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140)
出口信用保險對出口企業作用解析
袁枚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140)
出口信用保險是一項重要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國際公認的支持出口、防范收匯風險的有效手段,在中國開辦的20余年來,獲得了長足發展,但其承保總額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仍然較低,對出口貿易的促進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近年來,出口信用保險對出口企業的作用逐漸凸顯,文章旨在分析出口信用保險對出口企業的影響與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策略。
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企業;優勢;劣勢;策略
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迅猛,出口貿易競爭加劇、結算方式也愈加多元化,但是,隨之而來的各種商業風險、政治風險,也使得出口企業面臨了更多更大的壓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貿易中的信用風險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出口信用保險的作用越發突顯出來,影響力亦逐步擴大。
出口信用保險是保障企業收匯安全的重要金融工具。它的核心功能是信用風險轉移。由單個企業承擔轉變為政府背景的保險公司承擔,集合承保,財政基金扶持。其在國外發展已有近90年歷史,于我國20世紀后期開始發展,起步較晚。作為世貿規則允許的鼓勵出口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它所支持的出口貿易額占了全球整體貿易總額的15%;發達國家平均比例是25%,德法日韓等出口強國甚至達到了40%。由于它是通過國家設立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來承擔收匯風險的,所以能夠補償企業收匯損失,保障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安全性,從而使企業可以運用更加靈活的貿易方式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挖掘新客戶、拓展新市場。
出口信用保險分為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和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其承保對象為出口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保障范圍為商業風險和政治風險。商業風險主要包括:買方破產或被清算;拖欠(欺詐、資金周轉困難等);拒收拒付。政治風險為:戰爭、動亂、恐怖主義風險;政府風險;法律風險。
(一)案例
匈牙利BM機械公司向江蘇徐州某挖掘機械公司購進數臺挖機,經協商首先支付10%~30%的預付款,而余下的70%款項則在提單到期后180天付清,結果,由于BM公司資金方面周轉出現問題,至今未能付清余款,使得徐州該挖掘機公司損失金額40萬美元。若是當時在2008年末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則可收回余款之90%,將生產成本收回。企業在2010年末向中國信保投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下為出口買方額度審批情況表(重要信息虛擬):

表1
(二)分析
雖然匈牙利BM公司被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信?!保┝袨?010年6月1日特殊關注名單,建議授信額度為零,但是上述案例發生在2009年,若在2008年末投保,當時該BM公司經營狀況尚屬良好,準予授信額度,將能夠在2010年收回剩余貨款90%,不至使得企業遭受如此損失。信用保險支持下開展信用交易,是進口和出口兩方雙贏的選擇。出口商在收匯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敢于為進口商提供優惠的貿易條件,從而在國際競爭中更具優勢,進口商也能因此獲得降低貿易成本和融資成本的機會。中國信保對買方信用風險的判斷、是否批復出口商申請的買方信用限額,成為很多出口商決定是否簽單的重要依據。
(一)優勢
1.降低收匯風險,保證收匯安全。靈活多樣的收匯方式雖然能增加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但風險也相應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則為企業出口收匯增加了一定安全系數。國際政治風險、國際經濟風險、國際法律風險、國際資信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國際匯率風險,都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風險損失。而出口信用保險則能彌補貨物運輸保險所不能涵蓋的買方商業信用風險和國際政治風險的空白。目前出口企業面臨的是一個買方市場,抓住一個客戶才能形成交易,因而企業容易忽視資信調查,輕信對方,造成巨大損失。出口信用保險將會對國外買方和其國家風險進行調查測評,引導企業選擇有利貿易對象及貿易條件,防止收匯時風險,且一旦企業無法收回貨款,出口企業可依據相關保險條款向保險機構索賠,收回80%~90%損失,將自身損害降到最低。
2.方便企業貿易融資及出口押匯,緩解企業資金緊張問題。出口企業通常在對外貿易中會采取多樣的貿易方式,例如O/A賒銷、后T/T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但在另一方面卻造成了應收賬款延遲不到,企業資金周轉遭遇困境。出口信保能夠良好的疏通出口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障礙,銀保之間的合作,可以滿足企業融資的需求。投保后,出口企業把收匯風險進行轉移,由此履約能力變強,收匯記錄轉好,在銀行的信用等級也逐步提升,銀行則相應地更愿意提供優惠利率的出口信貸服務。
