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曼華
(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 廣東 廣州510540)
職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探新
劉曼華
(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 廣東 廣州510540)
職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應通過拓展課程內涵,導入創業教育,創新教學模式,拓寬教學內容,改革評價模式,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等方式,構建新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
職校;應用文寫作課程;創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法
當今社會對個人的人文素養、職業素養、職業品格、職業精神和溝通(書面表達、語言表達)協作能力等職業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一封別具一格的求職信,一次面試時的臨場應用文書面自我介紹,無不是畢業生個人綜合素質和發展潛能的體現,所以應用文寫作能力是學生通向職業生涯的成功基石之一。但目前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在職業院校尤其是技工院校學生應用文寫作基礎和表達能力薄弱的情形下,學生自身對此沒有明確的認識,缺乏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在大力推廣工學結合等先進職教理念的背景下,作為基礎課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卻固守舊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和教學場景離現實職場遙遠,且缺乏新意。因此,在應用文寫作課程中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創新職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構建應用文寫作行動導向教學平臺,提高教學效果,強化職校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無論是為提高和完善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本身,還是滿足現代職場對人才能力的要求都有現實而長遠的積極意義。建設符合職教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能為職校專業課程服務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內容體系,創新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構建適合學生基礎與學習習慣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是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教育部制定的《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要求職校生應該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黨的十六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完善就業培訓和服務體系,提高勞動者就業技能。
職業教育總體目標要求體現出了職業教育的基礎性、理論性、全面性、發展性,因此承擔職校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重任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必須從職教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從專業技能培養與素質提高出發,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創新教學模式、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選用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創新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內容
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為主旨,職校畢業生大都直接步入社會走向職場,所以就業教育與創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勞動分工從單一型工種向復合型工種轉變,要求職校畢業生要有跨崗位能力的準備。另外,在校學生學習時專業的定向性與未來職業(崗位)的不確定性的矛盾,使得拓寬知識基礎,掌握多項技能,增強適應能力成為必須。應用文寫作課程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在這些方面承擔更多的重任,在注重培養學生寫作技能的同時融入創業意識與就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職業不斷變更和自謀職業的能力。因此我們既要明確應用文寫作課程本身的發展趨勢,更要掌握現代職場實踐及其應用文寫作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并應以此作為確定應用文寫作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在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中,應融合創業教育,引入現代職場模擬場景,使學生在創業和公司運營過程中選擇應用文文種并解決相關問題,改變傳統單向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體。同時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吐故納新處理好應用文傳統內容與現代職場內容的關系,滲透現代職場應用文寫作的觀點、概念和方法,為現代應用文寫作教學適當地提供現代職場場景窗口和職場延伸發展的接口,以拓展課程內涵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獲取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同時獲取現代職場知識的能力。另外通過創業教育成立模擬公司,模擬企業運營過程中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語文素質的綜合能力培養與職場所需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得以結合,同時也使職校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得到專業訓練,在這個基礎上應用文寫作課程承擔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就得到極大范圍的拓展。
(二)創立模擬公司業務運營模塊的教學模式
職業教育的特點是以專業所涉及的各項業務規格能力要求為根據組織課程并形成教學模塊,同時明確每個模塊的教學目標。應用文寫作課程融入創業教育,通過組建模擬公司及模擬業務運營過程系列活動展開教學,應相應地采取模擬公司業務運營不同模塊的模塊式教學模式。我院將應用文寫作課程分為公司組建模塊、公司形象設計模塊、公司運營交流模塊和創業活動總結模塊等四個模塊(見表1)。各個模塊各有特色,注重以活動帶動(活動即為模擬公司的運營活動)。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按模塊選擇教學文種,改變教學內容并不斷更新和豐富教學模塊。建設模塊化的比較完整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需要不斷努力,做大量細致的工作。從我院的情況來看,根據模塊化要求編寫各項內容(包括教材、教案、學案以及電子教案),改變了多年應用文寫作教材理論內容比較多、應用性不強的局面。但根據各個專業的需求調整應用文寫作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還是一個薄弱環節,有待加強。
實踐證明,將應用文的教學放到組建模擬公司模擬現代企業運營的系列活動中展開,其教學效果是良好的,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活動之后對用到過的應用文文種印象特別深刻。而且這種方式拓展了課程內涵,增強了課程的實用性。這種以模擬公司業務運營的模塊式分類突破了傳統的按禮儀、行政等分類的應用文課程體系,與之相關的內容得到有機結合和相互滲透,加強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弱化了種類繁多、枯燥乏味但卻復雜的應用文寫作技巧的訓練,強化了創業與公司業務運營中常遇到的各種應用文基本思想方法和解決問題技巧的訓練。經典教學內容的精選,新職場典故的引進,使教學內容富有時代氣息,克服了教學內容的局限性。
