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春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層級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劉青春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語言與國際商務技能相結合的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辦出質量、辦出特色的關鍵。商務英語實踐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和有效實施,依賴于對實踐教學改革的正確理解、實踐教學體系的準確定位、項目化課程的合理設置和實踐教學保障條件的不斷優化。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層級式;實踐教學
教育部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于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融合的態勢進一步加劇,對熟悉經貿知識并了解國際慣例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
從語言載體的角度而言,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但從內容而言,商務英語又不能脫離商務。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語言與國際商務技能相結合的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在高職院校進行商務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實踐設計時,不能僅以英語知識體系為依據,還應遵從商貿類職業教育教學的需要,以職業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重構課程內容并組織教學,將理論與實踐有機整合。
高職教育側重于對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教育教學的目標指向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傳統教學法已不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作為高職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育教學如何培養崗位技能型人才?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盡可能地創造逼真的商務英語實踐教學情境,在模擬或現實的實踐教學情境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實踐教學中形成崗位技能與職業能力,做到學以致用。
實踐教學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環節 實踐教學是一個強調動手操作、適時跟進、動態訓練的工作過程,這是區別英語專業教學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關鍵。英語專業課屬于基礎英語,基礎英語的主要目標是掌握英語語言共核,即掌握英語語言人群中多數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語言。語言共核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職業等制約。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指導原則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強調打好語言基本功與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強調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與培養實際從事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因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必須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強化實踐教學,使學生真正掌握運用英語進行實際工作的能力,獲取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英語的基本技能。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以“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一定的商務操作技能和業務處理能力,能夠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參與和從事一般國際商務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其實踐教學涵蓋了語言訓練、商務溝通能力培養、商務知識及技能形成和鞏固等基本內容。實踐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基本技能、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最能體現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的應用性特色。從學生個人發展來看,過硬的動手操作能力是高職學生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通過實踐,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思維、分析問題、口頭表達等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和發展奠定基礎。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現狀、汲取經驗的過程 從國內實踐教學情況來看,高職院校雖然非常注重實踐教學,但現有的實踐教學研究和經驗都是基于實操性較強的理工科,商務英語專業可以借鑒參考的資料很少,科學、合理的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和體系尚未形成。目前,各高職院校比較普遍的實踐教學操作模式有:(1)創設校內商務情境模擬環境,利用仿真的情境和案例對學生進行實訓教學;(2)建立校外企業實體實戰式實訓教學基地,讓學生有機會動手實踐,在真實的商務環境中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工作技能,所不足的是大部分公司很難解決大量的學生實戰式實訓;(3)進行職業資格證書實訓,學生在完成學科教育的同時,可以參加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取得“雙證書”。目前,對于商務英語教學,高職院校雖然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一線教師也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但從真正意義上看,實踐教學尚未形成體系,并未完全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要達到實訓效果,使實踐教學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還需要一個過程,必須把實踐教學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建設,必須走出去,吐故納新,學習國外實踐教學的優勢和長處,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構建具有我國高職院校特色的商務英語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必須構建適應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基于工作過程實踐教學環節的理論學習和技能培養。筆者結合英語教學工作實際,針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特點及學生的特點,圍繞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方式,在突出商務知識和商務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強化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體現“英語”與“商務”有機結合的基礎上,總結、設計、構建了高職英語專業“模塊化、層級式”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思路和推進流程框架(如圖1所示)。
市場和崗位(群)能力需求的調查分析 高職教育專業的教學體系改革和構建是教學改革、課程建設、頂崗實習、市場就業等因素不斷發展的產物。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和構建必須基于崗位能力需求分析,在分析專業未來就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基礎上開發課程,并按照崗位工作過程設計課程。因此,在構建設計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商務英語專業未來就業崗位能力和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提煉出市場和崗位(群)的能力要求。
圖1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思路和推進流程圖
學習者因素和學習策略的調查分析 學習成效是學習者外部因素和學習者內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學習條件、教學質量、學習任務等,內部因素包括學習者先天的智力和語言能力,后天的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學習策略等。考慮到環境因素和學習者的先天因素很難改變,因此大多數研究者都把研究重點放在學習者可以改變、調控的內部因素上。學習策略是決定英語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為設計和構建科學的、針對性強的商務英語實踐教學體系,必須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習者的自身因素、學習策略、性格特征、創造力傾向等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