3.使得企業能夠在對外貿易中采取更靈活的貿易方式。出口企業在與老客戶或其代理商進行合作時,為了便于貿易開展,有時也會接受賒銷(O/A)和后T/T,雖然之間貿易往來密切,但仍存在一定風險,更勿論對于新客戶、散客,接受像D/P與D/A這些風險較高的結算方式,而且如L/C也因開證行、手續費等問題,也會帶來一定貿易風險。這使得企業在無形中有可能會損失一部分客源。那么,利用出口信用險,將能夠讓企業獲得更多貿易機會,選用更為靈活的結算方式,建立與新客戶之間的信任關系,還可以提高出口企業商品價格,取得更多成交機會,利益擴大化。
4.為出口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提高其競爭地位,方便其開拓新市場。如表1所示,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利用獨特的國內外數據收集渠道和先進的技術手段,為出口企業提供咨詢,幫助企業了解貿易伙伴的經營風險,以此調整貿易方式,規避和防范各種商業風險,提供企業營銷能力,擴大銷售范圍,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與贏利能力。
(二)劣勢
1.保費率高,投保周期較長。出口企業從申請出口信用保險到最后投保,中間需要十幾天到一個月,而有些中長期項目,較之則歷時更久,這給出口企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利,影響了企業投保的積極性。根據出口信用險投保方案,可知保險費=實際發貨發票金額*保險費率,而決定保險費率的三個因素分別為國別分類、結算方式和信用期限,費率從0.17%~2.37%不等,相比世界平均費率0.05%~0.3%,沒有優勢。對于處于保本經營和虧損的部分出口企業來說,已超過了其承受能力,增加了企業成本,消弱了出口產品在國際上的價格競爭力。
2.企業的額外支出,保險條款苛刻,易造成企業浪費。以表1為例,對出口企業貿易合作伙伴的資信審核費為400元/買方,伙伴越多,新客戶越多,則咨詢費支出越高,對于企業來說,仍為不小的一筆開支。而且,保險條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定局限,稍顯苛刻,如企業在保險一年期限內投保1.5萬美元保險,實行出口一筆扣一筆的方式,一年實際發生可能僅產生8000美元的保費,保險余款不計入下年保費,企業實為損失了7000美元,也為投保人員做預計投保金額帶來了麻煩和困難。另一承保條件表示,對于與被保險人進行首次交易的新買家,商業風險賠付比率僅為50%,若出險,生產成本尚不能收回,極大地造成企業資金浪費。
3.承保方式單一,產品范圍狹窄,欠靈活。短期出口保險目前采取“綜合險”,即出口企業在一特定時期或特定區域內所有出口的業務都一次性辦理出口信用保險,將出口商劣勢業務和優勢業務混雜,雖然對較劣勢業務有所保障,但一些收匯有所保障的業務,便產生出了一筆額外保險費,不被企業所認可。與一些貿易大國相比而言,我國的承保方式仍顯單一,使得出口信用保險拓展緩慢。出口信用保險在其初始階段,支持產品類別主要集中在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領域,但隨著技術發展,國家對出口業務的扶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變得愈發重要,而政策性保險在促進高新技術出口方面勢必作用巨大,那么,支持產品類別的擴大化,是出口信用保險自身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強化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意識。出口企業應意識到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出口信用保險在化解企業收匯風險、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在具體操作中,出口企業業務人員應根據貿易中面臨的風險種類、結算方式、買方資信情況科學地投保,使得企業利益最大化,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相應的價格優勢,并且應盡早拿到信用額度,避免貨物已出運卻未能及時投保的困境。
(二)保險公司與出口企業客戶資源共享。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后,應建立與保險公司客戶資源共享的機制。企業及時將了解到的客戶咨詢反饋給保險公司,也應該隨時能夠向保險公司查閱相關新客戶、散客的最新信息資料。應逐步建立一套出口企業——保險公司信息網絡系統,與國內外同行開展信息互通,拓寬信息來源渠道,更加精準地評析市場和客戶,制定合理保費,實現企業保險公司雙贏局面。
(三)保險條款適度放寬。應該建立一種有彈性的差別對待體系,根據不同出口企業對外貿易狀況,制定相應合適的保險分條款,對連續幾年承保無風險、信譽好出口企業,適度降低保險費率;對風險管理較強、賠付率低的企業適度降費或返還一定保費,或對類似企業的新客戶、散客,將賠付比率升高。如此可以促進出口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提高,使出口企業更加積極地與保險公司合作,走上良性循環發展之路。
[1]唐若昕.出口信用保險實務[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4.
[2]王艷艷.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化研究[J].商務觀察,2009.
[3]陳衛.完善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對策思考[J].生產力研究,2009,(12): 34-36.
[4]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綜合保險條款(3.0修訂版)[Z].
[5]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網站[DB/OL].http://www.sinosure.com.cn/ sinosur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