(三)營造校園應用文寫作文化氛圍
要協調應用文寫作文化教育與應用文寫作教育之間的關系,應在校園各級各類活動,如在實習、實訓,競賽、藝術節、社團、節慶等系列活動,甚至學生日常管理(包括班級管理)中強調應用文行文規范并注重所提交應用文的規范性。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是主體,這些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應用文寫作的用武之地和展示平臺。要營造應用文寫作文化氛圍,也可以鼓勵學生“走出去,引進來”,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實訓場所、到企業現場體驗相關活動,讓學生領會應用文寫作真正的涵義與價值,確定正確的應用文寫作思維觀和應用文寫作應用觀,培養應用文正確的思維習慣與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一)職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在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大力推行行動導向教學法。按照實施行動導向型教學法的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組織和編制好小組,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組織,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依據融入創業教育的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模式,各模擬公司組建成立后即可成為學習團隊組織,在公司的模擬業務運營過程中學習應用文的寫作,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或團體協作自主收集、整理資料和信息進行工作(選擇應用文文種、思考、寫作并解決問題)。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個人和團隊之間的交往、溝通和協作等職業核心能力。學生既了解總體,又清楚每一具體環節的細節。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咨詢者,指導者和主持人,教師只控制過程,不控制內容,只控制主題,不控制答案。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則靈活運用行動導向型教學方法,如“大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模擬教學法、暢想落實法、展示法等。
(二)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
當今多媒體教學手段因其強烈的獨特性、新穎性很快在教育界普及,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增加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提倡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同時,不能忽視傳統板書的作用,因為與教學過程同步的板書可使學生領悟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教師的思維,教學重點突出。多媒體應與板書相結合,多媒體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板書有利于教師用恰當的節奏形象生動地展開教學重點。給學生提供一個職場仿真的學習場景、借助更多的現代多媒體素材,巧用多種教學手段,學生才不會感覺課堂枯燥、乏味。

表1 應用文寫作課程模塊劃分表
傳統教學“課程—教學—評價”中的教學與評價是分離的,只有將評價與教師教學過程、學生學習過程有機結合才能發揮評價的積極促進作用,才能使評價活動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當今課程改革倡導促進學生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與考查,強調評價指標的多元性。真實性學生評價是在具體的工作情境中,考察和測驗參評人員運用知識和技能完成工作項目的能力水平,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能力評價方法。該評價體系涉及多種評價活動,重視學生學習發展過程,關注個體的優點和獨特性,其優點在于評價直接與學習的具體過程相關聯,能夠直接考量具體學習行為,改變了傳統的一卷定成績的局面。考核形式也靈活多樣,既有筆試,也有實訓式考核;既有基礎知識考核,也有應用能力考核;既有理論考核,也有實踐考核;既有單獨考核,也有團體合作考核。評價也不再是孤立的數字顯示,還可以是可向教育者和公眾展示的可觀測的學習成果,如活動展示。總之,該評價的目的著重于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在建設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過程中,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在傳統的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對教師創新能力、課堂控制能力、活動駕馭能力的評價。
[1]陳宇.技能振興:戰略與技術[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230-234,296-298.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杜菁鋒.現代應用寫作[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4]陳才俊.現代公文寫作[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5]郭耀邦.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1,(3):17-18.
[6]李津主.標準文書寫作[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本文責任編輯:張維佳)
貴州省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大會在貴陽市隆重舉行
4月26日上午,貴州省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大會在貴陽隆重舉行,標志著貴州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增添了一支新的重要力量。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張榕明出席成立大會并作重要講話,省委書記栗戰書出席并講話,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龍超云主持會議。
受中央統戰部委托,中央統戰部一局副巡視員穆雪鋒向貴州省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表示祝賀。中華職教社總干事陳廣慶,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周忠良,副省長劉曉凱,省政協副主席劉鴻庥、孔令中、武鴻麟、班程農,遼寧、廣東、西藏、重慶等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華職教社負責人出席成立大會。
在成立大會前的選舉大會上,貴州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第一次社員大會選舉產生了貴州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第一屆社務委員會委員、主任、副主任。
參加成立大會的還有: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省直有關部門、各人民團體、省直統戰系統相關部門、省直高校黨委統戰部相關負責同志,省海外聯誼會、省知識分子聯誼會、宗教界代表人士,社員代表,省光彩事業促進會、貴陽市職教社、畢節地區職教社負責人,省內部分企業家代表,省委統戰部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G712
A
1672-5727(2011)05-0116-02
劉曼華(1974—),女,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