商務英語專業能力和項目課程模塊的構建 要根據教育本身的規律,從高職教育自身的特點出發整合商務英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以職業素質模塊、社會綜合能力模塊、職業技能(商務技能和語言技能)模塊、辦公信息化能力模塊等為主線構建實踐教學能力模塊體系。一方面,通過凸顯實踐教學與畢業實習抹平職業技能的掌握到“零距離”上崗之間的溝壑;另一方面,通過對原有的相關課程加以整合,進行項目化課程設計和改革,克服一般專業設置課程門類多、內容細、不利于職業崗位(群)綜合能力培養的矛盾。最終為實現從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基本素質的形成到“零距離”上崗的平穩過渡打下堅實基礎。
“模塊化”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分支體系設計和構建 要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及學習者特征等實際情況,總結商務英語實踐教學涉及的基礎、資源、條件、信息等因素,從商務英語課程設置、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改革等方面著手,分析實踐教學環節的因素構成和特征,構建以項目課程大模塊為基礎,職業素質、社會綜合能力、商務技能和語言技能、辦公信息化能力等綜合模塊為主要內容,以具體素質和能力的小模塊為組成部分的“模塊化”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分支體系(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模塊化”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分支體系圖
“層級式”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分支體系設計與構建 針對“模塊化”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體系的設計思路和構架,按照工作流程將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細化,分解成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各階段項目。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理論出發,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創建、學生主動參與和協作、會話場景構建等模式為基礎,進行校內外實踐教學項目的創建和學習。按照職業教育專家姜大源的觀點,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都證明,形象思維能力強的人,能較快地獲取經驗性和策略性知識,而對陳述性的理論知識卻相對排斥,即更擅長解決“怎樣做”(經驗)的問題和“怎樣做得更好”(策略)的問題。高職商務英語實踐教學進程按照層層遞進的特點,可以將經驗獲取的過程分為感性認知實踐教學、模擬商務情境實踐教學、模擬軟件實踐教學、電子商務平臺綜合模擬實踐教學、校外企業全真實踐教學、畢業實習等六個階段(“層級式”實踐教學過程如圖3所示)。
圖3 “層級式”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分支體系結構圖
建設現代化的校內模擬實訓室,優化實踐基地管理 校內模擬實訓項目是學生進行校外實踐的準備和過渡,具有高仿真度的商務英語模擬實訓室是不可缺少的硬件設施。高職院校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營造模擬商務英語教學環境和氛圍。同時,配套的模擬教學軟件、與實訓環節相一致的模擬公司結構、可供分析參考的典型案例、真實的商務(外貿)資料,甚至往屆的優秀實訓作業、成果等軟件配備也至關重要。商務英語實踐教學保障的另一個重點是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和管理。理工科專業的校外實習以生產性實習為主。一般3~5個實習工廠就可以滿足需求。而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實習崗位的特殊性,大型企業也只能安排20人左右參加實習。要滿足整個年級的頂崗實習需求,需要數量較多的校外實習基地。因此,必須努力開辟符合要求的、規模較大的實習基地,加強對分散各地的實習學生的管理,與實習單位保持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從而確保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效果。
提高商務英語專業“雙師型”教師比例,優化師資結構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師以單一的理論型教師為主,絕大多數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沒有商務英語的學歷背景,不了解真實的商務工作環境,教師的知識更新與行業發展變化有一定的差距。這樣的師資水平嚴重制約了教學與科研的發展,商務英語專業急需一大批既精通英語、又具備國際商貿一線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首先,要處理好在職教師從課堂教師到實訓指導教師的角色轉變,包括教學方式、知識結構、心理因素等方面,要鼓勵在職教師接受繼續教育,下企業進行崗位實踐,選方向鉆研商務實務,考取國際商務師、經濟師、翻譯等職業資格證書。其次,要招賢納士,將有商務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和外貿專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尤其是充實到實踐實訓指導教師隊伍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構建嚴格可行的形成性評價體系,保證實踐教學效果 近年來,高職商務英語教學評價顯露出很多弊端,極大地阻礙了教育教學的良性發展,其具體表現:一是評價標準和方法單一化,絕大部分教師基本以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學生,不太重視平時的監測與考核;二是評價主體單一化,任課教師為評價主體,缺少社會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的參與,缺乏與學生互動激勵的環節;三是評價結果單一化,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主導較為普遍,教學管理部門往往忽視學生成績的形成,或是課程體系設置不科學,或是教學管理、實訓條件不足,或是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不高。因此,必須構建有效的、操作性較強的教學形成性評價體系,推動實踐實訓教學改革,執行嚴格的評價反饋機制,避免教學評價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確保實踐教學效果。
總結商務英語實踐教學經驗,推進實踐教學指導手冊和校本教材的建設 改革是發展的前提條件,商務英語實踐教學只有不斷進行改革,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才能推進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應通過建立校內外學生實踐實訓學習檔案,加強校內英語教師與校外企業專家的互動交流,構建以突出實踐教學為目的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強化校內外教師跟蹤教學、隨機抽查、過程監督、系統評價等方式方法,重點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商務英語實踐教學,保障實踐教學效果。同時,應從實踐目的、時間、地點、對象、實訓前準備、實訓具體操作流程、實訓指導過程、參考資料、評分標準、典型案例等方面進行實踐教學指導手冊和實訓指導書的編撰,對取得的實踐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另外,高職院校要積極促成出版部門、行業專家和教學能手主動聯合,總結本校商務英語實踐教學成果,構建以出版部門為主導的“三位一體”的教材聯合開發機制,形成合作、編撰、使用及推介的開發鏈。出版部門要充分發揮擁有圖書信息資料、熟悉知識產權和出版發行運作等優勢,高職院校專業教學骨干人員要發揮智力集結的優勢,企業行家要發揮生產過程的實際認證優勢,從而確保教材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型、項目化的職業特色。編撰好的教材經過實踐教學檢驗,逐步修訂完善后再向其他同類高職院校推廣。
高職商務英語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運用靈活的、多元化的實驗實訓手段,構建滲透型的實踐實訓模式,完善教學條件和師資隊伍結構,才能取得更好的實踐性教學效果,才能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人才培養特色的形成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1]徐小貞.中國高職英語專業教育理論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1).
[3]肖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遞階式實訓教學體系的設計與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4]蒙慧怡.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實訓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08,(6).
[5]周淑華,唐軍廣.商務英語專業可操作的課程教學評估體系嘗試[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7,(12).
[6]陳堅林,趙學旻.關于編制商務英語立體教材的探討[J].外語電化教學,2003,(6).
G712
A
1672-5727(2011)04-0050-03
*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層級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課題編號:SCG300)的研究成果
劉青春(1975—),男,吉林榆樹人,浙江大學2009級碩士研究生,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及英語教育教學。
(本欄責任編輯:王恒)