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蹇廬氏
“酒杯一端”……
文/蹇廬氏
“這些年來,我從來就沒有認真抓過理論學習,都是以應付為主;每年搞的廉政警示教育,自己當場聽了也覺得確實要謹慎,但往往出了會場大門,往餐桌旁一坐,酒杯一端就什么都忘了。”說這話的是先后出任江蘇省海安縣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的陳友龍,這是他在懺悔中的剖白。
剖白道出了實情。在他這里,教育完全成了耳旁風,一吹而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原本,警示教育,是最能觸動靈魂,也最能引人惕厲的。然而,即便是面對落馬官員痛哭流涕的現身說法,他居然還是無動于衷,“該干啥還干啥”。
俗話說,水過地皮濕。可是,對像陳友龍這樣的腦袋,卻水潑不進。我相信這不是陳友龍的“個人專利”。像他這樣“往餐桌旁一坐,酒杯一端就什么都忘了”的官員不在少數。
現在,有些當官的往往是,作報告時,頭頭是道,甚至慷慨激昂,再加如今的秀才寫報告講究文辭,排比句、對仗句、連環句,隨處可見,顯得非?!吧羁獭倍帧吧鷦印?。殊不知,當官的,抑揚頓挫地一通念下來,是小和尚念經,“酒杯一端就什么都忘了”。
念的人如此,聽的人,也復如此。就像陳友龍,“這些年來,從來就沒有認真抓過理論學習,都是以應付為主”。
“酒杯一端”之后,便是“隨著職務的升遷,胃口越來越大”,而且“當得知不能繼續任職時,思想頓時發生了變化”,“考慮的不是怎樣把工作做好,而是退居二線乃至退休以后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
這確實是可怕的。

也是“這些年來”,反腐倡廉教育,實在是絞盡了腦汁,從典型教育到警示教育,直到制作反腐倡廉卡通畫,設置廉政長廊、建造廉政公園,確實是該想的都想到了。然而,讓人遺憾的是,一些陳友龍式的官員居然根本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酒杯一端”,段子照說,鈔票照收。理想信念、清正廉潔云云,早就當做下酒菜咽下去了,酒醉之后,說不定還被吐個精光。
怎么會是這樣?
一個也許屬于臆測的原因,是陳友龍們可能知道,排比句、對仗句、連環句,也只是念念而已;一個也許不屬臆測的原因,則是陳友龍們壓根就不把那些排比句、對仗句、連環句“放在眼里”,他們熱衷的是官們的酒肉、老板的信封和良宵笙歌、錦帳衾暖。
于是,如陳友龍所坦承的,“面對誘惑”,便“把持不住”。
那“酒杯一端就什么都忘了”的情況,怎么辦?
“‘端’酒杯”,是要用手的。就說陳友龍,“成天上賓館,泡酒吧,家里的新衣服多得無處掛,煙酒也多得沒地方放”,受賄124萬余元。手不伸出去,鈔票哪里來?
所以,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縛住其手——強化制約與監督。
說起來,這也是老生常談。制約與監督,首在制約,貴在監督,也就是要讓權力老老實實地“行走”。這就需要軌其道,慎其行。試想,陳友龍如果不能一句話就能為企業“解決土地征用、銀行貸款等問題”,也就是說,按規矩來辦,任你副書記、主席,如果企業不符合要求,都無濟于事,那誰還去送錢?
“貪欲害人,痛定思痛。”即使有貪欲,即使貪欲太重,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酒杯一端就什么都忘了”,而且,即便“忘了”,還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土地征用、銀行貸款等問題”。不解決此問題,排比句、對仗句、連環句再精彩,他們照樣會“酒杯一端就什么都忘了”,手照樣還會伸出去!
圖:陸小弟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