)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設計思路
為保證實踐教學指標體系能全面地反映實踐過程,我們根據科學性、可測性及可行性等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按實踐教學不同類型,分階段地進行指標分解。
首先,我們要清楚實踐課堂教學內容中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形式的內涵及特點。按實踐教學內容,高職實踐課堂教學可分為實驗、實習及實訓,它們是分別基于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或綜合技能訓練要求而設置的不同的實踐教學階段,是三種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形式。(1)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勝任崗位(群)的基本能力,如基本運算能力、計算機操作與使用能力、常用電工電子儀器使用能力、識圖與制圖能力等,教學地點主要在實驗室(校內);(2)實習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勝任崗位(群)的專業能力,是與某專業相聯系的能力,如電類專業的學生除基本能力外,還應具有電子產品輔助開發能力、電子產品單元設計能力、電子產品使用與維護能力等,教學地點主要在實習基地(校內、校外);(3)實訓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勝任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通常是指學生畢業后在崗位上從事工作直接需要的能力與技能,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態度等為完成職業任務所需的全部內容,教學地點主要在實訓基地(校內、校外)。
(二)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根據實踐課堂教學的內涵和特點,我們以實踐課堂教學準備情況、實踐課堂教學現場情況、實踐課堂教學完成情況等作為一級指標,下設13個二級指標和39個觀測點,并確定各級指標和觀測點的分值,進行量化,確保評價具體并落到實處。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上述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根據總分共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85分以上)、良好(70~84 分)、合格(60~69 分)、不合格(59 以下)。
(三)實踐教學課堂評價體系的具體實施辦法
為體現評價體系的整體性,保證從不同角度對實踐教學進行全面評價,我們首先成立了由有關領導、管理人員、專家、教師、學生和對企業熟悉的一線技術骨干等組成的評價小組,按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3個一級指標分時間段進行全過程評價。每個一級指標評價結束后,要對相關信息作好總結、分析,并及時反饋給被評價教師和專業負責人,目的是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問題與不足,提出改進工作的方法與措施。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對實踐課堂教學準備情況進行評價時,主要對被抽查教師以說課的方式進行方案檢查。由被抽查教師展示教學文件、講述實踐性教學方案及其實施過程和實踐性教學考核辦法,評價人員查看該課程的教學文件,并對授課教師提出該課程改進教學的參考意見和建議,并督促實踐性教學文件進一步完善。
第二,對實踐課堂現場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統一安排檢查人員以聽課、觀課的方式分別到各專業被抽查的實踐教學現場,檢查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情況以及實踐性教學方案執行情況,目的是總結經驗、推廣先進、提出改進意見。此外,對上得好的實踐課由專家推薦,學院組織進行公開課示范。
第三,對實踐課堂教學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時,主要是檢查人員以查閱文檔和實訓作品等方式,檢查學生實踐性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教學效果,并對相關信息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在上述評價、反饋、改進工作完成后,每學期要對該學期的評價工作做好總結,在新學期按改進后的實踐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學院再組織檢查人員定期進行評價,并在每學期、每學年對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檔案進行整理,做到分門別類、整理歸檔,確保材料的完整性,為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依據,確保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目標,促進我院實踐課堂教學持續健康發展。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C].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俞仲文,劉守義,朱方來,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董江紅.高等職業教育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4]吳熊彪,花有清,鄭一平.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與質量評價[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47-50.
G710
A
1672-5727(2011)05-0007-02
觹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規劃研究項目《基于珠三角崗位能力要求的區域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項目編號:2009tjk155)的成果
弋佳,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與研究。

表1 實踐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